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自贡同城化主要规划有哪些 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

公交实现“一卡通”,公积金贷款实现同城化,四川内江、自贡两地同城化发展的“无差别”公共服务更多项目及战略研究报告和相关规划也在加快推进中,构想中的内自新区等在将在规划中。

那么,内江、自贡的同城化发展对两地、川南经济区甚至更高层面的成渝经济区和城市群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红星新闻记者对话两地发改委及区域经济发展专家,就此作出解读。

内江自贡同城化主要规划有哪些 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1)

内江城区的甜城湖夜景,图据内江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A、对话两地发改委

内江:

“三足鼎立”助川南打造四川第二极

支撑成渝城市群两极发展

“以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在经济发展初期,这是必经阶段。”内江市发改委副主任陈伦认为,在经济发展至一定阶段后,以行政区域为单元,会造成各自为政,甚至有时的竞争造成资源配置浪费等问题。此时,便需要新的理念来推动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就提上议事日程。这对一个国家、一个省和一个城市来说,都一样,需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让要素充分自然流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如一带一路是国家适应全球化的需要,长三角、珠三角等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需要,内自同城化也是如此。”

陈伦还说,成渝城市群迫切需要在中部有一个较大体量的经济体来支撑城市群两极发展。“同城化将内江和自贡密切联系起来,在成渝中部形成GDP3000亿的经济体量。经济体量达到一定程度,更能集聚周边要素,所以内自同城化对推动国家战略成渝城市群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此外,陈伦还认为,内自同城化对川南经济区协同发展及两市自身发展也是意义重大。在她看来,川南城市群要打造全省第二大增长极,在目前泸州和宜宾发展势头较好,内江、自贡作为老工业基地,转型不太成功,优势相对欠缺的情况下,内自两个距离最近的城市抱团发展,能和宜宾、泸州在川南经济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共同支撑川南经济区。

“两个城市单靠自身力量发展,从最近十年来看,还是有一些困难。”陈伦还说,在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下,一个地方能争取重大基础设施和生产力布局,将对一个地区发展产生巨大支撑作用。但内江、自贡体量都较小,靠一个城市去承接、争取重大生产力和基础设施布局,不具备竞争力。“两个城市抱团,可以发挥两个城市的优势,共同争取生产力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更有效地推动两地发展,让1 1﹥2。”

但陈伦同时指出,内自同城化和国内其他地区同城化不一样,没有现成经验借鉴,是个新课题。“国内同城化都是大带小、强带弱,比如说层级高和能级高的成都带动周边德阳、眉山和资阳,强带弱的广州和佛山。”陈伦说,内江和自贡层级相同、体量相当,发展上还是竞争阶段,主导产业关联度也不是很高,所以两市同城化在协调方面面临诸多问题。“这就需要两地互相成全,共绘制一张蓝图,才能达到抱团更好发展的目的。”

自贡:

抱团取暖让“1 1﹥2”

区域经济极核成成渝发展轴支点

“内自同城化是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四川实践重要篇章,也是践行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自贡市发改委副主任邹宏认为,川南四市中,自贡、内江与泸州、宜宾相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显现,且差距有越拉越大之势。内自同城化既能实现两市抱团取暖,又有利于降低发展成本,发挥中心城市聚集功能,形成“1 1﹥2”的放大效应,解决川南发展不平衡问题。

邹宏还认为,内自同城化是构筑成渝城市群战略支点的突破之举。“成渝城市群发展纳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邹宏说,成渝“中部塌陷”情况突出,内江、自贡横跨成渝发展主轴和川南城镇密集区,区位条件更利于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带动两市经济融合共生,有望更快形成区域经济极核,战略支点作用明显优于成渝发展主轴其他沿线城市和节点城市。

但邹宏同时指出,内自同城化不是自贡和内江搞合并。同城化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高级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各城市间保持行政上的独立性、城市核心要素发展上的协同性,全面实现产业互动共融、公共服务异地共享、居民生活协同一体。内自同城化同样如此,必须以创新同城化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共建都市连绵区和现代产业集中发展区为突破,积极探索同城化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以同城化发展为契机引领带动两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努力实现资源要素同用、城市营运同体、竞争优势同构,共同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区。

内江自贡同城化主要规划有哪些 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2)

自贡城市建设,自贡市发改委供图

B、专家观点:

同城化不是并城,新区不能摊大饼

可组团式走廊式发展连接两城

杨继瑞: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智库主席和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四川大学副校长、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重庆工商大学校长

在杨继瑞看来,如今,区域经济发展已突破一个城市单独配置资源的状态,需要城市之间尤其是空间距离较近的城市形成城市群效应,更好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资源成本。就川南经济区来说,区域经济要发展,需要相互抱团。

“内自同城化是四川地市级城市里实现同城化最可行、最有利的。”杨继瑞认为,两个城市的空间距离为半小时,在同城化理论中是最具同城化效益的空间距离。此外,两个城市经济体量相当,是兄弟俩,不存在谁大谁小,文化同源的两个城市在产业结构上没有明显同构,不会出现明显竞争。“所以,两市只有抱团,才能成为一个拳头,在川南城市群里成为增长极里的强极。”

杨继瑞说,实现同城化将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利益问题。“同城化过程中能不能求同存异?能否利益共建、共享、共担?因此,双方必须构建起利益分享机制,这就需要经济规律的不断强化和磨合。”

