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英语小课堂开课啦(她打造的智敏英语课堂让孩子们主动喊)

剑桥英语小课堂开课啦(她打造的智敏英语课堂让孩子们主动喊)(1)

“Sunny!Sunny!”大课间,见到张萍,四年级的葛千翼、沈若凡、杨喆鑫、胡松赫,好似见到一缕阳光,笑着跑了过来。他们口中的“Sunny”就是张萍的英文名。

“Sunny温和亲切,总是笑着,就像知心姐姐一样。”葛千翼的话,引得一旁的杨喆鑫连连插嘴——“从来不会凶我们,做她的学生太幸福了!”学生们都爱这样直呼其名。

剑桥英语小课堂开课啦(她打造的智敏英语课堂让孩子们主动喊)(2)

她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智敏”的课堂

剑桥英语小课堂开课啦(她打造的智敏英语课堂让孩子们主动喊)(3)

上课铃声响起,张萍带着毛绒手偶和面具走进了三年级五班的教室。学生们已坐好,在4位“小老师”带领下,拍着手,唱起英文数字歌。

音乐停,没有“起立”的常规套路,张萍笑着拿出“道具”,开门见山邀请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没等她说完,近10个孩子举起手,跃跃欲试。见老师迟迟未选定,几个男孩站起来,伸直了手,喊道“let me try!”——在张萍的英语课堂上,找不到一个不愿参与的学生。而这些互动的背后是张萍“智敏”课堂的打造。

“我希望我的课堂是平等和智敏的。”在她的班上,学生不用正襟危坐,想回答问题,甚至可以站着。如何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张萍有两个法宝。

一是提问方式。“用why、how引导,尽量用开放性发散性的提问,改变学生yes or no ,基于事实性机械性的问答。”二是游戏。当天,学生们在张萍引导下,玩了“hello,I’m here”“你比我猜”“猜数字”“比数字”等4个游戏——在欢声笑语中,学生们复习了英语的数字表达,又学习了课本知识。

她是学生们“知心姐姐”般的老师

剑桥英语小课堂开课啦(她打造的智敏英语课堂让孩子们主动喊)(4)

2002年,刚毕业分配至实小,张萍有过别扭——“我学的是中学教育。”她想到更大的舞台。可是,一年多后,她渐渐被孩子们所感化。“教育是一份纯净的职业,和孩子们在一起,心灵也变得纯净。”

“Sunny!Sunny!”大课间,见到张萍,孩子们好似见到一缕阳光,露笑颜,跑了过来。他们口中的“Sunny”就是张萍的英文名。“Sunny温和亲切,总是笑着,就像知心姐姐一样。”“从来不会凶我们,做她的学生太幸福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描述着他们心中的张萍老师。

孩子们的单纯美好激励着张萍。有一次,一名学生来找她问问题。见学生满头是汗,张萍递上一张纸巾。次日,学生家长就发来感谢短信:“儿子回去,拿着纸巾不放,说这是老师给的。”自那之后,这名有些内向的学生,上课也不再总是低着头。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我希望做这样的一名影响学生终身的老师。”张萍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她总是微笑地与孩子们互动交流。孩子调皮做错事时,她总会告诉自己“没事,下次他就不会了。”

她还是全市小学英语专家型教师

剑桥英语小课堂开课啦(她打造的智敏英语课堂让孩子们主动喊)(5)

“第一年站上讲台,第三年站稳讲台,第五年站亮讲台,说的就是她!”在共事17年的同事傅黎芬眼里,张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不管任何时候,接到开课任务,她都要做到尽善尽美。”

不断的听课、评课、上课、讲座的过程中,张萍从一名英语老师成长为英语教研组组长,并在各级各类教学比武中斩获最高奖项:全国第六届英语现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及“最佳教学设计”单项奖、福建省优质课比赛唯一特等奖、厦门市首届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厦门市创新大赛一等奖等。

2015年,优秀的她被厦门市教育局确认为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并成为集美大学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研究生的校外合作指导教师。

“她对工作的热爱也带动了一批青年教师。”傅黎芬说,张萍的办公室总有人到访。教学上有什么困惑和不解,许多年轻教师都会想到她。张萍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校内发挥着光和热,还将对英语教学的热爱传到校外薄弱片区,带动农村学校教师的进步。

稿件来源:《厦门日报》记者 江海苹

编辑:郑瑞娟

制作:林依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