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二季度债务继续上升(一天工作四小时)

网上曾经流传过很多关于希腊人懒惰的段子,比如:一个希腊工匠贴瓷砖,一天只贴四块。还有希腊人的商店和银行下午一点就关门,甚至希腊人平均每天上班的时间不到4小时等等。正因如此,一个顺理成章的结论也就产生了,希腊人:懒!

希腊二季度债务继续上升(一天工作四小时)(1)

因为懒,希腊的经济才在欧盟各国中稳居下游。并且遭受债务危机的重创。也是因为希腊不仅要养活这些“游手好闲”的人,还要给他们提供元朝希腊经济水平的福利,所以希腊才会债台高筑,并和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一起并称欧盟的“笨猪五国”。

希腊人真的是又懒又笨吗?让我们有请数据发言: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7年,也就是债务危机发生前一年发布的统计数据,希腊年人均工作时长是2020小时,即便只扣除每年的52个周末,也相当于每天工作7.77个小时,高居欧洲首位。而素以勤劳著称的德国,年人均工作时长仅为1454小时。这还只是在债务危机爆发之前,危机爆发后希腊人的勤劳有增无减。

希腊二季度债务继续上升(一天工作四小时)(2)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希腊酒店的女服务员,2008年债务危机刚开始时,每天打扫20个房间,月收入约1600欧元,债务危机开始后,她每天需要打扫35个房间,工资却降低到了985欧元,而且不仅没有加班费,休息日也减少了。这样看来,德国人比希腊人“懒”多了。

既然希腊人不仅不懒,而且很勤快,为什么还会深陷债务危机呢?

勤俭致贫

债务危机发生时,为了获得欧盟援助,债台高筑、赤字升天的希腊完全遵循了以德国为主导的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勤俭致富。

毕竟相对于希腊来说,德国在债务危机之下日子过得比“笨猪五国”好得多,但德国的建议却显得十分“想当然”,对希腊人的勤劳视而不见,非要把危机的原因说成“好吃懒做”。

德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要求希腊:削减政府开支、增加税收、将国企私有化、改革劳工市场。甚至套用了一堆“公式”,给出了“最低薪资必须减少22%”的方案。

希腊二季度债务继续上升(一天工作四小时)(3)

为了获得援助,希腊捏着鼻子、皱着眉头、铁着脑袋把这些建议照单全收。结果……希腊经济比之前更糟糕了。

到了2014年,希腊整体失业率达到了28%,年轻人的失业率更是飙升到了60%,而且在当时100多万的失业者中,有90万已经失业超过2年。

勤也勤了,俭也俭了,为什么希腊反倒更惨了呢?德国的新理由是:效率低下!政府和人民没有很好地执行相关的自救政策。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希腊不仅认真执行了,执行的力度还超过了预期,甚至远远超过了其它同样处于危机中的欧洲国家。

如此大的牺牲之下,为什么还是不能摆脱危机?

效率决定生死

希腊之所以会陷入危机且无法摆脱,并不像德国人说的是因为懒,而是因为:生产效率低下。

同样是OECD的数据,希腊人均每小时的产值为36.2美元,而欧盟28国平均每人每小时的产值为50美元。

单一脆弱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希腊的生产效率低下。航运和旅游业,一直都是希腊的经济支柱。上个世纪50~70年代,希腊的人均GDP增长超过了200%,成为与日本并驾齐驱的“增长最快国家”,因此也被称为“希腊奇迹”。

在债务危机发生后的2010年,衰退了几十年的希腊航运业,依然拥有全世界32.5%的邮轮和23.8的散装货船。

希腊二季度债务继续上升(一天工作四小时)(4)

但是,过度依赖单一行业发展经济,带来的问题就是经济的抗冲击能力很差,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上个世纪80年代,以航运为核心的希腊经济水平开始大踏步倒退。GDP平均增长率从70年代的5%,降低到了80、90年代的0.7%。

万幸的是,彼时的希腊还可以通过本国货币贬值来提高出口,弥补生产力低下和竞争力薄弱的问题。但随着2001年加入欧元区之后,货币贬值的事自己说了不算了。经济的弱点也就暴露无遗。

既然货币不能贬值,那就只能“贬值国民”了,反正逮能坑的坑呗。说白了就三个字:降工资!但是降工资带来的是国民消费能力的降低,买不起消费品,生产厂商就没有收益,企业没收益就会破产,企业破产让国民经济继续恶化,然后……继续降工资!

为什么非要说你懒?

如前文所说,希腊的问题不是国民的好逸恶劳,而是生产效率低下,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之所以生产效率高,是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制造业!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德国GDP的制造业占比为20.42%,其中机械设备行业的从业人数达110万、汽车制造业86万、金属制造业89万,2008年经济危机中,德国凭借制造业吸引的大量出口订单,在2009年第二季度就率先摆脱了经济衰退,顺便在全世界范围内又给“工匠精神”圈了一大波粉。

希腊二季度债务继续上升(一天工作四小时)(5)

与之相比,希腊的工业产品实在是寒酸,2017年希腊的制造业占比仅为9.45%,又因为希腊在高中阶段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仅为29%,排名欧盟28国倒数第三。导致其不仅缺乏应有的基础设施,而且技术工人也十分紧缺。

现在希腊的制造业,绝大部分处在中低端。致使其根本无力自救。那为什么欧盟不帮助希腊提高生产效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一再要求希腊勒紧裤腰带干体力活呢?

欧盟各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生产力和经济结构差距,这种差距在统一的货币面前,没有了浮动汇率的保护,德国高质量的工业产品,将会轻易地击败低质量的工业产品,最终完全击垮后发国家的工业,从而进一步保障本国制造业的稳定发展,继而保持对后发国家持续“敲骨吸髓”。说白了,他国制造业兴起了,德国吃谁?

因此,德国才会不管希腊人民是如何吃苦耐劳,多么饥寒交迫,一口咬定他们有今天就是因为懒!

职业教育水平决定国家兴衰

话说到这,不知道各位是否会觉得这个情节很熟悉。没错,懒惰、懦弱、愚昧、阴险……这就是100多年前欧洲人塑造的“中国人”形象。这种“塑造”成功到了连爱因斯坦都曾经在日记里写下:中国人“智力低下”、“是劣等生物”。

但是,就是我们这个愚昧、懒惰、懦弱、阴险的民族,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希腊遭遇经济危机时,大量中资企业在希腊的电力、能源等诸多领域开展投资,帮助希腊逐渐走出危机。数据显示,在当前希腊的外来投资中,有将近40%来自中国。

希腊二季度债务继续上升(一天工作四小时)(6)

中远海运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港新后,从2010年到2018年,比雷埃夫港吞吐量上升了六倍多,仅2014年中远海运就对其重新投资2.3亿欧元,坐实了其作为国际中转运输枢纽的地位,并且给希腊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和经济收益。

中国也希望在希腊建立制造业基地,只不过希腊的职业教育实在拉跨,2018年,总人口1300万的希腊,接受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总数仅为98447人,所以提升制造业也只能慢慢来了。

想想曾经的中国,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终于活成了曾经讨厌的样子。但是看看今天的希腊,又有谁想活在曾经的那个中国?

关注@未来职教 关注职教热点,探究职教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