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1)

你的人生中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在某些场合发生了一件事,让你觉得异常尴尬丢脸。每每想起,依旧让你尴尬得“脚趾抓地抠出一套三室二厅”。

哪怕周围的人都渐渐忘了,你的脑海还会时常浮现那令人窒息的时刻。

甚至在午夜梦醒时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你还是忍不住咆哮一声:“太太太尴尬了!”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2)

在豆瓣网站上,有一个名为“社会性死亡”的小组。从小组成立到现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已有超过15万成员。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3)

这一小组给了这些同病相怜的“尴尬癌”患者们一个尽情分享自己故事的平台。

On Douban, one of China's leading social media platforms, there is a special group called "Social Death." Different from 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death" in sociology referring to "the condition of people not accepted as fully human by wider society," the group's name means "the moment when people feel like dying of embarrassment in the public." Founded in March, the group currently has over 150,000 members, and it provides them a platform to talk about their embarrassing moments, experiences and events.

走近“大型尴尬”现场

学校

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发生的尴尬事件变成了同学们的“集体记忆”,或是成为“校园传奇”在一代代学弟学妹中传播。

因为高中是全封闭的住宿学校,星期天回宿舍楼的时候要统一上交手机。在那之前,也就是晚自习的时候还可以拿在自己手里。然后因为家里管的严 我自己是电子产品杀手,我妈干脆把我外婆的老人机给我用了,反正能打电话发短信就行。我个人不太喜欢打电话,而且一般都开震动/静音,所以之前从来不知道这个手机是什么铃声。某一个星期天我照例把手机放在了抽屉里然后开始好好学习。结果突然我的手机震动了两下,然后它开始放音乐了!!!!众所周知,老年机除了键盘大字体大,它的声音也很大………在众人昏昏欲睡晚自习时间里,夏夜的宁静被一段知名歌曲给搅动了: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豆瓣网友@今天你吃了吗

马上结课了,QQ和老师私聊了一些结课论文上的东西,然后想起老师上课总是嗓子哑,就想和老师说:“老师你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然后老妈喊我吃饭。吃完饭回来,没有新消息,想了想也正常。随手点进去刚刚的聊天记录……“谢谢老师啦!”“老师你要照顾好自己的尸体”

豆瓣网友@黼黻

高中有一次裤子穿反了。偏偏还是在校庆晚会节目选拔现场,当着校领导和全校的俊男美女的面——而且我那天还信心满满地穿了一身新衣裤——瞬间全场哄笑。

豆瓣网友@莲农

端午节想偷懒群发祝福手滑把从小到大的老师们拉进一个群。

豆瓣网友@法外狂徒3Chang

把厦门大学的夏令营申请表寄到了复旦大学。

豆瓣网友@green

以前在教务处的时候,负责考试时朗读背景提示音,结果在考试当中,我以为关了麦克风,在办公室唱起了江南皮革厂

豆瓣网友@已注销

职场

职场是一个“尴尬现场”重灾区。当收发邮件、微信沟通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后,写错收件人、发错群等让职场人士屡屡 “翻车”。

而最近微信新上线的“拍一拍”功能,也让容易手滑的朋友在工作群中被“公开处刑”。

当年“小苹果”爆火,一次边听边写工作邮件的时候,正好歌到高潮,我跟着扭了扭脖子,顺手在邮件中写了“点亮我生命的火”,并发给了我的直属上司,抄送到了部门以及董事长…关键在于,当上司提醒我时,已经来不及撤回邮件,于是我看到了回复邮件中清一色的“火火火火火”。

豆瓣网友@蝈蝈

把老板踢出群聊。

豆瓣网友@我的九零年代

微信吐槽经常发错群,用了以下壁纸后有所改善。

豆瓣网友@桃子momoko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4)

微信新功能拍一拍害人不浅哈哈哈哈哈。我同事为了看一下老板有没有转发他们最新做的海报,不小心拍了拍老板。整个群的结束就停留在“xxx拍了拍xxx(老板)”那里。世界从此静默,他不想再打开那个群了哈哈哈哈哈。

豆瓣网友@星星河

入职3年左右的时候,那天拿着苹果去茶水间的路上,迎面碰到了当时我们楼层最大的boss,本应礼貌的点头招呼即可,不知怎的鬼使神差想要挥手招呼,电光火石间苹果就飞了出去砸向对方,boss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的接了两三次竟也接住了……还好他没说什么,只是假装很平静的把苹果递给我……

豆瓣网友@欢乐马

社会

担心自己的尴尬瞬间可能会承包了陌生人一天的笑点。

救命啊,我是怎么做到的!

