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妻之恨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痴女杀夫)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书生,名唤秦玉,他出身淮南名门望族,族中子弟大多在朝中做官。

秦玉放荡不羁,恃才傲物,风流倜傥,眉清目秀,饱读诗书,但是处事优柔寡断。

他也是个悲苦人,自幼父母双亡,疏于管教,除了苦读经书之外,就成天想着风流韵事,到处沾花惹草。

家中亲戚见秦玉整日不务正业,也没个正眼看他,导致他二十好几,也未婚配。

父亲生前在关中有就相识,他在家呆着实在无趣,就整顿行李,离了淮南,意欲投奔父亲好友,看能否得到些许银两。

到了汉中地界,天降大雪。

秦玉不得不住在酒店里面,穷的连饭都吃不起了。

秦玉万般难受,饿的肚子咕咕叫,想着自己也是名门之后,满腹诗书,怀才不遇,却窘迫到如此境地,想着想着嚎啕大哭起来。

哭声惊动了隔壁一个人。

他走过来问说:“谁在这里哭泣?”

那个人头戴玄狐帽套,身穿羔羊皮裘,紫膛颜色,带者几分酒,脸映红桃,苍白须髯,沾着几点雪,身如玉树。

夺妻之恨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痴女杀夫)(1)

小二答说:“回官人的话,是一个穷书生,在这里住了三五天了,他没付钱,小店小买卖,也垫付不起,只得断了他的饮食。”

那个人说:“既然是个书生,你先给他安排好菜好饭,一切费用包我身上。”

小二连连答应说:“可以,可以。”

便拾掇了饭菜,送给秦玉说:“客官,这是四郎赠给你的。”

秦玉说:“哪个四郎?”

那人已走到秦玉面前,笑着说:“就是老汉。”

秦玉作揖说:“小生有礼了,官人为何请先生吃饭?”

那个人说:“老汉姓周,我是你的邻居,听见你哭得实在伤心,所以来看看,怎教秀才忍饥?故此教他送饭。荒店之中,无物可吃,况如此天气,也须得杯酒儿敌寒。

你先坐会,我叫小二送来。”

秦玉高兴坏了说:“感谢官人。”

周四郎说:“公子非俗人,目下受困,只是暂时的。

公子放心,但住此一日,老汉支持一日,直等天色睛霁好走路了,再商量不迟。”

秦玉说:“多谢多谢!”

周四郎又问了问秦玉的家庭情况,然后就回去了。

秦玉乐的找不着北了说:“今日我太幸运,还能碰到活菩萨。”

片刻之后,一个小二果然拿了三碟小菜,两壶热酒送将来,说:“公子请慢用。”

秦玉狼吞虎咽,大快朵颐,不一会儿就吃光了。

吃饱喝足之后,他便问小二:”这位四郎究竟是什么人?“

小二说:“这个四郎是此间大户,非常重义气平日扶穷济困,至于见了读书的,尤肯结交,从不怠慢的。

自己喜欢吃几杯酒,若是陪得他过的,一发有缘了。”

秦玉想着等雪停之后,要小二领着上门与周四郎见一面。

三日后雪终于停了。

小二就领着秦玉来到周四郎家里来,他也想要盘缠,毕竟他现在穷困潦倒。

周四郎见了秦玉喜笑颜开,非常高兴。

秦玉见了四郎,倒地便拜,谢他:“感谢您的大恩大德。”

周四郎说:“公子莫要客气,这是我的为人本分。”

秦玉说:“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四郎说:“老汉家里也非有余,只因看见公子如此困厄,尽一点绵薄之意,以尽地主之意,原无他事,如何说起报答起来?你现在打算去哪里?”

