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村集体用地转化入市案例(武汉新洲盘活撂荒地)

央广网武汉2月3日消息(记者张迪 通讯员刘慧 袁晓西)2月2日,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新河村的大白菜基地里热火朝天,村民们正在加紧抢收大白菜。十几辆运输车一字排开,等待装车,运往武汉各大农产品市场和商超。

成都农村集体用地转化入市案例(武汉新洲盘活撂荒地)(1)

村民在合作社帮忙收割、打包大白菜(央广网发 覃佐丹 摄)

“去年这里还是一块撂荒地,今年种上了大白菜。今天街道又积极协调,组织惠农帮销‘早春行动’,邀请20多家蔬菜企业来田间直采直销。”新河村党支部书记陈利臣介绍,2022年,武汉昕和勋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新河村流转土地500余亩,种植小香葱、苋菜、竹叶菜、蒜薹、大白菜等蔬菜。

“第一年种植,总体经济效益一般,但是社会效应特别好,隔壁的村民都羡慕得很!”陈利臣自豪地说,合作社长期需要三四十名村民务工,村民既有土地流转费用又有打工收益。

陈利臣介绍,今年合作社将优化种植方案,发展“订单”种植,客户先点单,合作社后种植,保证销路,目前已经接到豆角、甜玉米两笔种植订单,将安排60亩地种植。此外,合作社也在积极探索文旅结合发展,开发共享菜园和大棚采摘,积极带动村民发展致富。

近年来,为高效盘活“沉睡土地资源”,李集街坚持因地施策、多点发力,拿出硬核措施全力推进撂荒地整治,通过协调农机服务,完善滴灌设施,争取惠农政策等支持方式,激励引导农户、种植合作社等,让村民和集体都能受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