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里尔斯时间总会说出再见(贝尔纳诺斯作为斯特劳布)

贝尔格里尔斯时间总会说出再见(贝尔纳诺斯作为斯特劳布)(1)

(图源:libros-books-amazonia)

在中国读者眼里,乔治·贝尔纳诺斯(Georges Bernanos,1888.2.20~1948.7.5)算不上著名作家,但他有个中学同学世人皆知——大名鼎鼎的戴高乐将军(Charles de Gaulle)。

贝尔纳诺斯是一位信奉君主制的罗马天主教徒,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巴黎攻读艺术和法律学位,并在极右倾向的报社担任过记者。战争爆发后他作为士兵出征,数次负伤,并获授勋章。西班牙内战开始时,他支持佛朗哥的政变,但没多久就反戈。1938年他移居南美,并在那里躲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他的三个儿子都回到法国投入战斗。他愤怒于法国的“精神疲惫”,成了老同学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的坚定支持者。法国解放后在戴高乐邀请下他回到法国,可是他发现这个国家仍然没有精神复兴的迹象,于是数次拒绝受勋,放弃加入法兰西学院。

贝尔纳诺斯最为大众熟知的代表作大概是1936年的《乡村牧师日记》(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主人公的牧师身份,以及对恶的关注,在贝尔纳诺斯作品中都很典型。1951年著名导演布列松(Robert Bresson)把它拍成了电影,也获得了成功。布列松从来没有见过贝尔纳诺斯,但后来又在1967年改编贝尔纳诺斯1937年的小说《穆谢特新传》(La Nouvelle histoire de Mouchette),拍了《穆谢特》(Mouchette)。而他1926年的小说处女作《在撒旦的阳光下》(Sous le soleil de Satan),也在1987年被另一位知名法国导演莫里斯·皮亚拉(Maurice Pialat) 拍成了同名电影,这个故事的女主角也叫穆谢特。

贝尔格里尔斯时间总会说出再见(贝尔纳诺斯作为斯特劳布)(2)

(图源:imdb)

我对贝尔纳诺斯的了解也是通过电影。具体来说,是让-马里·斯特劳布(Jean-Marie Straub)和达尼埃尔·于伊耶(Danièle Huillet)夫妇跟他的一段渊源。

一切都始于1954年。那一年,还在读书的于伊耶与斯特劳布相识,而斯特劳布也是从那时起为布列松等导演做助手,同时还为好友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担任编辑的《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撰写文章。

贝尔格里尔斯时间总会说出再见(贝尔纳诺斯作为斯特劳布)(3)

(图源:alfabeta2.it)

1954年11月22日,法国梅斯,弗朗索瓦·特吕弗和让-马里·斯特劳布一起去观看希区柯克的电影《历劫佳人》。

1954年斯特劳布夫妇和于伊耶准备共同执导第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他们首先选中的就是贝尔纳诺斯1928年的短篇小说《阴影的对话》(Dialogue d'ombres)。斯特劳布在读高中时就接触过贝尔纳诺斯作品,后来布列松拍摄《乡村牧师日记》更让他对原著作者产生了兴趣。但经过一些准备工作之后拍摄计划搁浅。当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持反战立场的斯特劳布决意离开法国,以逃避去阿尔及利亚服役。

1956年斯特劳布在雅克·里维特(Jacques Rivette)《牧羊犬的攻击》(Le coup du berger)中担任副导演,随后他就和于伊耶一起移居德国,开始了他们自己的导演生涯。

贝尔格里尔斯时间总会说出再见(贝尔纳诺斯作为斯特劳布)(4)

(图源:mubi)

斯特劳布夫妇通过前几部电影就建立起一种特别的美学,文学文本、事件主角和地点都被视作根本美学要素,他们所有的电影都是根据已有文本改编的,并且体裁多样,有小说、戏剧、歌剧,以及政治理论著作。

就像有些评论家所指出的,斯特劳布夫妇奉行的是另一种“唯物主义”,即对一个演员、一棵树、一块石头、一首音乐或一段文本持有同等的尊重,以最大努力将他们搬上银幕。举例来说,他们摒弃后期配音,现场声音包括背景噪音都会跟随画面一起保留下来,后期制作中对画面的任何操作同样不被允许。也因为这样保留原状的拍摄态度,在有的电影中专业演员的熟练表演跟业余演员的生硬表现直接并置在一起,而不做协调统一。

