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腹运动是在有氧前还是有氧后(能否燃烧更多的)

腰腹运动是在有氧前还是有氧后(能否燃烧更多的)(1)

空腹有氧的优势和缺点分析!

腰腹运动是在有氧前还是有氧后(能否燃烧更多的)(2)

前言

近些年,空腹有氧一词变得流行起来,意思是保持空腹状态去锻炼或做一些有氧运动,从而达到“更好”的减脂,减肥和瘦身效果。

空腹有氧是否真的能帮助你燃烧更多脂肪,尤其是腰腹部顽固脂肪?本篇文章,我们将从科学出发,带你了解空腹有氧的优势和一些弊端。

什么是空腹有氧?

顾名思义,空腹有氧既保持空腹状态去做有氧运动或从事其他锻炼。它最早被提出于90年代,当时的倡导者声称:空腹锻炼,比你平时的锻炼效果更好。

腰腹运动是在有氧前还是有氧后(能否燃烧更多的)(3)

从那以后,空腹有氧不仅在健美运动员中流行开来,在普通人中也逐渐开始流行,然而关于空腹有氧背后的理论和科学,却少有人真的了解!今天,我们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来了解空腹有氧背后真正有用的理论!

空腹有氧的理论基础

空腹有氧有两大基础的理论基础,分别是:

  • 低的胰岛素分泌水平
  • 较低的糖原储备水平

想要真正理解空腹有氧的作用和优劣势,我们必须弄清楚上述两条基本理论。

一 低的胰岛素分泌水平

当我们吃完饭后,身体会释放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让我们的身体吸收食物中分解的营养物质和糖,并将其转化成能量为我们所用。

换句话说,胰岛素的分泌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开启了储能模式。

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当我们的身体吸收了过多的营养或能量,那么多余的没有被利用完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

腰腹运动是在有氧前还是有氧后(能否燃烧更多的)(4)

二 较低的糖原储备水平

当我们经历了一晚上的睡眠,基础代谢会消耗掉我们身体的糖原储备,此时我们身体的糖原储备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这时候如果我们在空腹状态下,也就是低糖原储备的情况下做有氧运动,支持你锻炼的能量有更大的比例来自于脂肪的氧化,也就是说会有更多的脂肪参与供能。

腰腹运动是在有氧前还是有氧后(能否燃烧更多的)(5)

因此,无论是低的胰岛素水平,还是低的糖原储备水平,都指向一个结论是:空腹有氧会提高脂肪参与供能的比例!

因此我们可以将空腹有氧的优势总结如下:

  1. 可能会增加脂肪的燃烧
  2. 可能有较好的减重效果
  3. 间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

因此,总得来说,空腹有氧对于那些有着迫切减重或减脂需求的人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有氧运动形式,但同样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难道空腹有氧就只有优点,没有任何缺点吗?当然也不是!

空腹有氧的劣势分析

说到空腹有氧的弊端或劣势,我们就要从“不吃饭 运动”说起。

一 可能导致身体成分变化不大

2017年,Brad Schoenfeld的一篇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空腹有氧并不比进食后有氧更有效,虽然空腹有氧能够提高脂肪参与供能的比例,但这种提高只在短期内明显。

同时,空腹有氧还可能导致更多的肌肉流失,尤其在一些普通爱好者在日常饮食的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下,这样一来虽然脂肪消耗的更多的了,肌肉也随之流失,导致我们身体的成分变化并不大。

腰腹运动是在有氧前还是有氧后(能否燃烧更多的)(6)

二 运动表现受到影响

当我们不进食进行运动,由于身体的糖原储备较低,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运动表现水平大不如从前,同时,不排除一些人突然改变能量摄入窗口,会出现低血糖等症状。

三 可能导致皮质醇激素升高

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锻炼,尤其是高强度锻炼,我们的身体可能会认为你面临的是一场危机情况,所以可能会导致我们身体的皮质醇激素升高。

皮质醇是一种负面情绪激素,它在我们面临压力或极度焦虑时产生,皮质醇会让我们身体的脂肪储存率提高。

腰腹运动是在有氧前还是有氧后(能否燃烧更多的)(7)

总结

最后,在我们了解了空腹有氧的利弊后,我们是否应该采取空腹锻炼的形式?

我认为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训练者个人身体情况,也就是说,最重要的是你要尝试和发现,什么最适合你,如果你发现空腹训练,无论是有氧还是力量,你的精神状态良好且情绪饱满,非常享受这种过程,那么你的身体就会在这个过程就会放大空腹训练的优势。

但如果你本身喜欢吃完东西再去运动,或者不喜欢空腹运动的状态,几次尝试后依然不喜欢,那么就不要采取这种空腹训练的形式。

因为我们的身体其实很智能,情绪和心态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那么如果强求自己像别人一样去空腹锻炼,不是乐在其中,而是处处煎熬,那么空腹训练的优点在你身上就会无限缩小和虚无,缺点便会起到主导。

我是Max,一个接地气又有深度的健身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