秦玉说:“小生太穷了,身无分文,本打算投奔旧相识,可是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而且金上过年了,只得再回到旅店居住。”

四郎说:“一个人在店里过年冷冷清清,就住我家吧。”

秦玉嘴上说着不妥,身体却很实诚,就留了下来。

周四郎热情好客,又看得秦玉仪表堂堂,丰度超群,语言幽默,想着他日后必有一番成就。

他叫小二从店中把秦玉行李搬到周家来。

当晚,周四郎与秦玉一同喝酒,秦玉谈吐如流,酒兴豪迈,痛饮不醉。

两人相见恨晚,聊到三更半夜。

周四郎只有一个女儿,名唤秋水,年方十八,聪明伶俐,貌若天仙,风姿绰约。

周四郎不肯轻许人家,要在本处寻个衣冠子弟,读书君子,赘在家里,照管暮年。

因他是个市户出身,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亲,如果是富家的傻儿子,他又不肯。

高不凑,低不就,所以蹉跎过了。

那秋水年已长大,风情之事,也是知道不少。

但是家里来往的人,多是庸俗之辈,没有看得上眼的。

听得说父亲在酒店中,招的一个书生来家里,她便在里头东张西张,要看书生是什么样的人物。

那秦玉仪容举止,尽看得过,秋水已经心动了。

这也怪周四郎,做好人做到家了,本来给点盘缠,打发秦玉走就是了,可是偏偏要留秦玉在家住。

秦玉早年就喜欢沾花惹草,看见秋水后,也起了色心。

他看到周四郎对他十分尊敬,一点也不客气了,还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

他就借着周四郎说留他居住,索性就长期住下来不走了,也不提去关中找好友之事。

周四郎整日饮酒,也未注意秦玉的想法。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秦玉和秋水干柴烈火,你贪我爱,眉目传情,竟然勾搭上了。

日子长了以后,周四郎也有些诧异,秦玉刚来时每天都要与他喝酒,可是最近却很少与他喝酒,他觉得非常不喜欢。

一日,四郎故意出去转悠,然后提前回来了。

只见秦玉醉卧书房,风飘衣起,露出里面一件衣服来。

看去有些红色,象是女人袄子摸样,走到身边仔细看时,正是女儿身上的,又吊着一个交颈鸳鸯的香囊,也是女儿手绣的。

四郎大喊:”秋水的衣服怎么在这里?“

秦玉金上惊醒,面如土色,回答说:”我身上太冷了,向秋水借衣服,可是没想到秋水把自己的衣服送给我了。“

四郎说:“你问我要衣服就行,秋水还是黄花大闺女,怎么能轻易抛头露面?”

四郎怒气冲冲地往里房着走,刚好撞到女儿的丫鬟夏梅,揪过来问说:”告诉秋水和秦玉的私情,不然我打死你!“

夏梅起先还吞吞吐吐,不肯说实话。后面四郎勃然大怒,抽出随身所带宝剑,恶狠狠的说要打死她。

夏梅这才把秋水和秦玉相好的事情和盘托出。

四郎听罢,气得满头大汗,喊说:“秦玉也太不识抬举了,我好意相留,他去勾引我女儿,这对得住我吗?”

夏梅说:“秋水见官人不在,就拿着酒菜和秦玉对饮,要秦官人对天发誓,非她不娶,还送给他一条衣服做定情信物。”

四郎长叹口气说:“这都是我多事,非得留下这个秦玉长住,害了自己!”

说完他便背着手走出门外。

秋水见父亲叫夏梅过去,知道肯定是东窗事发,她竖起耳朵听了,脸红的像苹果,一时十分尴尬。

情急之下,她甚至想要上吊,忽见夏梅走到面前,才故作镇静对夏梅说:“这可如何是好,我还不如死了!”

夏梅说:“姐姐不要心急,我感觉你父亲会同意这门亲事。”秋水说:“为什么?”

夏梅说:“爹爹极敬重秦玉,他说知道你们是你情我愿,何况秦玉一表人才,我想他会同意的。”秋水说:“当真是这样就好。”

四郎一个人在房间里面反复走来走去,思考良久,再次气冲冲地去质问秦玉:”你成家没?“

秦玉声音瑟瑟发抖说:“小人尚未婚配。”

四郎说:“你是饱读诗书之人,应该说知道礼义廉耻!我好意留你吃住,你为何要玷污我的女儿?”

秦玉羞愧难当,叩头说:“小生错了!

但是对你女儿是真心的,如能成全,小生必当做牛做金,报答老伯的恩情。”

四郎长叹口气说:“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不如成全你们,你就当我上门女婿吧!”

秦玉听得此言,高兴地跳来跳去,对天发誓说:“老伯对我恩重如山,我就算粉身碎骨,难报深恩!

