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诗配画作品 东坡禅诗乱弹画象禅意

#头号周刊#(续昨)

唐代大诗人王维亦有类似的诗句,正可与东坡诗词两相对照: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辛夷坞》)

其二,游戏自在,道尽了禅佛游戏三昩:

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

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

画家陈直躬抓住野雁欲飞未飞的瞬间,刻画出禽与人心理之微妙变化。画静物而画出了动感,且有人禽互动的妙趣,真有点“游戏”味道。画之传神,引发了诗人的传神联想:“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

“槁木形”,既可视为禅语,又可视为语出《庄子. 齐物论》的“形固可使如槁木”。自在,佛语,意思是进退无碍。又称“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自在,有两种: 1)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即能通过一切之诸法,圆融自在。2)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融自在。

佛家还有一种说法,称“戏”为自在。“戏名自在,如狮子在鹿中自在无畏,故名为戏。”说的是,一头狮子在鹿群中自由地玩耍、嬉戏,故而“自由自在”。自在,与游戏似有某种关系。当然,佛家所说的“游戏”,与俗人所谓的“游戏”不同,佛家指修行者“游”走四方,参禅悟道,自由为“戏”。“游戏”与“自在”,常见于东坡诗文中。在这首诗中,人在远处望雁,雁处于无人态时,欲飞又止,人游而禽戏,此刻东坡谓之“人禽两自在”。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馀,兼入竹三昧。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

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

谁云生死隔,相见如龚、隗。

(《题文与可墨竹》)

“游戏得自在”,是指“游”走于墨“戏”之间而获得“自在”。书画被东坡称之为“墨戏”。它能娱人悦人,令人精神愉悦,是涵气养生之佳品。游于木石间,赏会于象外,深得游戏三昩。

……羡师游戏浮沤间,笑我荣枯弹指内。

尝茶看画两不恶,问法求诗了无碍。

(《龟山辩才师》)

“浮沤”,乃水中气泡。《楞严经》:“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东坡称辩才禅诗游戏于“浮沤”间,其意与“欲知明月所在,在汝唾雾之中”可互相发明。

其三,无我,无心,追求“天工与清新”的自然态。佛学中称“无心”为“真心离妄念”。“妄心如幻影,自性不可得。故云无心。”(《佛学词典》1397)

东坡诗配画作品 东坡禅诗乱弹画象禅意(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