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功的36字秘诀(曾国藩虽在宦海中)

【原文】

予自问学浅识薄,谬膺高位,然所刻刻留心者,此时虽在宦海之中,却时作上岸之计。

【译文】

我自己认为自己学识浅薄,侥幸荣获了高爵显位,所以,还是时时留意,刻刻小心,虽然,这个时候我还在仕途宦海当中,但是,却时时刻刻作着上岸的打算啊。

【解读】

曾国藩真的学识浅薄吗?如果真是这样,他能进入人才济济的翰林院。其实,曾国藩这句话不过是自谦之语。而他在信中如此跟自己的子弟说,不过是为他们了解一点:在仕途中,如果不谦虚的话,就不可能走得长远。于是哪怕自己有才学,也要表现谦和。这种看似故作让步的表现,其实是一种人生的规划。目光短浅、骄傲自大之辈绝不会成就大事。

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一定有广阔的胸襟,而又善于理清细节脉络,有才学是有实力,但是如果借此就妄自尊大,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越是目中无人,越显得自己没有气量,这样的人即便再有才学,也很难获得成功。

曾国藩成功的36字秘诀(曾国藩虽在宦海中)(1)

实际上,人们尊敬的是那些放低自己实心任事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炫耀专家。其实,越伟大的人越懂得众生平等的道理,成功不会使人高人一等,普通人也并不因为平凡而卑下。真正的大人物,拥有人生大格局的人,是那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却仍然像平凡人一样生活着的人。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源泉,如果论成就,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可以超过它,然而它却始终以一种极低的姿态出现,永远向低处流,在极低处汇集。自然界的原理也是在昭示为人处世的道理,作为生命源泉的水都时刻保持低姿态,那么稍稍取得一点成就的人们,又有什么资格洋洋得意自视甚高?

曾国藩成功的36字秘诀(曾国藩虽在宦海中)(2)

放低自己不只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存策略。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低姿态处世的人,格局反而越来越大,越容易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惟其如此,生命才有了一种无法言传的尊严和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