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

温州位于东南沿海,境内水系发达,河道纵横,其中瓯江,飞云江,鳌江列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中。在历史上,温州亦如绍兴,苏州一样,是座玲珑的水城。瓯江浩浩荡荡,汇入大海,宽阔的江面,潮起潮落,势如长江。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1)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北宋诗人杨蟠赞誉的正是温州。温州之山水,江海交融,古时称“瓯地”。悠久的民间食俗,发展起来一个本帮菜派别,即称瓯菜。其种类繁多,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2)

靠近大海,自得天独厚,海洋资源为温州菜提供了丰富的海鲜类食材。《史记·货殖传》记载:“楚越之地,饭稻羹鱼,果蔬赢蛤……”当时的温州人,不仅会制作以鱼为原料的鱼羹,还以“果蔬赢蛤”作为佐餐食品了。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3)

张华《博物志》中也提到:“东南之人,食水产鱼蚌螺蛤以为珍味,不觉其腥。”由此可见,“海鲜”是瓯菜的灵魂,好鱼食之人,又怎会怕腥气?正如专门吃鱼的酒家,用上“有腥气”的招牌,自有好此味的食客纷至沓来。温州菜虽则古已有之,但瓯菜在学术上的确立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当时温州城里的名厨和餐饮专家对瓯菜特色做了“两轻一重”的整理归纳:以海鲜为主,口味清鲜,淡而不薄,轻油、轻芡、重刀工。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4)

每当渔船靠上码头,海产品马上就被等候已久的商贩抢购一空。生吃,最能体现瓯菜的鲜,无需冷冻加工,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将虾与梭子蟹洗净,去壳剪碎,放入白糖、生姜、胡椒粉、米醋搅拌,腌渍数日,就可制成温州人最爱生吃的凉菜——“虾生”、“江蟹生”。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5)

江蟹是一个泛指,一般约定俗成的是瓯江中的梭子蟹。它们海里繁育,江上生活。在温州,生食可以报出一大串来,诸如“鱼生”、“虾生”、“虾蛄生”以及“盘菜生”、“豆腐生”等等,然而所有生食中,唯这“江蟹生”的味道最令人叫绝。虽然其调料离不开酱醋酒以及味精类,但腌制出来的口感,总是比其它生食类要略胜一筹。其鲜香之味,是瓯菜简朴主义的精致表现。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6)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7)

在温州水产品市场,不时传出阵阵的木槌敲打声,这是商贩在敲虾敲鱼。不明真相的吃鱼群众可能会心里嘀咕:“难道温州的鱼虾,还得敲着吃?”原来的确如此。温州人常吃的一道菜,便是敲鱼汤。鲜鱼活杀、剖片,用木槌敲打生鱼片,直至鱼片晶莹剔透、薄如蝉翼。海虾去壳留尾,也是用木槌敲成扇形。将鱼片切成长条,与虾片一起放入吊好的高汤内,再加鸡丝、火腿丝、香菇丝提味,出锅前几根青菜点缀。汤清、色白,清澈见底。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8)

敲打鱼肉,并辅以谷物之粉敲成薄饼,又可切面煮食。不经意间,便成了传统工艺的传承人,无论你是敲鱼的那人,还是品尝美味的那人。一下下的敲打声中,有历史的回响。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9)

▲敲好吃

瓯菜中有一道传统经典——马铃黄鱼,味道极佳,就是做法复杂。黄鱼去鳃及内脏,洗净,鱼背斜剐十字花刀,用调料擦透,腌渍10分钟。然后将馅料(香菇丝、肉丝、笋丝、虾米等炒成)塞进鱼腹,合上剖口,用猪网油包裹起来,再用另一张涂抹蛋糊的猪网油包在外层,拍上干淀粉。黄鱼下锅先用旺火炸至外层结壳,改用微火浸炸,紧接着再次旺火炸至外层酥脆,呈金黄色。入盘时衬以糖醋萝卜丝,佐以花椒盐,温州人真是深得古圣人“食不厌精”的真传。很长的一个时期内,这道菜都是温州酒店里的压轴菜。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10)

