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汽车还要经销商吗(新势力直营模式冲击汽车市场)

日前,一大批理想ONE车主纷纷“现身”多个媒体平台并发起集体维权。

让这些理想ONE车主如此不满的原因,源自9月1日理想汽车的一则消息——理想L8将于11月初发布,发布当月即交付。 这本是一条非常普通的产品爆料,外界也早已知晓L8是理想ONE的换代车型。但问题是,近期购买理想ONE的车主们没有享受到目前终端2万块的优惠,理想销售更没有向车主透露理想ONE即将停产。

未来汽车还要经销商吗(新势力直营模式冲击汽车市场)(1)

理想汽车这波毫无规律可言的新品发布及降价促销操作,惹得众多理想ONE车主们愤懑不平,但其背后也折射出以4S店为代表的经销商模式和直营模式有很大区别。

新品上市方式有差异

事实上,汽车行业的产品升级换代带来的价格波动是很普遍的事,传统车企“三年改款、五年换代”的产品模式在行业内已成共识,在新车型上市前数月甚至大半年就开始做充分的市场铺垫,与此同时也会与经销商沟通,以便4S店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优惠政策,消化库存车,为开售新车做准备。从管理层面来讲,车企与经销商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平行的合作关系。

但在目前备受推崇的新势力直营模式中,车企和直营店是一家人,有时候车企为了推新产品,突然决定停产某款车型或降价促销清库存,一个指令下达就能让直营店执行,而不会像经销商模式那样提前通知协调各方。从管理层面来说,车企与直营店存在上下级关系。

车辆定价方面有异同

传统的经销商模式,厂家只给指导价,此价格只有参考意义,最终的零售价由经销商根据不同的地区和车辆的热销度等情况而定,可能会存在加价或优惠的现象。消费者需要到4S店砍价,甚至“车比三家”才能最终达成交易。

而直营模式打出“全国价格统一”招牌,所有用户可以App在线下单,价格一目了然,让消费者真正有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透明感。直营模式里没有经销商“赚差价”,通过直面消费者来快速获得第一手的市场数据和用户声音。基于此,车企可根据这些一手数据来研究区域差异、区域喜好,确定销售政策、活动投入、人员设置等。

成交流程侧重点不同

现阶段的传统经销商4S门店仍停留于结果导向,消费者进店后以议价、成交为主要目的,着重于产品销售的场景。而直营与经销模式不同,他们践行“Retail is detail”,零售即细节。举例来说,在“陌生-了解-体验-决策”这个成交流程中,直营模式着重于前三阶段,提升消费者对品牌及产品的认知度;而经销商出身的销售则着重于决策这一步,擅长以“诱惑”消费者的方式去完成成交步骤。

利润模式存在差异化

传统经销商从车企方“买断”车型,承担车辆库存压力,享有终端交易定价权,按照销售任务获得车企返利。直营模式放弃了经销商作为缓冲环节,所有利润及相应的亏损风险都由自己承担。直营模式有利于品牌形象管理,但其超级重资产的缺点,注定了直营模式不能在全国大范围铺开。

不难看出,不管是传统车企仍在采用的经销商模式,还是新势力们在玩的直营模式,两者各有利弊。当然,不是所有造车新势力都在直营,也不是没有传统车企做直营。比如东风集团的岚图、北汽集团的极狐和上汽集团的非凡汽车,这些背靠传统车企的品牌,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的经销商渠道开辟新的经销店,但却选择了直营模式,从中可以看出直营模式将是未来汽车销售的发展趋势。不过,这两种模式谁能走到最后,还需要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