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

想必许多朋友对“南洋”一词并不陌生,这一称谓最初始于明朝,是指以中国为中心,南中国海附近之东南亚诸国岛屿。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1)

“南洋”地区大致范围

虽然“下南洋”的人口南迁活动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也不止这一次,但笔者在考证相关史料后,另有许多新的发现,写出来与诸君共同探讨,本文略长,但相信在您读完后,会对南洋有一个更为清晰且独特的认知。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2)

下南洋方向示意图

咱们先来明确“南洋”的大致范围,包括马来群岛,以及印尼群岛,同时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地区。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3)

南洋诸岛

但在某些特殊时期,也包括中国大陆以南各州省,清末至民国,就曾划分我国沿海地区为“南北两洋区”,山东以南的“江苏 、 浙江 、 福建、广东”各省为“南洋”。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4)

“南北两洋区”示意图

而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下南洋人口迁徙活动”,还要自“明末”时期说起。

由于明末清初时期社会动荡,随着清军入关,南方大量人口迫于战乱和生计,不得已举家南迁,试图漂洋过海,到南洋之地逃避战乱,谋求生存,其中“闽、粤”两地人民占绝大多数。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5)

下南洋旧照

至于人们为何会首选南洋地区,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地理上的毗邻关系,以及气候与地理上的客观因素。

从地理位置来看,南洋等国与中国南部相距不远,不管是走水路,或是走陆路,皆可抵达。

其次是气候,温热的热带气候,有助于各类农作物的生长,而湿润的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即使所前往的南洋岛屿并未实质开发,但对于擅长农耕的古人来说,只要有水有地,便能耕种出足以果腹的作物,并且沿海居民擅于捕鱼,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南洋地区同样受用。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6)

而向西北,则大多属于未开发的蛮荒之地,交通也更加不便,对于世代经济繁荣的南方百姓而言,荒凉地区很不适合生存发展,再延伸来讲,习惯了靠海吃饭的沿海人民,无法适应西北的风沙天气以及干涸气候,所以唯独向南,而且是距离南方沿海地区更近,交通更为便捷的南洋地区,便成为了百姓躲避战火,举家南迁的首要选择。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7)

最后还有一点不容遗漏的客观因素,清军入关时,向北或向西北躲避战火也不可能,一方面清军采取“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通通屠杀或掠取为奴婢”的民族征服政策,起初反抗清军的汉人几乎遭遇灭顶之灾,二来清军是由北向南入关,因此北方地区是发生战争的主要地区,依靠正常逻辑来说,根本无法向北,所以在这个时期人们选择“下南洋”,主要是由于朝代更迭时爆发战争,从而引发社会动荡,经济体系崩溃等因素,作为在地理上拥有毗邻关系,相距“闽、粤”不远的东南亚等“南洋”地区,就成为了中国南方诸省人民躲避战火的避难所,更成为谋求生计的首选。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8)

图:清军入关

第二,海禁政策的一波三折,历史发展所造就的必然选择。

实际在明朝初期,即十四世纪伊始,曾进行过长达上百年的“海禁政策”,这一政策原本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日本军阀余党组织的武装走私,以及自元朝时兴起的海盗抢掠,但与之相关的海洋贸易也被禁止。

直到郑和下西洋时贸易相通才有所缓和,但也只是“朝贡贸易”,即外国使节携带名贵商物,乘船来到大明,所载货物将由大明朝廷全部收购,这种贸易行为具备“进贡”的性质,反之明朝作为礼仪之邦,更作为宗主国,要回以“赏赐”,同样派遣使节,乘船载货到东南亚等国,向当地国王或皇室传达谢意。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9)

朝贡

这种贸易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属于政治外交行为,更体现出国与国之间的强弱关系,可被称作是王朝政府经营的“政治贸易”,而我们所熟知的民间与私人贸易,仍不被允许开展。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10)

出使“琉球王国”的朝贡官船

因此,便催生出巨大的走私市场,由于郑和下西洋,使明朝沿海百姓对于东南亚等国有了更为深入清晰的了解,所以东南亚盛产的珍珠等珠宝,就成了珠宝市场的稀有物,闽粤两地以及广东内具备冒险精神的商人,便冒着极大的风险,来到东南亚等国,向当地土人收购上等珍珠,再走私到明朝,以高价售卖。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11)