▲马铃黄鱼 ,因为形如马脖子上系的铃铛而得名

烹饪黄鱼,温州的厨师讲究要踏准精确的时间点。黄鱼捕捞之初,是银白色的,出水后渐渐变黄,然后到金色,再转为白。温州人发现了,如果踏准了鱼身变金黄的时间点,进行烹饪,则可出炉一条极为鲜美的黄鱼。黄鱼的肉,可以嫩到什么程度呢?鱼肉就像大蒜瓣一样、一瓣一瓣地绽开,纤维层次明晰动人。看来,审时度势的本领,温州人不单发挥在生意场上。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11)

温州的鱼生,又是瓯菜食文化中的一支奇卉,它不同于寿司,而是坛腌的吃法。鱼生的质量,取决于正确掌握捕捞的时节。时间早了,鱼还太小、太细;迟了又太粗、硬骨。“小带鱼”的汛期,在农历三月,渔民称之为“头汛”,此时捕捞的“小带鱼”,条子太细;五月上旬为“迟汛”,条子又粗,鱼骨又硬;此时捕捞上来的,只能用作晒带鱼丝(俗名白大)烤。腌制鱼生用的,只有在四月上、中旬,前后的十来天时间,渔民习惯称为“中汛”,捕捞上来的“小带鱼”,条子细而均匀,肉肥而骨软,最适宜腌制鱼生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12)

温州人捕鱼归港后,卖掉了大鱼,好鱼,剩下的海鱼们,大小不一,甚至肢体不全,没关系,统统可以处理成鱼生。因此鱼生在瓯菜中本不特别起眼,但是时至今日,小小的鱼生却成为一种文化。在外的温州人,普遍地视鱼生为“乡思”之物。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13)

在台湾的温籍人士马星野,接受友人南怀谨先生馈赠“五味和”鱼生时,赞不绝口,爱不释手,逐邀请同乡好友,共聚分享,并即席赋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海外温州人曾以鱼生难闯海关为憾(因散装卫生标准于他国有异),但近年来大厂家都明确了卫生标准,保存期限,提高了质量的透明度,要带到海外就畅通无阻了。要慰藉游子们的思乡之情,鱼生万试万灵。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14)

▲老字号五味和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15)

瓯菜正如温州之地理特色,山水交融处,海河并重,楠溪香鱼就是较清淡口味中的代表作。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香鱼“长三四寸,味佳而无腥,生清流惟十月时有,与乐产少异”。《雁荡山志》又载其出没:“凡荡水所入处皆有之,荡水西流永楠溪,则自枫林、档溪、下潭、古庙潭诸处亦有之。”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16)

两岸渔民捕香鱼,一般是驾竹排、驱鸬鹚捉鱼。一条竹排,七八只鸬鹚可捕10余斤。“苍茫沙咀鸬鹚眼,片水无痕浸碧天,最爱芦花湿雨后,一蓬烟火炊渔船。”宋代林逋的诗,生动地刻划出水上渔家的意趣。农家傍晚来客,主人背上鱼篓,拿个网兜下溪,一会儿就摸得一、二斤鲜鱼,就象至菜园摘豆角那样方便。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17)

做香鱼菜肴,宜清炖白烧。焙制香鱼另有一套好方法,先把鱼背剖开,放在铁丝匾或竹篾上,用文火细烟,慢慢熏焙,直至烧成金黄色取出,这就是海内外闻名的香鱼干。如煮面、或汤时,掰碎放入一些,再撒点葱药、姜末,则清香四溢,色香味俱佳。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18)

在瓯菜的全盛时期,“十二碟双拼”便是瓯菜盛宴最高端的体现,包括十二道冷盘、十二道时令鲜果、十六道热菜,共四十道大菜。由于菜品过多,通常要分上下两场才能吃完(不知道中场休息需要多长时间?^^),“十二碟双拼”不论菜品还是用餐形式,都可谓瓯菜的顶峰。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19)

如今,无论是固守在这片热土,还是在外打拼的温州人,他们对瓯菜的味道都念念不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深藏在温州人心中的味道永远都是最新鲜,最滋味的。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20)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21)

瓯菜十大名菜(有瓯菜的海河鲜味长伴)(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