嘉庆 行刺(神秘刺客只身刺杀嘉庆)

清朝中期白莲教泛滥,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嘉庆年间白莲教竟然发起过长达九年的大规模起义,与清廷势不两立。

白莲教渊源颇深,发展到清朝的时候已经有众多分支门派,这些分支大部分对清廷恨之入骨。嘉庆时期,有一个名叫天理教的分支竟然两次对嘉庆皇帝发起了刺杀行动,并且几近得手,让守卫森严的紫禁城成为了天下人的笑柄。

嘉庆 行刺(神秘刺客只身刺杀嘉庆)(1)

嘉庆皇帝遇到的第一次刺杀非常离奇,并且就在案件审理获得突破,即将揭开幕后真相的时候,嘉庆皇帝竟然亲自叫停了审讯,强行结案,将凶手处死。而嘉庆皇帝匆忙结案的原因就成了千古之谜,此后再也未曾找到相关证据解开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迷局。

1803年,也就是嘉庆八年二月二十日,这一天嘉庆皇帝从圆明园返回紫禁城。皇帝回宫自然是浩浩荡荡,仅护驾的队伍规模就超过万人之众。

据清史记载,嘉庆帝当天乘坐十六乘大马车,威风八面地进入皇城。这种场面也算不上稀奇,清代的皇帝一年之中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住在紫禁城里,其他时间要么住在圆明园,要么就是夏天去承德避暑山庄。

当皇帝銮驾经过外城抵达神武门的时候,按惯例将由銮驾改为乘轿,于是嘉庆帝便在御前侍卫的搀扶下在神武门门洞里坐进了皇帝专用的八抬大轿。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彪形大汉突然窜进了神武门,直奔嘉庆帝而来,谁也没见过这个人,也不知道他来干什么,几名御前侍卫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的看着他快速走了过去。

神武门的门洞很狭长,宽度并不算大,因此除了几名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抬轿侍卫以外,嘉庆帝身边只有八名御前侍卫。

这个陌生来客就这么来到嘉庆的轿前,突然从怀中拔出了一把明晃晃的匕首,二话不说对着嘉庆帝就刺。

此时嘉庆帝的轿帘还未落下,见到突然有这么个人拿刀朝自己捅过来,顿时惊慌失措,大叫一声。

说时迟那时快,站在轿前的两名贴身侍卫立即反应了过来,一名是定亲王绵恩,他横跨一步挡在了嘉庆前面,另外一名侍卫多尔济迅速扑了上来,死死地抱住刺客的双腿,同时大喊:“护驾!”

嘉庆 行刺(神秘刺客只身刺杀嘉庆)(2)

绵恩一面用双手掐住刺客的手腕,一面回头冲抬轿的侍卫们大喊:“保护皇上,快走!”

抬轿的八名护卫,不等嘉庆帝坐稳,抬起轿杠以最快的速度朝内宫跑去,一边跑一边喊:“来人呐,抓刺客……”

站在外面的六名侍卫此时也已经反应了过来,他们连刀都来不及拔就直接冲了过来。

刺客一看嘉庆要跑,一脚踹开多尔济,又把绵恩甩开,想要追上去继续刺杀,但此时后面的侍卫已经扑了上来。

这名刺客力量很大,并且身手不凡,绵恩和多尔济都被他挣脱,身上还受了伤。刺客与八名御前侍卫在门洞里打了起来。

御前侍卫毕竟不是一般人物,都是万里挑一的勇士,高手中的高手,几个回合下来,刺客便被死死地按倒在地。

刺客就擒之后,清宫数千御林军也匆匆赶来,封闭了所有宫门严查一切嫌疑人等。

嘉庆帝回到寝宫依旧惊魂未定,堂堂的紫禁城竟然有刺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皇帝,简直就是笑话,数千御林军都是饭桶吗?怎么就把这么一个生人放进来了,何况他还带着一把刀。

龙颜大怒的嘉庆帝在得知刺客已经被活捉的消息之后,立即下旨,命军机处会同三法司共审刺客,一定要把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嘉庆 行刺(神秘刺客只身刺杀嘉庆)(3)

刺客很快就被带到了公堂之上,还没等审理大臣怎么问,这刺客就一股脑全都招供了。

据刺客交待,他叫陈德是北京本地人,家中贫穷,父母均是靠给人家当仆从为生。后来他们一家去了山东投奔亲戚。

再往后陈德的父母相继过世,他在山东也没有什么好的门路,于是便回到了北京,依旧开给人当仆从为生。

天有不测风云,陈德的妻子后来也病死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和一个瘫痪在床的岳母,全靠他一个人照顾。

不久之前,陈德又被东家辞退,从此一家断了生计,陈德便有了轻生的念头。就在前两天,他在大街上看到人们正在忙着扫地洒水,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皇帝要在今天回宫。

于是他心里升起一个念头,不如刺杀皇帝,名震天下,死了也不算白活这一回,于是他便埋伏在此伺机刺杀皇帝。

对于陈德主动交待的供词,军机大臣和三法司官员互相看了看,他们当然不会相信如此漏洞百出的供词。

陈德的供词确实有问题。首先,陈德说他在大街上听说皇帝銮驾要经过,于是准备刺杀。可他刺驾的地点却是在皇城之内的神武门。

其次,如果没有内应陈德区区一介草民怎能进入皇城,他又是如何知道皇帝会在此处换轿,而此时的防备又恰恰是最弱的。

  1. 因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困难又失业而决定刺杀皇帝?这话鬼都不信,比你生活困难的人多了,想寻短见的人也不少,可没见谁来刺杀皇帝!