我父母双亡,家无妻子,会永远孝敬老伯。”

四郎说:“你永远记住今天说的话。”

秦玉说:“若有半句虚言,我必不得好死!”

四郎见他说的真诚,随意选了个日子,让两人拜堂成亲了。

夺妻之恨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痴女杀夫)(2)

秦玉与秋水,本是偷情,却修得正果。

秋水对秦玉道:“妾见父亲敬重君子,一时仰慕,失身于你。

如果不能到底,惟有一死而已。

还好父亲配合,终身之事已完,此是死中得生,万千侥幸,他日切不可忘!”

秦玉道:“小生飘蓬浪迹,还好令尊一见如故,解衣推食,恩重如山;今日成此良缘,恩上加恩。他日有负,我就不是人!”

两人愈加如胶似漆,自不必说。

秦玉在家无事,日夜读书,想着如何科举。

四郎瞅着女婿读书如此努力,满心欢喜,心想着是选对人了。

两年之后,京城科举考试,秦玉对丈人说要去参加科举。

周四郎给了秦玉一大笔盘缠,秦玉别了岳父和新婚妻子,到京城应试,一举高中。

这段时间,秦玉天天思念秋水,想着先回家与丈人及妻子庆贺一番,再来京城选官,于是金上起身回家。

不出十日,就到了岳丈家里。

四郎早就安排好人迎接,鼓乐喧天,整个村庄都热闹非凡。

秦玉身着礼服,昂首挺胸,大摇大摆地走进岳父家。

见了丈人之后,磕头如捣蒜,不停的说:“小婿今日之荣光,全靠丈人鼎力相助,感谢丈人的大恩大德。”

四郎连忙扶起说:“非也,非也,我是一介村夫,这全是你自己努力苦读所致!”

周边邻居全过来看秦玉,水泄不通,一个个向周四郎投去羡慕的眼光。

四郎觉得脸上风光无限,置酒款待女婿,一连足足吃了十来日酒。

四郎费掉了好些银两,正是欢喜破财,不在心上。

秦玉夫妻二人,愈加厮敬厮爱,欢畅非常。

连夏梅也算做日前有功之人,另眼看觑,别是一分颜色。

周四郎本来就是慷慨大方,想着这一辈子靠着女儿女婿,应该是衣食无忧,可以安享晚年了。

所以他是每日好吃好喝的供着女儿女婿开销,什么都用好的。

等到秦玉要去选官的时候,考虑到秦玉开销大,四郎把房产变卖大半,凑了几千两银子,交给秦玉带去。

临别的时候,秋水对秦玉说:“我们情深义重,上次你去参加考试,我倒是非常安心,这次你再去京城,我感觉害怕,心神不宁,这是不祥之兆吗?”

秦玉说:“我到时候成为官老爷,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用已人忧人!”

秋水说:“这个道理我知道,但是我还是很担心,甚至泪流满面,这是什么原因呢?”

秦玉说:“可能最近我们天天腻一起,我这一去,一下子冷冷清清,你不习惯。”

秋水说:“好吧,官人,是我多想。”

次日天明,秦玉整顿衣装,别了四郎父女,带了仆人,就去京城选官了。

四郎与秋水父女两个,收拾家中行李,只等京中差人来接,陪同秦玉去赴任。

且说秦玉到京,得授临海县尉。

正要收拾起身,转到汉中接了丈人妻子一同到任,拣了日子,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只见门外一个人大踏步走将进来,口里叫道:“兄弟,我那里不寻得你到,你原来在此!”

秦玉抬头看时,却是淮南族中一个哥哥,秦玉连忙接待。

那哥哥道:“兄弟几年远游,家中音讯全无,没想到兄弟到京一举成名,实为莫大之喜。

家中舅舅见了金榜,即便打发差人到京来相接,四处寻访不着,不知兄弟又到那里去了。

哥哥在此做些小买卖,生意已完成,收拾回去,已雇佣下船在河边。

你现在同哥哥回去,见见亲族,然后到任便可。”

秦玉此时只想回岳丈家,含糊得说:“小弟还有些事情,没时间回老家。”

那哥哥说:“兄弟莫骗哥哥!你明明行李都打包完了,不就是要回家吗?”

秦玉说:“小弟在外颠沛流离之时,多亏了一人的帮忙,所以要去感谢他。”

那哥哥说:“你现在穷困潦倒,拿什么感谢别人,你这次赴任,不是正好要经过家里,何不去看看?”

