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肌梗死康复训练(急性心肌梗死康复锻炼)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锻炼非常重要,是通过制定合理的运动、心理处方和安全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范围,用以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包括运动康复和心理康复为主,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关于心肌梗死康复训练?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关于心肌梗死康复训练(急性心肌梗死康复锻炼)

关于心肌梗死康复训练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锻炼非常重要,是通过制定合理的运动、心理处方和安全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范围,用以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包括运动康复和心理康复为主。

一、运动康复:

1、运动康复的原则:

(1)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评估结果,选择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2)运动类型:

推荐有氧运动训练。强度可逐渐增加至中等强度,即40%-60%最大摄氧量(4~6METs);形式上自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等,逐步升级。早期应当避免竞技体育项目,因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导致猝死发生率增加。

(3)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频度的设定:

运动强度对运动的效果和安全性有直接的影响,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运动的靶心率控制运动强度。运动适宜心率=170(180)-年龄(岁),60岁以上或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用170一年龄;还有一种计算方法:以最高心率×(40%-85%)作为靶心率,其中最高心率=220-年龄(岁)。运动持续时间要求每次45~60min,包括15min热身、20-30 min有氧运动、l0min冷静期,以及5-10min放松期。运动频度每周3-5次为宜。

2、阶段法康复:

(1)急性阶段康复治疗方案:

急性康复治疗常在监护恢复病房、普通病房进行,恢复良好,行早期PCI。其主要内容包括早期活动和早期离床(心肌梗死3-7天后),并控制活动强度在低水平,即大约为1~2代谢当量。这些活动包括个人生活、进食、床边大小便、简单的上下肢被动和主动练习及床边椅坐位等。活动时以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心率不低于50次/min或高于120次/min,不出现不适症状,心电图没有缺血改变为宜。我国并发症AMI患者均采用2周的康复程序治疗。此阶段康复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和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2)早期恢复阶段康复方案:

主要针对出院早期患者的康复,一般在病后3个月内进行。心肌梗死11-12周,患者多能完成二级梯双负荷,相当于6-7METs,即可进入社区康复治疗程序。在此阶段,医务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帮助患者制订运动方案,安排患者定期进行康复运动,记录具体执行情况,评价提高康复效果等。

(3)恢复阶段康复方案:

恢复阶段康复应持续至第二阶段后6~9个月。主要任务是:协助患者将已改变的生活方式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内容包括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开展职业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等。

(4)应当降低康复进度的情况

冠脉多支病变未完全血运重建,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室内血栓、心肌梗死面积大的患者应当运动康复应当谨慎,逐步进行。牢记“因人而异,逐步推进”,过早,过分激进的进行锻炼可能导致心脏损害。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

3、具体实施方案:

运动康复方案不应僵化,强调个体化,首先是安全。如果运动时间超过3~5min,则需要采用较低强度(40%-50%峰值氧摄入量)。可以采用小肌群抗阻训练,但强调小负荷、短时间、小运动量。推荐采用25%-35%最大呼吸压的抗阻吸气肌训练(20-30min/d)以增加呼吸肌耐力。高强度有氧训练、间断性训练和抗阻训练的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可以有显著的生理和心理改善,运动耐力提高,心脏功能和骨骼肌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外周血流改善,神经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心脏运动康复强调个体化、循序渐进、坚持系统性和长期性。

运动前评估:

静息状态下心悸、气促、胸痛、心律失常、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动态改变,均不能急于进行心脏运动康复。注意,心肌梗死后心电图会长期动态恢复,应当结合数次心电图改变动态分析是否仍存在缺血,或者仅是心脏恢复的表现。平板运动试验可以提示心脏恢复状态,和患者可以安全耐受的运动强度、时间,且无创、价廉,患者容易接受,是目前比较推崇的评估方式。

稳定的运动训练方式:

如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等。训练的频率:损害较重的患者建议进行5~10 min的短时多次日常训练;功能良好的患者建议更长时间(20~30 min)的训练,3~5次/周。训练的强度:主要是根据自我感觉,运动及运动后微出汗但无明显不适;或根据运动后心率不超过100~110次/min并能在5min内恢复到运动前水平。有氧能力和症状的改善一般发生在训练后第四周;体力和心肺参数分别在16周和26周达高峰,然后达平台期。

注意定期可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除外可能存在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的存在,保证运动康复的安全进行。

4、运动与心理康复相结合:

可结合患者病情、合作态度、社会地位和环境情况,制订一个患者所乐于接受,与其愿望、生活习惯相适应的合理的方案,取得患者家庭的合作,将康复医疗、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结合起来,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心肌梗死急性期时,病人一定要卧床休息,不能过度的运动,因为过度运动会导致心功能的下降,心脏破裂的发生或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会增加死亡率,所以一旦确诊急性心肌梗死要立刻卧床进行心电监护,而且有条件的要住在监护室来治疗。那么急性心梗死也不能长期卧床,主要是24到72小时之内要尽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用力来避免心脏破裂的发生,过了72小时以后,如果心肌梗死开始稳定,就要进行康复训练,尤其是在心肌梗死一个星期以后就可以开始康复训练。一开始可以在床上进行康复,之后可以在床边进行活动,或者随着时间的延长,如到了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以后就可以进行户外的活动,因为心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恢复,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一个月之内不要过度的用力的活动,轻度的活动或者床边的活动或者室内的活动,还是都是允许的。一个月以后就要进行户外的康复的训练,可以根据心功能的状况进行步行训练,锻炼还是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另外,急性心梗的病人的日常中还应该注意:

1.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只有正确按时服药,才能够有效控制,避免病情复发。

2.要调节好饮食,热量控制好,不能过多摄入热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便秘。

4.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能让情绪波动过大,尤其避免长期负面情绪。

5.在家中要备好特效,要出门时需要将特效要带好,如果病情突然发作,直接服用。

6.注意观察身体情况,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需要及时就诊,避免耽误治疗时间。

目前大家也越来越重视急性心梗患者的早期康复,在 24 h 后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采取康复训练,而且必须要有在场的医务人员,一旦患者发生心绞痛、面色苍白以及出冷汗等不良情况,必须立刻减少运动量或者是停止运动。对照组患者在卧床休息 1 周后,逐渐开展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则可以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适当进行康复训练。首先医务人员要积极跟患者沟通,以此来缓解

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之后进行运动训练。次日抬高患者床头 30°,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患者可以适当运动肢体关节;第 3 天患者可以在护士的帮助下进行坐起进餐,每次持续 0.5 h;第 4 天可以将坐起时间逐渐增加;第5~6 天可以适当站立并活动其他肢体关节;第 7~11 天可以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在走廊活动;第 12~14 天可以在楼梯之间训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