“同城化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这需要漫长的过程。”杨继瑞表示,一般说来,它分为协同化、一体化、同城化三个阶段。同城化过程中,政府只能积极引导,不能取代,真正实现同城化的是市场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对于内自同城化中构想的内自新区和产业集中发展区的,杨继瑞表示认同。“‘两区’建成后,将成为内自同城化的典范区、示范区。”但他认为,两地在政策上一定要同向而行,在体制机制方面要通过改革,尽快趋同,让两市强力支持、市民共同认同。其中,构建一种GDP和税收分享的体制机制,是同城化中的难点和重点。

杨继瑞还表示,但内自新区和产业集中发展区的打造不能采取摊大饼方式,一定要采取组团式、走廊式的发展,将两座城市连接起来。“其中,交通的作用非常重要,要实现通勤化、公交化、便捷化,快速通道和城际轨道交通应该同时发力。”

“内自同城化应该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杨继瑞说,成都、重庆作为成渝经济区和城市群的两个极核中心,两地之间的经济效应需要中间地带来传导,或者作为桥头堡和纽带。然而,成渝城市群的核心问题是,桥头堡不稳固、中部塌陷。因此,内自同城化对于成渝城市群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中间地带城市的中部凸起。

为此,他建议,让内江、自贡捆绑发展,成为川南副中心,成为成渝经济区的“第三城”,并呼吁四川省对两个城市捆绑发展成为川南副中心的体制机制进行创新。但他不赞同多年来两地市民讨论的“合并”。“同城化不是并城。”在他看来,合并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涉及到行政区划的调整,也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同城化是经济发展,更多地是从经济角度、市场角度去实现。”

内江自贡同城化主要规划有哪些 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3)

内自同城化经济合作区构想

敢于制度上“拆墙”

破除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藩篱

文传浩: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长江上游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重庆工商大学教授

“首先要区分‘同城化’概念,内江和自贡同城化,更准确说是一体化。”文传浩认为,“内自一体化”既有利于构建四川经济驱动的新中心,推动川南地区城市崛起,也利于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推动内江、自贡、荣昌、大足“一体化”发展,还有利于促进沱江生态经济带的产业繁荣,推动长江支流绿色发展。

“川南地区是承接成渝两个核心城市直接辐射的地区,人口密集,产业集聚。川南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需要更加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实体,但目前川南地区没有一个单独的地级市具有这样的实力。”文传浩说,自贡和内江经济体量、地域面积、人口结构大体相当,南北相邻,两座城市实现一体化,在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科研人才优势方面都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也必将成为四川省一个重要的经济驱动中心。“这样一个中心的形成对于川南城市群的发展将产生很大推动作用,也能让塌陷的成渝经济区加快实现中部隆起。”

“一体化发展是我国未来区域发展的主要方向,2018年11月,国家层面明确要求以重庆、成都为中心,引领成渝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但文传浩认为,到目前为止,包括成渝城市群在内的川渝两地,还没有一个一体化的示范区域,也没有标杆。因此,把内江、自贡作为创新区域探索一体化体制机制,科学推动跨界,率先协调发展,事关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意图的落地和操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在未来,还可在“内自一体化”的基础上,推动“内江、自贡、荣昌、大足”一体化,从而实现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文传浩还说,内江和自贡同样属于地级市,地位和实力相当,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制度阻碍的问题。“必然会出现谁领导谁的问题,这就会出现意识上的冲突。”在他看来,两地要推动一体化发展,前提就是要做好制度上的革新,两地要有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敢于在制度上“拆墙”,破除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制度“藩篱”。此外,在产业同质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分类指导,培育市场化机制。

“未来两地要实现一体化,两地必然要相向发展,这就涉及到产业规划问题。”文传浩认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应成立“内自一体化专门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入手,把控、督导“内自一体化”进程。规划建设内自新区和产业集中发展区,可先成立一个小范围的试验园区,在试验园区中尝试“一体化机制”,通过这个试验园区来带动内自新区和产业集中发展区的发展,形成人才高地、资金洼地、技术阵地,最后辐射川南乃至成渝地区。试验园区范围也应逐步扩大,以点带面。此外,应坚持市场化为导向,将“公私合营PPP”模式先行引入到试验园区中,政府与经营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在减轻政府负担的同时,通过市场促进区域资源要素的整合流通。

针对两地民间讨论多年的合并问题,文传浩表示,两座城市不能合并。“城市的建立必须要有历史文化之根,失去独特文化传承城市将失去它发展的生机。因此内江和自贡能不能合并,最重要的是考虑历史因素。”他说,众所周知,内江和自贡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如果合并,那么对四川或者说中国来说,其实就是失去了两个独特的文化历史符号。合并之后,对于文化传承的损失,不可估量。“而且,一体化发展并不是意味着合并,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讲,是否合并,也并不是解决一个区域发展的症结所在。”

“成渝两大城市相距近300公里,放眼世界,很少有能在这么大一个区域内实现所有城市发展都好的案例。”文传浩还说,“内自一体化发展”可借鉴处于上海和江苏之间的昆山市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昆山模式”,要有一种“大闸蟹精神”,搭上成渝快速发展的快车,主动融入成渝城市群一体化,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左右逢源,借助渝新欧、蓉新欧,以及南向通道,推动内自一体化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姚永忠 袁伟

编辑 官莉

内江自贡同城化主要规划有哪些 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