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鱼怎么限制繁殖 麦穗鱼在欧洲局部泛滥

麦穗鱼是一种常见的小杂鱼,在我国南北方广泛分布,是河流、湖泊中数量最多的小型鱼类之一。麦穗鱼经济价值不高,在渔业上难成气候,而且闹窝严重,是不少钓友的“眼中钉”。

麦穗鱼的原产地在亚洲,中国东部地区最为常见。在上个世纪,麦穗鱼开始向其他国家扩散,在50年代就成功入侵到了俄罗斯东部水系,1995年美国的河流中也发现了麦穗鱼的踪迹。

麦穗鱼怎么限制繁殖 麦穗鱼在欧洲局部泛滥(1)

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麦穗鱼已经入侵到了世界上32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外来入侵物种,种群泛滥态势令人担忧。

小小的麦穗鱼,为何会引出大麻烦?

麦穗鱼是一种小型鲤科鱼类,在我国也被称为混姑鱼、罗汉鱼、麻嫩子,成鱼体长一般不超过10cm,而且往往成群活动,在水草浅滩处觅食。

麦穗鱼寿命不长,1龄鱼平均体长为3.5cm,平均重2~3克,2年后能长到6~7cm,3年能长到7cm以上。在自然水域中,寿命超过4年的麦穗鱼非常少见,野外调查也表明,常见的麦穗鱼基本上都是1~2龄,这一阶段也是麦穗鱼生长最快的时期。

麦穗鱼怎么限制繁殖 麦穗鱼在欧洲局部泛滥(2)

麦穗鱼个头虽然不大,但是对环境的适应力却很强,这和杂食习性有关。麦穗鱼从卵膜中孵化后,先是以自身卵黄为营养来源,卵黄消失后便摄食浮游动物。到了幼鱼和成鱼阶段,麦穗鱼转而摄食各种水生昆虫,还会吞食其他鱼类的鱼卵以及水生植物的嫩芽、嫩叶等,对原始生态有一定影响。

麦穗鱼对水温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夏季可忍耐38℃的高温,冬季可忍受5℃左右的低温,最适水温为25~30℃。麦穗鱼还具有耐低氧、耐酸碱性、生长速度快等特点,环境可塑性强,能够适应全国大部分自然水域。

麦穗鱼怎么限制繁殖 麦穗鱼在欧洲局部泛滥(3)

对于我国西藏、云南等地的高原湖泊,麦穗鱼还具有一定的入侵威胁性。上个世纪70~80年代,云南省多次从外地引入了四大家鱼,其中就有不少麦穗鱼的鱼卵混入其中,导致这一物种扩散到了抚仙湖、洱海、滇池等湖泊中,大量吞食裂腹鱼、四须鲃的鱼卵,给土著鱼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不可否认,麦穗鱼的引种确实给云南等地的原生鱼带来了大麻烦。无论是吞食鱼卵还是抢夺食物资源、抢占生态位,都是对原始鱼种结构以及生态系统的挑战,给国内的引种、移植工作敲响了警钟。

欧洲成为重灾区,麦穗鱼为何会泛滥?

由于受贸易往来、人为引种等活动的影响,麦穗鱼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扩散开来,目前主要分布在北纬15度~55度的范围内。现有调查表明,除了南极洲以外,世界各个大洲均有麦穗鱼的分布,而在Fish Base数据库上,能检索出的麦穗鱼分布信息多达1503条!

尤其是欧洲,堪称麦穗鱼入侵的“重灾区”。法国、荷兰等西欧国家以及塞维亚、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麦穗鱼,一度达到了泛滥的程度。

早在2005年,国外学者Gozlan等人的研究就表明,麦穗鱼携带的病原菌加剧了小赤梢鱼的濒危程度。小赤梢鱼是欧洲的濒危土著鱼类,在野外比较罕见。麦穗鱼的引入带来了新的病原菌,导致小赤梢鱼的死亡率增加,自然繁殖受到了强烈抑制。

麦穗鱼怎么限制繁殖 麦穗鱼在欧洲局部泛滥(4)

欧洲河流中,麦穗鱼的种群数量逐年攀升

那么,麦穗鱼为什么会在欧洲泛滥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麦穗鱼惊人的繁殖能力

每年4~6月份是麦穗鱼的繁殖盛期,此时雄鱼体色变深,各个鳍条变成浓黑色,鳃盖下出现角质追星,泄殖突向外凸出。雌鱼则腹部膨大,体侧有黑色纵列条纹。性腺发育成熟后,雌鱼便开始分批产卵,一年可产2~3次,每次产卵的数量为370~800粒不等。受精卵遇水膨胀,黏附在树根、草茎、水草以及水面的悬浮物上,排成单层,呈透明状或者淡黄色(未受精的卵子则呈乳白色,不久之后便融化消失)。

麦穗鱼怎么限制繁殖 麦穗鱼在欧洲局部泛滥(5)

麦穗鱼的鱼卵

只需短短2天时间,仔鱼便可孵化出膜。值得一提的是,雄鱼在繁殖期间还具有明显的护卵行为,防止其他天敌侵害鱼卵,直到仔鱼能自由游泳,雄鱼才会离开后代。这种护卵、护幼的习性极大地提高了麦穗鱼的成活率,为种群扩张铺平了道路。

另一方面,欧洲各国平原广阔,水系发达,气候适宜,饵料充足,天敌较少,同样也有利于麦穗鱼的建群、扩散。除了欧洲以外,北美洲也面临着麦穗鱼的威胁。墨西哥湾、大西洋沿岸的水环境都非常适合麦穗鱼的生存繁殖,入侵风险被评为“极高”等级,同样需要加强防范。

麦穗鱼有何经济价值?

以北纬40度为中心,麦穗鱼的分布几乎横贯了北美洲、欧洲以及亚洲的大部分地区。这一外来物种给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损失,传播了寄生虫和病原菌,总体风评并不好。但是麦穗鱼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同样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麦穗鱼怎么限制繁殖 麦穗鱼在欧洲局部泛滥(6)

首先,麦穗鱼本身就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可以用来指示水质的好坏。麦穗鱼适应力强,但对毒性物质反应敏感,常被作为水质监测的模式生物。研究表明,杀虫剂、重金属离子、洗涤剂等毒害因子对麦穗鱼都有致命伤害。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研究麦穗鱼对各种毒性物质的中毒反应,以此来作为淡水水体污染物及污染程度的检测指标。

麦穗鱼怎么限制繁殖 麦穗鱼在欧洲局部泛滥(7)

其次,麦穗鱼种群规模庞大,具有集群习性,具有一定的渔业开发价值。麦穗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钙质含量高,营养又美味。麦穗鱼的常见规格在4~8cm左右,非常适合香煎,煎至金黄酥脆,一口一个,是不可多得的民间美食。

在过去麦穗鱼被视为小杂鱼,并没有受到重视。但随着饮食的多样化,麦穗鱼也逐渐走上了餐桌。2007年前后,麦穗鱼市场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紧俏局面,每公斤售价8~10元,经过加工焙制后,每公斤售价提高了2~3倍,高达20~30元。

麦穗鱼怎么限制繁殖 麦穗鱼在欧洲局部泛滥(8)

因为经济效益好,养殖户在池塘中有时也会套养一部分麦穗鱼,饵料充足的情况下当年年底就能长到6~8公分,作为小河鲜销售,每亩水面可额外多增收数百元。

对于麦穗鱼在全球的入侵趋势,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