豆瓣网友@BTS主唱-林娜莲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5)

上次出差住酒店,因为护发素太好用就给前台打电话,以6元一瓶的价格购买了二十个,酒店人员还贴心给了一个透明塑料袋。一切本来没什么不妥~可回程安检的时候,机场安检人员要求把化妆品都从箱子里取出来,然后就在我拿出满满一袋子酒店包装的护发素时,安检人员看着一堆瓶瓶罐罐嘀咕了句“这是什么”,接着从他投递给我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想的意思,“见过顺酒店免费东西的,没见过这么嚣张的!”

豆瓣网友@欢乐马

在超市滑倒把旁边人的推车推了3米远

豆瓣网友@泥子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6)

“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尴尬”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7)

无独有偶,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也有类似的群组或是论坛,让网友们分享自己的尴尬时刻。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8)

8岁的时候我在学校被选上了当级长。有一次学校集会我需要带领全校同学唱国歌并宣誓。站在全校师生面前,我忘词了,还不止一次。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9)

我现在走进办公室还会想起那个大型尴尬现场。平时我到办公室的时候,一般都还没有人。那天我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耳机音乐调到了最大,尬舞了一段还转了个圈圈。当我转过身去,才发现身后坐满了人,大家盯着我看了10秒钟。我不知道原来那天早上有早会。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10)

八年级的时候参加一次独唱表演。在1000名观众面前,我忘记歌词了。乐队指挥起了三次调调希望帮助我来回忆歌词。但是当我终于想起歌词的时候,我忘记调该怎么唱了。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11)

十三年级(高中)的时候在某个周五卡在了一个树上,只能报火警让消防队员把我从树上救下来。这件事之后就像“野火”一样,以“燎原之势”传遍整个学校。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12)

一次和朋友一起乘坐英国航空公司航班,一时口误告诉乘务员“我们在一起了”而不是“我们坐一起”。乘务员听了笑着说这和他们没关系,然后通过机组广播和全机乘客分享了这个“喜讯”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13)

二年级的时候当着所有人面喊老师“妈妈”,简直灾难。

为什么会有大型“尴尬现场”?

大家这几年过得满意吗(这届年轻人也太太太太尴尬了吧)(14)

面对上述情况,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并无大碍,一笑了之;但有的人可能会对“当众出丑”难以释怀,尴尬感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对此感到尴尬?

美国心理学家Patrick Allen指出,尴尬与内疚、羞耻等类似,都是人的一种情感。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受社会文化、行为准则等因素的影响,每个社会角色都有其自身的身份定位。一旦在所处环境中出现和身份定位不符的行为时,一种担心被他人评判或被过分关注的心理会让人产生尴尬感。

"Embarrassment is a self-conscious emotion dictated by a disconnect between how we feel we should respond or act in public and how we actually respond or act. We are most likely to be embarrassed when we believe we have not lived up to what society asks of us or when we are on the receiving end of undesired attention," said American psychologist Patrick Allen.

心理学表示,人们产生的尴尬感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情感上的自我防御机制,提醒着人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重蹈覆辙。

但是总是感到尴尬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吗?心理学研究也指出,容易尴尬的人可能会感受到更多的束缚感和隔阂感,在人际交往中更不自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2010年的一份报告提醒人们需要警惕出现“always embarrassed disorder”的情况。

Many researchers also believe that the purpose of embarrassment is to make people feel badly about their social or personal mistakes as a form of internal or societal feedback, so that they learn not to repeat the error.

However, a report issued by 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 in 2010 reminded people to keep a close eye on the "always embarrassed disorder," also known as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or "social phobia," when people may have the fear of being judged by others and of being publically embarrassed.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尴尬时刻也许你需要的是和“社会性死亡”小组的成员们一样“说出尴尬,尴尬减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尴尬时刻这世界那么大,而你不是那个唯一尴尬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