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

关键词:气候类型、古埃及文明

全文约2900字,阅读时间7分钟

(图片来自今日头条网络)

上期讲到了农业革命。散布到世界各地的人类在冰河时期结束、气候条件大大改善的背景下纷纷展开农业革命,并逐渐步入农业文明,真正意义的人类世界文明史就此拉开帷幕。

早期的人类各自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里,文明可以说是多个源头独立发展。随着单一文明范围的持续扩大,不同文明之间开始相互影响,进而联系逐渐紧密,直到形成了今天的世界形势。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就是按照这个框架发展至今的。

人类生存,吃饭是头等大事,这个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而农业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远古时代,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极其有限,环境供给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所有环境因素中,气候又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明显的一环。所以本期开篇先讲一下不同气候类型下原始农业的发展: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1)

各种气候类型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马来群岛、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位于赤道两侧,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地表光照资源有限,土壤酸度高,原始农业发展受限。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2)

热带雨林气候景观

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中南半岛、南亚):热带雨林外围,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大河流域光照、水热充足,可以发展原始种植业。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3)

热带季风气候景观

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大部、澳大利亚中部、巴西高原):地处低纬度,全年高温,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半干旱、干旱环境,少数水源仅供草本植物生长,可以供给少量原始游牧;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可以发展原始种植业。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4)

热带草原气候景观

热带沙漠气候(北非、西亚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处南北纬30度附近,终年高温少雨,沙漠广布,仅少量绿洲和河流流经处适合发展原始种植业和原始游牧。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5)

热带沙漠气候景观

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亚南部、北美东南部、南美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处南北纬30度附近大陆东岸,冬温夏热,雨热同期,森林分布广阔,土壤肥沃,可以发展原始种植业。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6)

亚热带季风气候景观

地中海式气候(地中海沿岸):地处南北纬30度附近大陆西岸,冬温夏热,降水多在冬季,夏天阳光充足,可以发展原始种植业。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7)

地中海式气候景观

温带季风气候(东亚北部):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东岸,冬冷夏热,雨热同期,森林分布广阔,土壤肥沃,可以发展原始种植业。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8)

温带季风气候景观

温带大陆气候(亚欧大陆中部、北美中部):地处中纬度大陆中部,冬冷夏热,半干旱、干旱环境,草原分布广,水源附近可以发展原始游牧业。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9)

温带大陆性气候景观

温带海洋气候(西欧):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冬温夏凉,降水量充足,光照温度对原始农业来讲条件一般。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10)

温带海洋性气候景观

亚寒带大陆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格陵兰岛、南极大陆):地处高纬度地区,光照、温度、降水条件较差,不适宜发展原始农业。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11)

冰原气候景观

高山气候带:各大洲高山地区,少数低纬度相对高海拔的地区可以发展原始农业。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12)

高山气候景观

以上简单分析了不同气候条件对原始农业的影响。其实不止是气候,洋流、土壤、地形、生物因素也会对原始农业产生影响,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从上面内容可以看出,温度、降水、光照条件俱佳,并且平坦开阔的土地,自然而然就是农业文明的摇篮了。而位于非洲和亚洲中低纬度地区的尼罗河下游、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就是这样的天选土地。

以古人的智慧,不会浪费这样宝贵的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于是最早的亚非文明古国就诞生在上述土地了。接下来就按照地图由左往右的顺序介绍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13)

现代埃及卫星影像,注意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冰河世纪刚刚结束后的北非地区,气候条件比现代要好,尤其是埃及境内尼罗河下游谷地到三角洲一带。这里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处,一方面不同人群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另一方面三面沙漠一面海洋的小环境,又使得古代埃及拥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可以独自发展出一整套文明。

古代埃及人的构成与今天中东地区的人种接近,同时有兼具少量北非土著的血统。聚集起来的古代埃及人逐渐掌握了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尼罗河,拥有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两大源头。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径流量稳定;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因高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故使得下流尼罗河产生定期泛滥。每年丰水期尼罗河埃及段水位上涨;枯水期则洪水褪去,留下河岸富有营养物质的淤泥。古代埃及人民在热带地区的阳光下,依靠尼罗河水和淤泥种植大麦和小麦来养活自己。

人们从小的村落,逐渐形成城镇,到后来的城邦,在5000-6000年前形成了最早一批的城邦国家,对应的历史阶段被称为前王朝。城邦国家不断整合,后来在尼罗河河谷地区和三角洲地区分别形成了上下埃及。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埃及,埃及进入早王朝时期,定都尼罗河三角洲的孟斐斯。国家的产生是伴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进行的,与此同时国家的管理形式随之完善起来,古代埃及社会形式从原始社会步入奴隶社会。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14)

狮身人面像和大金字塔

之后的古代埃及作为一个完整的国家存续了3000年,历经了三十多个王朝,直到被新兴的外来势力统治,古代埃及文化也最终被取代。这期间大致可以分成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和后王国时期,在中央王朝权力弱化地方势力增强的时候也存在几个中间时期。从中王国起,受到地方势力和外界势力的压力,政治中心开始向南方尼罗河谷地的底比斯转移,并在后来的时间里南北方来回更替。我们熟知的七大奇迹之一的大金字塔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王国时期。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形成时间(一文了解世界历史脉络)(15)

阿布辛波神庙

作为统治者统治国家的根基,不仅要有完整的政治制度,还要在思想上统治底层劳动人民,于是古代埃及发展出一套多神信仰的宗教制度,当然对应古代埃及很早就拥有一套实用的象形文字体系。除此之外,古代埃及的水利(尼罗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冶金(青铜器)、航海(地中海、红海)、艺术(诗歌、雕塑和绘画)、建筑(金字塔、神庙)也在当时的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也对后世希腊乃至欧洲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率先进入文明社会的埃及,其影响力随即向外辐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埃及中王国时期,埃及开始征服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并且对西亚产生影响。到公元前1500年开始的新王国时期,埃及建立起包括西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北非尼罗河下游努比亚在内的以法老集权的庞大帝国,势力范围从东非埃塞俄比亚高原到东地中海。

在与亚洲民族的较量过程中,不同文明之间不仅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也在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更多的民族步入文明时代,从公元前十七世纪西亚移民在尼罗河三角洲建立的喜克索斯王朝到公元前十三世纪埃及同西亚赫梯帝国的交锋,古代埃及人也学会了弓马战车和铁器的使用。再后来进入公元前八世纪的晚王国时期,古代埃及相继受到东非努比亚,西亚亚述、波斯等其他后起文明的入侵和统治。公元前332年,源自希腊的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取代波斯帝国统治埃及,埃及开始了希腊化进程。马其顿分裂之后的托勒密王朝,定都海港亚历山大城,建立了举世闻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让这座埃及城市成为世界文化和学术的中心,吸引了像是阿基米德、欧几里得这样的科学巨匠。直到罗马(罗马帝国)在公元前30年完成对埃及的征服,古代埃及作为国家的形式宣告结束,成为了罗马的一个行省。后来罗马帝国分裂衰落,到公元七世纪,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占据埃及,埃及开启伊斯兰化进程,古代埃及文明就此被取代。

本期开篇介绍了地理气候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进而正式开启早期的人类文明——古代埃及,下期带你继续了解其他亚非文明古国

电子云

2022.07.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