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有什么古代的文物(修建故宫使用了旱船)

在修建故宫云龙石阶的时候,古人别出心裁的使用了一种名为旱船的运载工具,据说一旦使用此类工具,便是数名小孩子也能拉动千万斤的物体。可惜的是,旱船实物至今没能流传下来,那么它究竟长相如何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故宫有什么古代的文物(修建故宫使用了旱船)(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故宫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后侧,陈列着一处三层须弥座高台正中的御路,被称作是“云龙石阶”。所谓的御路,就是专门供皇帝走的道路,是封建王朝帝王权威不可侵犯的真实写照。御路的材质为汉白玉石,表面纯白光洁,气质非凡,由其雕刻而成的作品更是凸显了古人的技艺和智慧。

故宫有什么古代的文物(修建故宫使用了旱船)(2)

谈到御路石,它的雕刻工艺绝对会令人大吃一惊,其长度为16.57米,宽3.07米,厚1.70米,总重量超过了200吨,堪称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块石料。在御路石上,一共雕刻着9条凌空起舞的飞龙,它们或为升龙遨天或降龙入海,凸出于石头表面,形成了凹凸有致的造型,果真是生动无比,无论是样式、造型,都令人目不暇接。更重要的是,就在九龙身下的空白处,还点缀着朵朵祥云,是的飞龙的动态更是呼之欲出。石雕的下部有5座宝山,宝山之川下雕绘有流畅的水纹。据著名金石专家称,整块云龙石阶的图案构成,分别运用了各种不同的雕刻手法,其本身变化有致,主次分明,堪称是一件极有价值的艺术品。

故宫有什么古代的文物(修建故宫使用了旱船)(3)

谈到这里,读者们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既然云龙石阶是由一整块巨石雕凿而成的,那么它就是“土生土长”生于此处的吗?其实不然,故宫的修建位置,是经过古代建筑学家和堪舆家们经此你测算的,其本身只关心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而不会将石材物料的选取地作为主要参考,故此而言,云龙石阶正是由远处被运送而来的。通过查阅古籍,我们发现,这一块巨大的石材,来自于北京西南郊方山的大石窝,距离紫禁城约有90公里左右。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如此巨大的石头,究竟是如何被运至紫禁城的呢?其实聪明的古人有办法,他们会使用旱船进行运载。

故宫有什么古代的文物(修建故宫使用了旱船)(4)

据明代文献《两宫鼎建记》中记载称:在1557年的时候,重达120吨的石块乘坐旱船,从房山大石窝地区的采石场出发,共耗时28天,行进70公里,最终才来到紫禁城。可是当时没有现代超大型的起重设备,旱船果真能使得巨大的物体顺利移动吗?原来,古人虽然不能借助高科技的力量,却懂得将物理知识发挥到极致。在运输前夕,人们会在一路上挖下数口水井,至寒冬腊月时,将井内的水泼撒于路上,让道路形成一层薄冰,继而再使用旱船将汉白玉石缓慢运输,就可以完成一次工程浩大的运输任务。

故宫有什么古代的文物(修建故宫使用了旱船)(5)

此时不少读者想必都已经清楚了旱船的工作原理,可奇怪的是,目前为止,古代的旱船仍然没能流传至今,使得考古专家们很难弄清其原本的样貌。根据古人留下的记载来看,旱船就是用方木截面的短柱、长梁特制的一种木架,专门用来承载特大石材。可是此番描述实在是有些笼统,甚至很难让人揣摩其中的细节。

故宫有什么古代的文物(修建故宫使用了旱船)(6)

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旱船,考古专家们组成了专家团队,将明清时期的所有古籍几乎都翻了一遍,并在民间进行走访调查,最终获得了旱船的构造模型,成功用木料将其复制出来。经过专业的测试,考古专家们发现,在冰面上行走的旱船,的确非常省力,由于摩擦力过小,所以即使载重较大,拉起来也十分轻便,甚至几个孩童都能拉动近一千斤的货物。

故宫有什么古代的文物(修建故宫使用了旱船)(7)

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淘汰一些老旧的物件。或许它们已经毫无用武之地,或许它们会在现代机械面前显得相形见绌,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存在连续性的,故此每一个老物件都凝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值得我们去珍惜和铭记。

参考资料:《古董故事》 李伟峰著 河北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