既严谨又激进,再加上共产主义政治取向,斯特劳布夫妇不时在西方激起浪花。甚至有人戏仿“情境主义国际”(Internationale situationniste),发明了“斯特劳布主义国际”(Internationale Straubienne)一词。有时电视台会因为他们为敏感人物的献词而拒绝播放他们的影片,有时在电影节上会冲进几十个人抗议他们的作品上映,这些事件可能夸大了他们身上属于马克思、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的那部分,而他们同样属于荷尔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以及贝尔纳诺斯。

2006年10月9日于伊耶因癌症去世,享年70岁。

6年后,斯特劳布独自一人回到他们的起点。他重新拾起贝尔纳诺斯的《阴影的对话》,据说是因为在诺曼底的乡村找到了合适的拍摄地点——众所周知,夫妇俩对拍摄环境的要求严格苛刻。剧组一共只有8个人,演员排练了6个月后,于2013年6月15日开始拍摄,用时10天。

斯特劳布的努力终于让夫妇俩的合作形成了闭环。该片在2013年维也纳国际电影节上首映。

阴影的对话 Dialogue d’ombres 2013

导演:Danièle Huillet Jean-Marie Straub

编剧:Georges Bernanos Jean-Marie Straub

主演:Bertrand Brouder Cornelia Geiser

国家:法国/瑞士 片长:28分钟

贝尔格里尔斯时间总会说出再见(贝尔纳诺斯作为斯特劳布)(5)

电影用字幕清晰标明,“达尼埃尔·于伊耶和让-马里·斯特劳布拍摄于1954年~2013年”,于是《阴影的对话》就成了一部拍摄时间长达59年的短片。

贝尔格里尔斯时间总会说出再见(贝尔纳诺斯作为斯特劳布)(6)

在片名正式出现前,它先用了《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3分钟片段做开场铺垫,斯特劳布夫妇在1968年完成的这部传记电影是他们导演的第一部长片。病中的安娜·玛格达丽娜躺在床上等待丈夫归来,在阴郁的浪漫主义气氛中,电影也在等待贝尔纳诺斯混合着浪漫辞藻和社会话语的文本出现。

贝尔格里尔斯时间总会说出再见(贝尔纳诺斯作为斯特劳布)(7)

影片只有两个人物,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进行对话,谈论他们的爱,并且准备私奔。一开始温存的交流逐渐生出矛盾嫌隙,女人担心婚姻可能给她造成社会限制,拒绝了男人的求婚,他们似乎滑向失败的深渊。文本还融入了贝尔纳诺斯另外两个作品,《达尔让太太》(Madame Dargent)和《一夜》(Une nuit)。

贝尔格里尔斯时间总会说出再见(贝尔纳诺斯作为斯特劳布)(8)

银幕上,男女两个主人公交替出镜,分别诵读各自的书信,伴随树叶婆娑。在他们念信的时候,给人感觉另一方离得遥远。

贝尔格里尔斯时间总会说出再见(贝尔纳诺斯作为斯特劳布)(9)

直到最后,两人才出现在同一镜头中,原来他们一直坐在同一条池边长木上——这里就是斯特劳布所说的好不容易找到的合适的拍摄地点。

影片结束于两人长达一分半钟的无语凝望。


贝尔纳诺斯在永恒的善恶之争中,经常选择牧师作为载体,但又关注撒旦更多些,并且他将之引向宗教或社会,即便在男女情书中他也要添加这样的佐料。《阴影的对话》中的不妥协,反映着贝尔纳诺斯拒绝向自鸣得意的资产阶级让步的态度。与此同时,斯特劳布夫妇所有的电影都可以说是政治性的,有不少都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也是以意识形态革命为指向。正因如此贝尔纳诺斯才能成为斯特劳布和于伊耶的起点。

与夫妇俩以往的作品相比,《阴影的对话》重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拍摄风格,只多了一样东西——情感,侧面流露出来的个人情感。他们的其余电影不曾具有。

贝尔格里尔斯时间总会说出再见(贝尔纳诺斯作为斯特劳布)(10)

(图源:dokfilmwoche)

注:未注来源图片均为电影截图

References:

  1. Daniel Fairfax. Straub, Jean-Marie & Huillet, Danièle[EB/OL]. [2009-09-01]. sensesofcinema/2009/great-directors/jean-marie-straub-and-daniele-huillet
  2. Claudia Pummer. Mourning-work: Straub’s Solo Films (2007-2018)[EB/OL]. [2019-10-01]. sensesofcinema/2019/jean-marie-straub-daniele-huillet/mourning-work-straubs-solo-films-2007-2018/
  3. en.wikipedia/wiki/Straub–Huillet; ~Georges_Bernano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