郑和下西洋

《明史·苏禄传及阿丹传》中有明确记载:土人以珠与华人市易,大者利数十倍。

《明史·苏禄传及阿丹传》:永乐十九年中官周姓者,往市得猫睛,重二钱许,珊瑚树高二尺者数枝,又大珠金珀,诸色雅姑异宝,麒麟狮子、花猫、鹿、金钱豹、驼鸡、白鸠以归。

而由于走私活动的日益频繁,一些原本并不对民开放的通商要道,也被不断往来的走私者们所熟悉,并建立起较为安全隐蔽的海上走私路线,因此随着明末时的社会动荡,经济衰退,闽粤等地谋求新生计的人们,便跟随这些走私者创建的水路,抵达南洋诸国,开创新的人生。

虽然在永乐年间,海禁虽有所松弛,但仍旧未全面开放,直到弘治年间再度强化,海禁政策可谓一波三折,这期间走私活动从未停止,反而在这种一波三折的政策改变中,日益繁荣,具体可表现为,货物的价格始终高居不下,这使闽粤以及福建等地的走私者,看到了巨大的商机,而甘愿冒巨大的奉献开辟隐蔽的贸易水路。

等到隆庆年间,明穆宗宣布解除长达两百余年的海禁政策,史称“隆庆开关”。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12)

油画《隆庆开海》·麻显钢

这使得民间的海洋贸易达到了历史新高峰,促使大批中国商人经海洋走出国门,开拓出巨大的海外市场,明朝的商品出口量直线上升,东南沿海各地经济,迅速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新阶段,由此促成粤商等各地商帮的形成与发展,往后将近七十年,全球贸易将近2/3的比例,与具备开创精神的中国商人密不可分,明朝沿海各大型港口城市,更一度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为发达的经济中心,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中国商人在海外看到了机遇,如东南亚岛屿虽多,却有大片土地属于未开发状态,且海洋资源充沛,内陆地区并不常见的物种更比比皆是,因此更多的中国商人举家南迁,抵达南洋各岛开创事业。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13)

朝贡贸易

这一时期,有大量华人伴随商业发展,选择在南洋定居,最终形成一定规模的华人聚集地。

所以到了明末清初战火不断的时期,南方沿海诸省的人民百姓,为了躲避战火与局势混乱,便将“前往南洋”当成了首要选择,继而通过自古以来的传统海洋贸易路线,前往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的南洋地区,或投靠亲属,成为当地华工,或开辟新居,自力更生。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14)

再到清朝末年与民国初期,又发生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下南洋”移民迁徙活动。

我个人认为,此时南方诸省人民选择下南洋的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时局异常动荡。

风雨飘摇的晚清早已满目疮痍,同时陷入了列强瓜分,军阀四起,南北混战的复杂局面。

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推翻了统治中国达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迎来了近代最初的民族民主革命,随后因为社会体系变革等大环境因素,导致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军阀混战,人民百姓艰难度日,整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体系迎来了变革转折的关键点,基于如此复杂的历史背景来说,如何在异常动荡的时局中,得以谋求新的生存,就成为了人民百姓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15)

辛亥革命旧照

迫于这些外在的客观压力,南方沿海人民开始遵循祖辈的路线,通过海路前往南洋,抵达较之大陆时局更为稳定的南洋诸岛。

这也是下南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资料统计,自1860年到1912年期间,有超过200万华工前往东南亚地区参与务工。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16)

拖家带口下南洋

第二,劳工需求量急剧增大。

1840年之后,伴随英国与荷兰殖民者的不断占领,东南亚等国进入了加速开发的时期,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加大,同时还充满了各种巨大的商业机遇。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17)

比如1857年,马来西亚的雪兰莪州皇族——拉惹阿都拉,宣布开放当地的“巴生锡谷”,此举在短时间内便吸引了大量的锡矿商人,赶到锡谷建设锡矿,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建设成为人群的聚集地。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18)

左侧:采矿华工

于此更吸引大量来自中国的矿工,前往锡谷参与开采锡矿的劳动。

据悉,参与此次开采锡矿热潮的华人,多达十万,当时统治马来西亚的英国殖民政府,更设立名为“甲必丹”的华人领袖,负责掌管全体华人矿工的日常事务。

注:“甲必丹”为荷兰语“kapitein”的音译,本意为“首领”(与英语“captain”同源)。

《光复军志·党会》·龚翼星 :榜甲全岛八港,港一甲必丹,皆华人为之,以领华民。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19)