最后,根据抓获陈德的御前侍卫所述,这名刺客力大如牛,并且身手了得,八名顶级侍卫合力才将其拿下。这说明此人有一身的好功夫,有这般本事怎么可能会混不上饭吃。

除了审讯陈德,三法司还派人对陈德的底细进行了彻底摸查,从他的邻居朋友那里得知,陈德确实显露过功夫,并且功夫不差,但他却从未提起过在哪里学的武艺。

对于这些疑点,陈德似乎并不在乎,只是说自己原来的一个东家是大内侍卫,他经常跟着进入皇城送东西,所以路线比较熟。

但很快就查明陈德是在撒谎,因为皇宫内根本没有他说的这个人,而此人在宫外的地址陈德也说不上来。

嘉庆 行刺(神秘刺客只身刺杀嘉庆)(4)

陈德见瞒不过去了,于是便不再开口说话,任其如何审问,如何用刑,咬死了就是自己一个人干的,和其他人无关。

嘉庆帝在宫里等着审讯的结果,但是军机大臣们审出来的却是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一份口供。嘉庆帝大怒,于是两次增派六部和九卿一同会审,务必要审个水落石出。大清王朝最高层的官员几乎全部来陪陈德一个人,这家伙真算得上没有白来世上一回。

会审官见陈德打死也不招,于是只能暂停用刑,从其他方面找突破口,万一把这家伙打死了,不好向皇帝那边交代。

虽然不知道陈德是如何混入皇城的,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的确不是一个人来的,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他的大儿子陈碌尔。

陈德被擒之后,御林军便封锁了皇城,陈碌尔很快也被抓了起来。陈碌尔当时只有十三岁,陈德知道自己要干的是诛九族的事儿,为什么要把自己年幼的儿子带到这么危险的地方来呢?这也是此案的一大疑点。

陈碌尔毕竟年龄太小,被官员一吓唬就尿了,人家问什么就说什么。不过,陈碌尔根本不知道他爹为什么要进皇城,为什么要带他来。

不过他却透露了一件事情,就在几天前,陈德带他们兄弟二人到小酒馆吃饭,曾经遇到两个陌生人。这二人将陈德叫到偏僻之处聊了许久。

陈德的二儿子陈对儿也在家中被抓获,经过审理,九岁的陈对儿也透露出了另一件事情。

原来陈德自打回到京城之后,便深居简出,很少与人来往。但是半年前曾经有一个叫王四的人经常来他们家找陈德,并且二人经常小声商议什么事情,连他们兄弟二人都不让听。

有了这个线索,审理大臣们一致断定,此案绝非陈德说得那么简单,背后肯定另有主谋。现在陈德父子均以就擒,只需稍加时日,定能让幕后真凶露出原形。

于是审理大臣将今日的审理进度写成奏折上报嘉庆帝,两天之后嘉庆帝就做了批复。

当众大臣打开圣旨的时候,全都被惊呆了,嘉庆帝的批复竟然是:陈德刺驾一案停止审理,立即结案。将陈德父子处以极刑,后事不再追究!

嘉庆 行刺(神秘刺客只身刺杀嘉庆)(5)

众大臣无一人明白皇帝的意思,现在案件已经初现端倪,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要叫停,将人贩处死。陈德父子一死,这线索不就全都断了吗?

但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圣旨必须遵照执行,于是几天之后,陈德的两个儿子被处以绞刑被吊死。而陈德则被处以最为残酷的凌迟之刑,这种刑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千刀万剐。

在清代正史的记载中,这件案子到此就戛然而止了,至于嘉庆帝突然结案的原因也没有任何的记载,只有嘉庆本人知道。

不过,在野史上对于陈德刺驾的幕后主使却有很多版本和猜测,而其中有一种猜测被后世认为最为接近事实。

就在陈德被处死两年以后,山东金乡县抓捕了一名天理教教徒,此人名叫崔士俊。经过审讯这个崔士俊承认了自己是天理教教徒,并在此地传教的事实。同时他还透露了另外一件事情。

就在两年前,天理教教主曾经命令他带着一笔银子到北京,把钱交给一个叫陈德的人。而这个陈德据说也是天理教的教徒,并且还要在北京干一件大事情,至于是什么大事他就不得而知了。

根据这段地方史料的记载,有学者便和陈德刺驾一案做了联系,这样一来从时间和作案动机,以及陈德活动区域来看,就有了符合逻辑的推断。

有人推理,陈德是在山东的时候受到了影响,信奉了天理教。教主见他武艺高强,又是北京人,于是便怂恿他刺杀皇帝。

而天理教是邪教,陈德应该是受到了蛊惑,认为可以带着儿子一起升天,所以才不怕骨肉受到牵连。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到目前为止关于陈德刺驾案的真正原因,依旧没有发现更加确凿的证据,再合理的推测也只是推测,不能将其认定为史实。

