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

“走!甩米线克!”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1)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2)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3)

云南人

是自幼被米线宠爱着长大的

在全国的“美食地图”上

云南米线也一直叫得响名声

妙的是,坐落西南边陲的丽江,竟把云南各地的米线,吃了一个大融合。过桥米线、小锅米线、土鸡米线、炒米线、凉拌米线……丽江的街头,哪里都有米线,随便走进一家店几乎都能吃到心满意足。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4)

米线好吃,离不开一个烫、煮、炒、拌。然而看似如此“随便”的食物,却有个人尽皆知的秘密:太好吃!太特色!以至于出了省就容易“水土不服”。

一根米线的前世今生

确实,为什么在云南那么好吃的米线,出了省,在其他地方吃起来就不太一样了?

我猜,你是第N个把米线和米粉认错的人。反正都是要“嗦”的,有啥区别?事实上,米线和米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米粉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5)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6)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7)

米线

一个是原材料的差异,米线以100%纯大米做成,而米粉一般是由70%左右的大米加上30%的红薯粉或土豆粉混制而成。

其次是制作工艺不同,云南的米线常见的分为干浆米线、水米线和酸浆米线三种。其中和米粉制作工艺最为相似的是干浆米线,就是将米粉通过机器挤压,高温糊化成型而得,在压制的过程中也使得米线更为紧实。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8)

而水米线,生产工艺则要复杂许多,它需要把大米加水磨浆,米浆反复熬煮,(如果是酸浆米线,还要经过发酵),然后再经过特制的筛漏,挤出糊化成熟的米浆,形成线状进入凉水中定型。这样做出的米线水润晶莹,吃起来爽滑Q弹,还不易断裂。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9)

米线讲究鲜制、鲜食,因此,出省就不易保鲜。温度高了,容易腐坏。低温和干燥同样不行,容易断裂。最好的储存方式是,置于透气的簸箕内,上覆湿布,放在凉爽处,存放不宜超过24小时。

当然了,为了那些在外的游子能够吃到一口正宗的家乡味道,云南也有销往外省的干米线。但就纯粹而言,始终是无法与本土相比的。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10)

以过桥米线为例,真正的过桥米线必须配上爽滑新鲜的水米线才算名副其实。所以,没有一份合格的过桥米线能够走出云南,自然也不怪大家米线、米粉傻傻分不清楚。

丽江米线的“十八般武艺”

砂锅米线——先发“制”胃

在丽江,最先被人喜爱推广的其实不是过桥米线,而是砂锅米线。时间往后倒退几十年,米线和砂锅可是最有故事的一对。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11)

一锅滋味浓郁的骨汤,加上几片番茄,烧开。放入一把米线,不搅拌,加一大勺提前炒好的肉末酱,放入适量盐、酱油、花椒粉和切好的韭菜……煮得米线软滑入味,关火,起锅。等稍冷却后,开嗦!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12)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小锅米线的口感,唯有香、辣、爽。

土鸡米线——后起之秀

米线的好吃与否,其实不仅仅由米线本身的口感决定,最关键的还在于汤底和配料。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13)

这就不得不提“后起之秀”——土鸡米线。在十几年前,因为土鸡火锅的盛行,衍生出的土鸡米线在丽江也是广受喜爱。一碗鲜美的鸡汤配上爽滑的米线,加入灵魂土鸡肉,原汁原味就已经非常诱人,如果再加上酸菜、辣椒、香菜等配料,那个味道怎么也不忍拒绝。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14)

过桥米线——米线“贵族”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米线都能被称之为过桥米线,但真正能叫得出这个名头的必然是经典与华美齐平的那一碗。过桥米线,虽源自云南蒙自,然而在丽江也是能有幸吃到的。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15)

一碗滚烫的高汤,加入用水微烫过的米线,辅之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等荤菜以及豌豆尖、韭菜、芫荽、氽过的豆腐皮等素菜,以高汤的温度来烫熟食物。这种做法,保留了食物本来的味道,不至于闷煮太久破坏口感和色泽。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16)

如今,丽江市面上米线的做法花样繁多,但最熟悉喜爱的始终是这三种经典吃法。作为丽江人的一种自幼吃到大的食物,其实大家归根结底吃的是一种情怀和习惯,那在游客朋友看来呢,则是多了一份新鲜和好奇。

手甩鱼丸(走甩米线克)(17)

不论是哪一种,身为食物,任何时候只要被人惦记着,已然是成功。

你今日份的晚餐有着落了吗?走啊,甩米线克!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文案|丽江读本 张国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