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过度怎么缓解(经常感到疲劳怎么办)

生活中,你是否经常会这样:

明明很累,但就是睡不着;经常性头晕脑胀,但到医院检查又没问题;记性不好,经常忘东忘西,坐反车;常常因为芝麻大小的事,生气抓狂甚至自责......

很多人对此并不重视,认为休息一下就好了。其实,这些都是慢性疲劳的症状。慢性疲劳不仅会建都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学习、工作等,甚至对健康也会造成伤害。

疲劳过度怎么缓解(经常感到疲劳怎么办)(1)

什么是慢性疲劳?慢性疲劳有什么特征?如何解决慢性疲劳?带着这些问题,跟着我一起开始阅读《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疲劳自救手册》是由英国玛丽伯吉斯和特鲁迪查尔德共同著作,他们二人在疲劳领域有着二三十年的经验。

这本书是两位作者结合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而成,没有空洞的理论,而且读起来很容易理解,不觉得枯燥。

书中作者提供了9大改善身心状况的步骤、29种简单易上手的工具图表以及众多针对疲劳康复过程中不同环节的策略。

一、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说到“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很多人感到陌生,而另一个词“神经衰弱”却很熟悉。确实如此,自己或者身边人经常喜欢说。

简单来说,慢性疲劳综合征就是神经衰弱。百度百科这样解释“慢性疲劳综合征”:

由于人们长时间的极度紧张或精神负担过重,使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头痛、头晕、易出差错和精神抑郁等,严重时身体极度虚弱可进入"过劳死"的预备军。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症状会原因不明地自动消失。

从这里可以看出,“慢性疲劳综合征”不能被忽视。如果当自己或者身边人出现上述的症状,就要引起重视。

实际上,很对疾病在发病前期都是有预兆的,只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掉。平时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

二、如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即:就是用谈话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和治疗健康问题,并提供了9个步骤。

疲劳过度怎么缓解(经常感到疲劳怎么办)(2)

1、观察你的活动与睡眠模式

充足优质的睡眠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作者建议坚持写几周活动日记和睡眠日记,有助于了解疲劳是如何产生的,和制定活动计划和休息计划。

2、设定自己的目标

为什么要设置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是在广阔的海面航行,没有方向感。设定活动目标和休息目标,我们就清楚接下来做什么,需要专注于什么。

3、改善你的睡眠质量,稳定你的活动和休息模式

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什么时候睡觉、睡觉前的饮食、睡觉环境是否适宜、睡觉时长和姿势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仅能保证睡眠质量,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

4、增加或改变你的活动水平

当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之后,整个人就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当你发现自己在变好的时候,就趁机多养成一些好习惯,比如学习新知识、增加社交活动等。

5、症状管理

让自己不愉快的人和事,要及时止损和及时解决,千万不能拖。特别是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6、克服无益的思维模式

为什么要克服无益的思维模式?因为这些有助于我们了解思维模式怎样影响自己的情感和身体。

7、克服压力与焦虑

生活节奏很快,感到焦虑和有压力很正常,但要克服压力与焦虑。有很多简单易操作的方法,比如静下心来看看书,和友人去看看电影,或者是去吃顿大餐。

8、克服障碍,并应对症状反复

想要战胜疾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多年的顽疾。而大家都知道,养成好习惯不容易,但戒掉坏习惯却很费劲。所以,想要优质的生活,需要有恒心和毅力。

9、为未来做准备

为未来做准备,不仅是对过去的巩固和加强,而且还有助于未来走得更稳更好。常言道:“机会常常留给有准备的人”,没有计划的人生可能会很糟糕。

三、怎样避免“慢性疲劳综合征”?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慢性疲劳综合征”,而有的人却没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诱因有哪些?

比如像这些: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司,总是处于忙碌的状态,没有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各种压力的堆积,如催婚、工作、经济压力等;对自己的期待过高,常常因为没有达到而苦恼......

怎样避免和解决上述问题?从《疲劳自救手册》就能获取很多实用的方法。这本书对于生活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讲述如何识别慢性综合征的特征,怎样找到元气满满的自己。

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像机器一样,需要适当的休息。如果总是处于“工作”的状态,即使是铁打的,也会受不了。

疲劳过度怎么缓解(经常感到疲劳怎么办)(3)

可是,很多人也发现了,越是休息越是感觉到疲劳。因为休息的方式不对,导致自己越休息越累。

很对人误以为休息就是睡觉,相信你也发现了,当我们辛苦忙完一周的工作后,周末在家睡了两天,却发现比平时还要累。

因为真正的休息不是这样的,适应身体的休息才是休息。而这本书让我们明白,要找到合适的方法,给身心放个假,让情绪好好休息。

如果所用的方法不对,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假期过后更累。

怎样过一天,就会怎样过一生。不要让自己每天疲劳不堪,却又一无所获。生活需要正确的方法指引,而不是得过且过地混一辈子。

就像书中写的:“你有能力改变你的生活,恢复健康,变得真正充满活力。”生命的长度虽然无法左右,但是我们能决定生活的质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