说陈德和天理教有关系,除了金乡县志的记载之外,还和天理教干得另外一件事情相呼应。因为天理教教主在十年之后曾经亲自率领一众教徒强行攻入紫禁城,刺杀嘉庆帝。

这件事情发生在公元1813年,即嘉庆十八年。这一年,浙江人林清秘密组织各地的天理教、八卦教教徒准备发动大规模起义。

林清等人原本计划在当年九月十五这天在全国各地发动起义,并且由他亲率众教徒进攻紫禁城,夺取皇位。

不过无论是林清还是其他各地的头领都没有太多的文化也没有组织经验,并且对清廷的真正实力并不了解,有些盲目自信。

九月初二,在滑县筹备起义兵器的八卦教教主李文正因事情败露而被捕,其教徒为营救李文正而决定提前起事,附近各地的教徒也相应提前起义。

八卦教的李文正是林清天理教的重要助手,他们提前起义却没有派人通知林清,林清还在等着九月十五各地义军同时起事。

嘉庆 行刺(神秘刺客只身刺杀嘉庆)(6)

林清此人好像对军事并不了解,他号称带领的大批教徒,实际上只有大约两百人,并且他认为紫禁城里就是少量看门的侍卫,对上万御林军却没有什么概念。

仅仅只有这么点人,林清还命令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攻东华门,一路攻西华门。

进攻东华门的头领叫陈爽,但是他们的纪律性不强,还没接近东华门,就有人亮出了兵器。东华门处的守卫见情况不对,立即提示戒备,并关闭东华门。陈爽眼见城门要关闭,于是下令发起冲击。

就在城门即将关闭的时候,在前头的几个人冲了进去,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冲进去之后,并没有首先阻挡侍卫关门,而是继续向里冲。

结果这几人一进来,大门就关上了,里面当时有一百多御林军,将这几个人乱刀砍死。

西华门有陈文魁率领,他们按计划装作平民从四面八方靠近西华门,然后趁守卫没有防备发起冲击,成功冲了进去。

这里要说明一下,林清在紫禁城里面是有内应的,进攻的路线和时机都是里面的小太监提示的。但是陈文魁带着这不到一百人的队伍冲进去之后就傻眼了,皇宫里面和北京城里面完全不一样,到处都是宫门,也不知道哪个是哪个了。

他们只能胡乱冲杀,结果还真的冲到了隆宗门那里,再往里就是后宫了。前面遇到一些负责守卫的太监,也吓得四散逃窜,所以这帮人继续向里面冲。

结果在隆宗门这里,他们遇到了皇次子旻文。在东华门出事之后,旻文就得到了消息,于是立即召集宫里的火器营前去护驾,队伍刚刚集合,就听说西华门这边又冲进来一批乱贼。

于是旻文就带队前往附近的隆宗门,旻文提前赶到,贼寇随后也冲了过来,旻文率先向贼寇开枪,火器营紧接着密集射击。

这群天理教徒此时早就是豁出去了,横竖都是一个死,说不定还能杀出一条血路来,于是和火器营展开了激战。

据说战斗非常短暂,但却异常激烈,有一支箭头还射到了隆宗门的牌匾上面,至今还钉在那里。

嘉庆 行刺(神秘刺客只身刺杀嘉庆)(7)

但他们毕竟只是一群农民组成的松散队伍,即便是有人会功夫,也是无法和手持火器的正规部队较量的。

随后,暴徒被击溃,他们这个时候也已经出不去了,大批御林军正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贼寇瞬间崩盘,有的直接和清兵拼命,最后被乱刀砍死;有的跪地求饶,但也免不了一死;还有的趁乱窜入皇宫内院,隐藏了起来,直到两天之后才被搜出来。

这次闯宫的暴徒合计七八十人,最终全部被御林军杀死。

清军对抓获的俘虏进行审讯,他们很快就供出了林清。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时嘉庆并不在宫内,而是在承德返回京城的路上,当他在路上听说宫中发生暴乱之后,旋即返回了承德,同时命令关闭九门严查残余贼寇。

由于京城方面封锁了消息,身在河北的林清还在等着手下胜利的消息,结果几名陌生的教徒来告诉他大功告成,请他去紫禁城登基。

林清竟然丝毫没有怀疑,跟着他们就回了北京城,在路上就被五花大绑捆了起来,最终也没能逃过千刀万剐的待遇。

此事发生后,嘉庆帝感慨万千,暴徒冲击皇宫只是亘古未有的事情,竟然出在了他的任期之内。嘉庆非常自责,还颁布了一道《遇变罪己诏》,检讨自己的过错。

实际上嘉庆一朝遇到的刺杀不只这两次,有几次也都是直接冲着紫禁城去的。这也是大清朝甚至是封建时代走到尽头的侧面反映!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