秦玉如果把实情告诉哥哥,也许哥哥不会强求。

只是秦玉这人太不成熟,说的吞吞吐吐,说的那哥哥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反正那哥哥说得是眉飞色舞,只是听到秦玉不肯回去。

那哥哥大怒起来,骂说:“你怎么如此忘恩负义!

你得了科名,应该回去拜拜祖宗,还有你父母的坟墓,你非去不可!”

秦玉见他生气,吓得不敢吱声,通红了脸,不敢开口。

那哥哥见他没说话了,竟叫些随来的家人,强行把秦玉的行李搬船上去了。

秦玉也拿他没辙,心里想说:“很久没回去了,看看也好。”

只得就坡下驴,对那哥哥说:“既然哥哥好意,那我就回去吧。”

到家之后,秦玉发现众人看他的眼神都是崇拜的眼神,离开家的时候,没人看得上他,可是此番高中后回家,个个都对他阿谀奉承。

就连那当官的舅舅,也是一向看不起他的,见了他也是恭恭敬敬,说说:“你一向在外游学,没想到却为宗族争光。”

秦玉心里也觉得非常快活,口说却谦虚谨慎。

舅舅接着又说:“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和你说,你父母早亡,一直未成亲,现在已经金榜题名,应该金上婚配。

金知府有一小女儿,才貌双全。

你科举高中之后,我托媒人给你谈成了这门亲事。

你完婚后,夫妻一同赴任,你也无后顾之忧。”

秦玉听了,心下吃惊,半晌作声不得。

若是个有情有义的,秦玉此时便该把汉中流落,得遇周氏之事,是长是短,备细对舅舅说一遍,还要说得决绝,舅舅定不会为难他。

可是秦玉偏又是啰啰嗦嗦,支支吾吾,仿佛不是明媒正娶周氏一样,不肯说透。

舅舅说:“你心中好像不快,敢虑着事体不周备么?

成亲所花费,总在我家支持,你只打点做新郎便了。”

秦玉道:“多谢舅舅盛情,容侄儿再想想。”

舅舅严肃的说:“都定好了,还有什么好考虑的?”

秦玉见他词色严毅,不敢回言,只得唯唯诺诺的离开。

他回到家中之后,闷闷不乐,心里想说:“如果答应了舅舅,我又怎么对的住秋水?

如果拒绝了舅舅,看他一脸严肃,恐怕会得罪舅舅。

本来我是可以娶两房,但是秋水在前,理由做大房,做小她肯定不肯,但是金氏是官宦人家,做小估计也不得肯。”

秦玉的心里是左也不是,右也不行,硬是苦苦思索了几日都无果。

秦玉本就不是什么痴情男子,这边听说金家是宦室之女,貌美如花,又不用自己出银子,心里面的天平已经倾向金家。

至于对秋水的那点感情,他已经不当回事,更何况现在离的那么远,自己找借口来:”秋水与我只是偷情,算是外遇,后来虽然成了亲,但的确不是明媒正娶。

况且我现在为官,周家不过市井之人,根本配不上我?

我这边与金家成亲,如果她找过来,就让她做小。”

思前想后之后,他就回复舅舅。

舅舅选了个好日子,下了聘礼到金知府家,娶了过来。

那金家是官宦人家,而且这次选的女婿又是新科进士,所以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金氏之女,模样出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秦玉高兴坏了,早把秋水忘记了。

秦玉与金氏门当户对,才子佳人,你侬我依,卿卿我我。

秦玉心里时常想起秋水,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因在金氏面前,索性把前日秋水所赠衣服,香囊拿出来,忍着性子,一把火烧了,意思要自此绝了念头。

金氏问其缘故,秦玉把秋水的事稍微说了下,道:“这是以前的事情,而今既然与你成亲,总不必提及了。”

金氏是个贤慧女子,说:“她对你有恩,你也不该如此对她。

我不是世间妒忌妇人,接她来同住过日,未尝不可。”

可是秦玉负了盟誓,根本不想要秋水,生怕她寻将来,不好收场,那里还敢想接他到家里?

