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深度解析(论语易读911仰之弥高)

【原文】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

颜渊感叹说:“越是仰头看,越觉得高大;越是用力钻研,越觉得艰深。看起来是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学生,用各种文献来拓展我的知识,又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下来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力,但好像立在我面前的东西依然高不可攀。要想再向前迈进一步,却又找不到路怎么走了。”

【注释】

(1)《朱注》:“仰弥高,不可及。钻弥坚,不可入。在前在后,恍惚不可为象。此颜渊深知夫子之道无穷尽、无方体,而叹之也。循循,有次序貌。诱,引进也。博文、约礼,教之序也。言夫子道虽高妙,而教人有序也。卓,立貌。末,无也。此颜子自言其学之所至也。盖悦之深而力之尽,所见益亲,而又无所用其力也。”并引程子曰:“此颜子所以为深知孔子而善学之者也。”

(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要此一章,是颜子自言其学圣之功,而非以论道。喟然之叹,知其难而自感也,非有所见而叹美之也。圣人之‘无行不与’,只此语默动静,拟议而成变化,便是天理流行。如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亦止在身心上体认得‘精义入神’‘利用安身’之事,非有一性焉、命焉,如释氏之欲见之也。”

【解读】

这是《论语》中的著名段落,正和唐文治所说《子罕篇》主旨“重在施教术”相一致,即朱子所谓“此颜子自言其学之所至也”,王夫之所谓“颜子自言其学圣之功”也。由此既可见孔子“循循善诱”之术,其道之“高”“坚”和“忽前忽后”之不可名状,又可见颜回“从之”之诚心,以及“仰”“钻”和“欲罢不能”之情状,妙不可言矣!

最值注意的是,这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之”指的是什么?有人解为“道”,王夫之曾借某僧云:“然则可道‘仰道弥高’否?”显然不行,如此则意味尽失矣!王夫之又进而说:“颜子既非悬空拟一道之形影而言之,又实为有指。思及此,然后知朱子之言,真授瞽者以目也。朱子云‘不是别有个物事’,则既足以破悬空拟道形影者之妄;又云‘只是做来做去,只管不到圣人处’,则现前将圣人立一法则,而非无所指矣。”此正儒家不同于佛家之处:圣人“无行不与”,尽在“语默动静”之中,《说卦传》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以及《系辞传》所谓“精义入神”“利用安身”等等,如王氏所言,亦须“在身心上体认”,即与人伦日用不可须臾分离也。“缘夫子义精仁熟,从心所欲不逾矩,故即一止一作、一言一动之间,皆自然合符;而其不可及者即为高,不能达者即为坚,不可执一而求者即为在前而在后。即如鄙夫之问,叩两端而竭;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而必作、必趋;感斯应,应斯善,善必至,至善必不息,不息而化:此所谓‘弥高坚,忽焉在后’者矣。”(《读四书大全说》)诚哉斯言!

关于“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在《雍也篇》已见,那里说的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6.27 ),意思大略相同,可互参。这里值得深思的还有“循循然善诱人”之语,此夫子之“教术”也,即后人“程序教学法”之雏形也,但又不知超越后者多少倍矣。另关于“如有所立卓尔”,有解为颜回“有所立”者,但综合各家之说,仍以解为孔子“有所立”为安。此为颜回仰圣之语也,可以和《子张篇》子贡赞美孔子的著名章节互相发明。又李颙解释“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说:“颜子惟其知性,是以藉博约工夫尽性分之当然,进不能自已。用力之久,至于聪明才智俱无可用,不觉恍然有会,跃如在前,实非攀援歆羡之私虽可拟议。虽欲从之,果何所从?有从则有二矣,有二便非道。”(《四书反身录》)此将颜回视为得道者,亦可备一说。#阅读海淀#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论语深度解析(论语易读911仰之弥高)(1)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