第三任“甲必丹”,“吉隆坡王”——叶亚来

而这块几乎等于由华人建设起来的人群聚集地,正是在日后成为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20)

吉隆坡夜景

受到这段采矿热潮的影响,最终选择定居吉隆坡的华人超过十万,由此奠定了日后马吉隆坡华人数量的基础,据2017年马来西亚统计局发布的总人口数据显示,吉隆坡现有总人口为179.13万,其中以族群划分,土著(包括马来族及原住民)共有72.23万人、华裔65.25万人、印裔15.03万人、其他民族共1.77万人。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21)

图片来源:香港贸发局官网——援引吉隆坡统计局总人口数据

由此可见,华人数量占吉隆坡总人口将近一半,每三个吉隆坡人里,就有一个是华裔。

以此为例,当年选择下南洋的华人,绝大部分是因为东南亚在欧洲列强统治时的加速开发,而涌现出大量的劳工机会,以及巨大的商业机遇。

第三,经济压迫。

为何要把这一点单独挑出来说呢?

我想有的朋友肯定会认为,经济压迫也属于时局原因之一,但这一点在清朝末年,乃至被西方列强入侵的时期,尤为突显。

晚清末年,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中国社会经济受到强烈摧残,因此进入了经济不断衰落的时期,工商经济更是受到严重打击,而工商经济的倒退,更使得当时国人赖以生存的农业濒临绝境。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22)

晚清末年旧照

民国时期著名经济学家方显廷所著的《中国经济之症结》中指出:

自1873年至1933年的60年间,全国人口增加31%,而耕地面积仅增加了1%,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6公顷。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23)

民国经济学家·方显廷

如果按照西方经济学专家所预估的“最低生活标准”,即“每人需耕田2.5英亩(约为15亩)才能维持最低生活标准“来算,整个民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几乎是负值,靠耕种赖以为生的民生经济,完全没有任何进步,更别提以此为基础的工商业经济,则完全处于持续衰退。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24)

清末旧照·荒废的北方农村

通俗来说,人民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最基础的“填饱肚子”都达不到,何谈商业兴盛?

而当时的资本帝国主义,对于近代中国进行经济压迫的主要手段,主要有以下四点: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3、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首先进行的“武力入侵”的基础上,先通过强大的武力,控制住整个晚清政府,继而展开对当时中国经济的深度掠夺。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25)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比如迫使晚清政府签订各类不平等条约,一次又一次的勒索巨额赔款,导致晚清政府的财政出现严重危机,整个国家的经济完全被帝国主义列强所破坏,而追根溯源,因列强压迫而惨遭剥削的源头,只有天下的无数人民百姓。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26)

辛丑条约——图右侧:李鸿章—庆亲王

另一边,依靠签订的各类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主权不断进行深入侵略与控制,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的掠夺,进而控制了国家海关的自主权,无法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便无法保护本国的民族经济发展,使得人民百姓坠入难以度日的无尽深渊,从而达成“经济侵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目的,最终通过榨取中国经济,使自身获取超额利益。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27)

清政府代表登上英国军舰,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我举一个很简单很浅薄的例子,可能大家就会对这种经济侵略有很深的体会:

首先,人活在世上,就得吃饭。

而饭的来源,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通过自主耕种,二是向别人购买。

但在发生战乱的时候,如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老百姓不想受到战火殃及,就会选择先逃命,被迫拖家带口转移到安全的地点,这直接导致大量田地无人耕种,粮食产量就会因此而锐减。

再进一步说明,粮食锐减就会增大爆发饥荒的可能性,再加上人口始终处于增长,而耕地却越来越少,以前十个人吃十碗饭,现在人口增加,变成了一百个人,但饭的总量仍然没有变化,依旧是十碗,还有可能更少,因为没人种地了,以前的十碗饭,现在很可能只有九碗,八碗,甚至是五碗。

十个人吃五碗饭,还能勉强对付对付,但因为总人口一直增长,每个人分到的饭的比例在不断被压缩,直到一百个人的时候,还是五碗饭。

一百个人吃五碗饭,必定有人会挨饿。

这时候你去看看自家的地,所有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就连隔壁村的粮食也没了,甚至整个国家的粮食,只剩原先的一半不到,可要吃饭的人却比之前还要多的多,那么必然就会出现饥荒。

那么问题来了,整个社会陷入饥荒,自家又没粮食,该怎么办?