回言道:“多谢夫人好意。他是小人家儿女,我这里也没她的消息,她嫁人去了,不必多事。”

自此再不提起。

秦玉心中有些小心思,看着秋水迟迟没来找他,想着终于可以不用理会秋水了,不久与金氏赴任去了。

十余年后,出任齐州知府。

齐州厅舍甚宽,一家人住的舒舒服服。

一日秦玉闲着在家,同金氏一起到后堂散步。

秦玉看到后堂有间年久失修的房间,外面有一小门。

秦玉推门进来,里头一个丫鬟,见了秦玉,赶紧跑走了。

秦玉追着丫鬟过去,她闪入一个破帘内去了。

秦玉走到帘边,只见帘内走出一个女人来,秦玉仔细一看,正是秋水。

秦玉心虚,本来就怕见到秋水,更何况事出突然,不觉惊惶失措。

秋水一把扯住秦玉,哽哽咽咽哭将起来道:“冤家,你一别十年,向来许多恩情一些也不念及,顿然忘了,真是狠人!”

秦玉一时心慌,不及问他从何而来,且自辨说道:“我没有忘记,只因归到家中,舅舅先已别聘,强我成婚,我力辞不得,所以蹉跎到今,不得来你那里。”

秋水说:“你家中的事情,我都知说了,你也不用再提。

现在父亲去世了,只有我和夏梅相依为命。

前日我就到了,可是看门人死活不让我进,我再三求他,才让我住这里。

你既已娶妻,我愿意做你的小妾!”

秋水边说边哭的撕心裂肺,说完又倒在秦玉怀里,夏梅过来也大哭,两人哭做一团。

秦玉见她哭得伤心欲绝,不由得也哭了起来,但是怕别人知道,要她别哭了,说:“全是我的不对,还好夫人贤惠,可以接纳你们,从此你们就住家中。”

秦玉只得过来对金氏说:“秋水父亲死了,无处可去,找上门来了,让她做小如何?”

夺妻之恨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痴女杀夫)(3)

金氏说:“我当初就说要这样,你赶紧让他来。”

秦玉说:“夫人还是贤惠。”

他把金氏的话转交给了秋水。

秋水回头对夏梅说:“太好了,我们终于有地方住了。”

两人跟着秦玉,步到大厅,见了金氏,两人互称姐妹,其乐融融。

秋水说:“多家夫人不弃之恩,我愿意为夫人鞍前马后。”

金氏说:“别这样,我们是姐妹。”便一同去了卧室。

金氏让下人替她安排起一间好卧房,让夏梅与她同住,方便伺候她。

秋水做事谨慎,对金氏更是尊敬。

金氏见他如此,也疼爱秋水,两人很是和气。

在家中住了几日之后,秦玉内心觉得对不起秋水,没脸见秋水,没有去秋水房中住一日。

一日,秦玉从外面喝了酒归来,醉醺醺的,看着秋水房中灯火微明,想起以前的事,来到秋水面前。

秋水与夏梅扶他进去,伺候他去睡了。

金氏得知后,欣慰起来,想着这么久了,他也应该去秋水那里看看,所以金氏早早的入睡了。

次日清晨,大家都起床了,秋水房中毫无动静,秦玉还未起床。

金氏梳洗过后,不高兴的说:“都这么晚也该起来了,难说这么快就把我忘记了?”

金氏带着了丫鬟走到秋水房前,里面安安月下静静,推下门看,里面关着的。

丫鬟就去敲那房门,刚开始还是轻轻的敲,到后面是猛敲,里面也没有人答应。

金氏喊下人一脚把门踹开,看到里面,吓得大喊大叫。

只见秦玉躺在地下,口鼻流血,已经气绝多时。

金氏一见,惊得目睁口呆,大哭说:“怎么回事,相公怎么被人害了?”

只见秋水和夏梅从床后走了出来,对金氏说:“夫人莫慌,他罪有应得。

秦玉受我家厚恩,没有我家的相助,他哪里有今日,只是他忘恩负义,负了我一片深情。

我们是来要他性命,你不用惊慌。

我们杀了他,会去官府自首。”

只见秋水和夏梅直奔县衙,把所有实情一一告知官府,令人感慨。

只留下金氏在原地伤心欲绝,哭的死去活来。

译自明清民间小说,大家看着乐乐,不要当真。

笔者有话说:不要做负心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