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甘肃的贡献(媒体看甘肃民族地区行)

来源:新甘肃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梓懿 见习记者伊力扎提·依明 王宇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临夏市,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紧紧抱在一起。

临夏市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西南部,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旅中心。

只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2016年,临夏市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18年,临夏市正式退出贫困序列;2019年,中共临夏市委、临夏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八坊十三巷景区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0年,东区街道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一项项亮眼成绩的取得,彰显了临夏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谱写和谐发展新篇章的决心与信心。

国家对甘肃的贡献(媒体看甘肃民族地区行)(1)

临夏市折桥村党群服务中心

9月的临夏,虽已入秋,但折桥村依旧热闹。诱人的香味伴随着凉爽的秋风四处飘散,爆炒草鸡、滋味烤鱼、烤全羊……一道道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挑动来往游客味蕾,让他们忍不住停下脚步,品尝农家风情。

马三虎是折桥村“马三虎农家院”的老板,也是厨师。22岁那年,马三虎前往兰州进入餐饮行业,从学徒开始做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随着折桥村大力发展以休闲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马三虎也从兰州回到了老家,开起了农家乐。

国家对甘肃的贡献(媒体看甘肃民族地区行)(2)

临夏市折桥村盖碗巷一角

马三虎说:“虽然年初受到疫情影响,但今年总体收益还是比较乐观的,下一步我打算再开一家农家乐,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经过五年的努力,去年,马三虎的农家院净利润已达到50万元,如今马三虎的农家院已经小有名气,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据统计,折桥村民族特色农家乐已发展到130余家,全村平均每7户就有一家经营着农家乐,从事农家乐服务行业约1300人,解决当地群众就业1000余人,年营业额近1亿元,纯收入达4000万元,户均收入10万至50万元不等。

国家对甘肃的贡献(媒体看甘肃民族地区行)(3)

临夏市八坊十三巷门口

在临夏,吸引着省内外游客目光的,还有市区的知名景点——八坊十三巷。

日暮时分,秋夜微凉。来到八坊十三巷,精美的古建筑设计,融汇各个民族特色的艺术元素,岸边传来悠扬的歌声,古河州独有的风韵让人沉醉其间。

2015年,八坊十三巷还是典型的老城区里的瓦房区、城中村,近37%的居民属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口,贫困面广,民生问题突出,原居民创业就业空间狭小,保护开发矛盾多。

面对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临夏市以“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为指针,把改造八坊十三巷“城中村”作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的文化保护项目、重大民生项目和产业培育项目。

“自从八坊十三巷综合保护开发项目开展以来,我们就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街道的日常工作、基层管理、民生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融合,走出了一条符合八坊实际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晖娟说。如今,八坊十三巷较完整地保存着30院四合院和109座古民居。

国家对甘肃的贡献(媒体看甘肃民族地区行)(4)

临夏市八坊十三巷内街道

从白天到黑夜,八坊十三巷中,轻奢馆、美妆馆、咖啡馆与原汁原味的居民生活、市井风情和谐相融。文创、艺术、商业等新型业态,在满足游客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为城市增添了几多鲜活与惬意。

短短两年左右的时间,八坊十三巷由一个破败的“城中村”转身成为一个风景独具的文化旅游景区,成为集民居、历史、人文、民俗、饮食、旅游等为一体的古街巷,景区内现共有商户132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从2016年10月开始接待游客,截至今年6月,八坊十三巷累计接待游客98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26亿元,在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展现了古城新姿。

折桥村和八坊十三巷是汇聚民族团结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临夏市,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