买。

尽一切可能,买别人的粮食,先想尽办法吃饱再说,只有先吃饱,才有力气干活儿,才能有精力去发展经济,所以民生是一切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然而这时候,资本主义列强就会开着船,到你家楼下,问你想吃饱饭吗?

他说我有大米,来买我的。

但要比你自己种的贵,而且是非常贵。

可为了活命,饥肠辘辘的你别无他法,只能买他的粮食。

不管他是狮子大开口,还是坐地起价,你为了能吃饱饭活下去,就算花再多的钱,也必须得买!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经济侵略,将粮食买卖的关系,换成能源,工业产品等,也同样适用。

自家没有煤炭,或者煤矿被列强控制,侵占。

但你想让家里的火车动起来,船开起来,怎么办?

买。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28)

日军在满洲里所建工厂

可因为海关自主权被帝国主义列强操控,你进口的煤炭价格,无法自我定价,就只能任由他们坐地起价,可为了火车能跑起来,船能动起来,你又不得不接受。

这就形成了实质意义上的经济侵略。

而这种经济侵略,正是建立在武装入侵的基础上,没有军队先行入侵一个国家的主权,通过强大的武力操控一个国家的政府,就无法实施进一步的经济侵略。

但不管是何种侵略方式,到最后被剥削的,受苦的,挨饿的,只有天下间的黎民百姓。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29)

因此在这种民不聊生的艰难困境下,更多受到经济压迫的人,选择了下南洋,而这个原因,在今天看起来,好像有些无关痛痒。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30)

但当年的人,是得多么的走投无路,才能放弃祖祖辈辈耕耘的家室,田地,事业,拖家带口,背井离乡,一路上还要躲避着可能随时会爆发的战火,疾病,饥饿,天灾,以及汹涌的海浪。

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睡觉的床要重新做,吃饭的碗要重新买,住的地方条件还很差,身边举目无亲,除了咬着牙在全然陌生的新环境里活下去,别无他法。

所以,说句可能有些难听的话:

下南洋,并不只是因为国外有机遇。

而是因为被逼的走投无路,迫不得已去混饭吃。

再深入的说,是因为当时国家不强盛,受尽资本主义列强的欺凌。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31)

被华工人贩卖往南洋的“猪仔”(苦力)

这一点我本不想承认,但不得不承认,因为那是一段伴随屈辱历史背景的下南洋,甚至把招募华工下南洋务工的机构,称为“猪仔馆”,而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也有一条是“允许西方国家在华雇佣劳工”,并与应募者签订“契约”,因此签订契约的劳工也称为“契约华工”,民间亦称:卖猪仔,或客头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32)

“和记洋行”关押苦力的“猪仔馆”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33)

被关押在“猪仔馆”内的华工

而并非像明朝时的郑和下西洋,满载着一个民族最好的商品,最强大的军队,到一个完全陌生,但听说过大明之强盛的国度,心安理得接受他们的朝贡。

所以经济受到压迫,导致下南洋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

国不强。

若国强,人心自强,家则安。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34)

——————

参考文献:

《下南洋: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人口大迁徙》——学者·高荣伟

文献来源:知网

文献链接: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CQ201407012.htm

——————

民国·方显廷·著:《中国经济之症结》

——————

《光复军志·党会》·龚翼星 :榜甲全岛八港,港一甲必丹,皆华人为之,以领华民。

——————

《明史·苏禄传及阿丹传》中有明确记载:土人以珠与华人市易,大者利数十倍。

《明史·苏禄传及阿丹传》:永乐十九年中官周姓者,往市得猫睛,重二钱许,珊瑚树高二尺者数枝,又大珠金珀,诸色雅姑异宝,麒麟狮子、花猫、鹿、金钱豹、驼鸡、白鸠以归。

——————

《闽侨历史贤人选录》

《叶亚来传》

——————

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秘闻,带你发现更大的世界

讲述60年代下南洋的故事(盛极一时的下南洋)(3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