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方言很美怎么说(地标文化漫话舌尖上的非遗)

「地标文化漫话」舌尖上的非遗——莱芜方言单音节词A到Z 2【地标文化漫话】舌尖上的非遗----莱芜方言单音节词A到Z 2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庄谐雅俗莱芜话:单音节词2

(陈克剑,2003年6月初稿,2019年1月修订)

作者按:昨天发布《舌尖上的非遗——莱芜方言单音节词A到Z 1》之后,承蒙头条朋友抬爱、头条机器人给力,这样一篇内容比较生僻的小文,推荐1.5万。感谢来自高唐的山东老乡“岁月静好115618106”指点,作者对山东方言的理解又增长了见识。老陈同志抛砖引玉,欢迎您多多指教!

E

讹,读e,二声。

《辞海》:①错误。《玉篇》:伪也,谬也,舛也。②借端敲诈。如,讹诈;讹索。《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讹他拖欠官银,拿他到了衙门里去。”

莱芜话通用第二义。如:去泰国旅游遇到个事,被人了五六万。

莱芜话中,有时也指关系亲密者之间以开玩笑方式无偿取走低价值物品、要求请客等。如:被老同学了去了个新手机。

F

拂,读fu,二声。莱芜话语音读fo,二声。

《康熙字典》载:《集韵.韵会》:符勿切。音佛。《康熙字典》:《说文》:过击也。徐锴曰:击而过之也。《广韵》:去也,拭也,除也。《礼.曲礼》:进几杖者拂之。《辞海》:①拂拭;掠过。如:春风拂面。李白《清平调》:“春风拂栏露华浓。”②甩动;摆动。如:拂衣;拂袖。③击,斫。元稹《说剑》诗:“剑拂佞臣首。”④违逆;违背。如:不忍拂其意。《礼记.大学》:“是谓拂人之性。”

莱芜话通用《辞海》前三义,又有所引申。①击打。如:了那个小偷两拳。②批评;处理。如:八项规定纪律很严,真人。③畅快享用美食。如:他自己了二斤鄂庄肴肉(猪头肉)。④批量购买或引进。如:厂里一下子了十辆前四后八的新卡车。⑤快速赶路。如:开车一拍子(一口气)到南京。

G

雊,读gou,四声。

《康熙字典》:《说文》:雄雉鸣也。雷始动,雉鸣而雊其颈。《礼.月令》:雉雊鸡乳。《辞海》:雉鸡叫声。《诗.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莱芜话通用《辞海》此义,有所引申。①鸡叫声;唤鸡声。②无意思的话语。如:谁有功夫听你这些鸡雊雊

H

夥,读huo,三声。

《康熙字典》:多也。《扬子方言》:凡物盛而多,齐、宋之郊谓之夥,今吴音谓多曰夥。《史记.陈涉世家》:“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

莱芜话通用此义,读音为四声。如:过年东关庙会上刚(很多)人了。

J

攲,又写作敧,读ji,一声。

《辞海》:用筷子夹取。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八“当攲”注引《通俗文》:“以箸取物曰攲。”亦为筷子的别称。《说文.竹部》:“箸,饭攲也。”

莱芜话通用此义。如:别光说话,快点菜吃。

K

刳,读ku,,一声。

《辞海》:①剖开;挖空。《易.系辞下》:“刳木为舟。”②清除。《庄子.天地》:“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成玄英疏:“去也,洗也。洗去有心之累。”

莱芜话通用此二义,程度略轻,通常用指给物品去皮。如:扯(刮去皮)地蛋(土豆)皮。

L

剺,读li,二声。

《康熙字典》:《说文》:划也,从刀。《辞海》:划开;划破。见“剺面”。古代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割面流血,表示忠诚或哀痛。《后汉书.耿秉传》:“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剺面流血。”杜甫《哀王孙》诗“花门剺面请雪耻。”

莱芜话通用此义,程度略轻。如:让玻璃破手了。又有引申义,指身体某部位有刀割般感觉,程度较轻。如:喝多了酒,胃里剺剺剌剌地怪难受。

M

墁,读man,四声。

《辞海》①同镘、槾。涂墙的工具。②用灰土抹墙。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③墙上的涂饰。《孟子.滕文公下》:“毁瓦画墁。”④用砖、石等铺地。如:花砖墁地。

莱芜话通用第二义。如:盖完了屋,开始墙。

莱芜话又有引申义。①当老好人。如:那个人是个老滑头,就会拉光滑墙。②做事不太负责任。如:领导安排个事,墁活墁活就交了差了。

N

拗,读niu,四声。

《辞海》:①固执;狠强。如:执拗。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狠强曰拗。”②故意与人反着说或做。《朱子语类》卷二十:“大概江西人好拗,人说臭,他须要说香。”③扭转。如:《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众人再三解说,夫人终是不听,拗他不过,只得依着。”

莱芜话通用一、三义。如:那个人脾气是个头瘪子。又如:谁说山羊不吃蚂蚱?我就不信不过你。

O

瓯,读ou,一声。

《康熙字典》:《说文》:小盆也。《广韵》:瓦器。《辞海》:盆盂类的瓦器。《急就篇》卷三颜师古注:“甂瓯,瓦杅也,其形大而口庳。一曰:瓯,小盆也。”《宋史.邵雍传》:“晡时酌酒三四瓯。”

莱芜话通用此义。如:那个人口头重,吃饭离不开咸菜子。

P

谝,读pian,三声。

《康熙字典》:《说文》:便巧言也。《尚书·秦誓》:惟截截善谝言。《辞海》:夸耀;显示。如:谝能。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我劝这世上人,休把这口忒谝过了。”

莱芜话通用此义。如:沾了点小便宜,到处里去谝能干(夸耀本事)。

Q

,读qing,二声。

《辞海》:受赐。耶律楚材《和韩浩然韵》:“坐神物愧无功。”

莱芜话通用此义。如:受他二大爷三间屋。

又有引申义,坐等。如:你就别操心了,好吧。

(待续)

莱芜方言很美怎么说(地标文化漫话舌尖上的非遗)(1)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