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1)

赵九章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升空,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此之后,我国的航天事业更是节节高升。在这个能够载入史册的历史时刻,无数从事航天事业的人欢呼雀跃,但是在这其中,却永远地缺少了一个身影。

那就是“东方红一号”的主创人赵九章。

赵九章少时在思考自己未来规划的时候,就下定了科学救国的决心。

赵九章考入清华大学后,选择了物理专业。

他毕业时,正值留学风潮汹涌,科学和民主两杆大旗在很多的青年民众心中高高地举起,为了寻求更多的先进技术,赵九章决定出国留学深造。

1935年,他远赴德国留学,攻读气象学专业,在这里,优异的教学环境和设备,使他深感国内的科技匮乏。

于是,毕业那年,赵九章不顾导师挽留,毅然回到了国内。

回国后,赵九章先后在西南联大、中央大学等任教,并将在国外的所见所学、所想传播到学生当中。在授人以渔的同时,他还在国内的各大气象局当中贡献着自己的真知灼见,进行气象和热力学研究。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2)

读大学的赵九章

他还开创了将数学和物理应用在气象领域的先河,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由于当中战乱不断,中央气象局的据点也跟着转移,赵九章在此时临危受命,成为了中央气象研究所的所长。

在1946年,赵九章提出了行星波不稳定的概论,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此概念的人,也就是凭借着以赵九章为首的老一代科学家的坚持,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国际上刚刚流行数值天气预报的时候,我国就能够跻身世界前列。

后来,中科院决定成立地球物理研究院,希望能够招揽更多的能人志士,为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注入活力。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3)

赵九章一家

鉴于赵九章的专业水平知识,周恩来亲自签署了任命赵九章为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任命书。

为了不辜负厚望,赵九章写信给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学生、同窗等,动员他们回来报效祖国。

在他的主动招揽之下,很多人都选择回国发展,成为了新中国最早期的科学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这群以赵九章为代表的有志之士带领之下,当时我国的气象局业务水平,完全可以和发达国家媲美。

当赵九章带领同事们,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活动的时候,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4)

中国科学家们在苏联参观

而这个消息传到了国内,除了引起国内科学家的羡慕之外,也引发了赵九章等人对于国内科技发展现状的深思。

于是,他和钱学森、竺可桢三人联合向中央上书,表示应该加强对于空间科技和空间探索的技术,建议开展国内的人造卫星研究工作。

不久后,中央即作出决定:“我们也要搞卫星”。于是一个以人造卫星和火箭为研究对象的机构,在中科院挂牌成立。

在国家的支持之下,赵九章等人干劲十足,为了学习如何观摩人造卫星,赵九章作为机构的副组长,带队前往苏联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学习。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5)

赵九章写给周总理的建议书

尽管苏联那边热情接待,但是对于核心技术依然是守口如瓶,毕竟这也是苏联科学家多年努力的结果,必然不可能轻易告知他国。

面对这样的情景,赵九章感慨万千地说道:“靠天靠地靠不住,发展宇宙航天科学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

于是,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之下,以赵九章等人为首的科学家,开始自行摸索研发。

尽管当时的条件十分的简陋,但是没有条件,他们就自己创造条件。

搞卫星的仪器要做环境试验,但是没有房子,赵九章等人就把院子当中一个厕所给填平了,打上水泥地面,再简陋地刷上了墙。就这样,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之下,他们开始了紧张的实验。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6)

赵九章和同事们前往苏联参观

没有干净敞亮的实验环境,没有先进的实验仪器,更没有前车之鉴。全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着前行,老一辈科学家们就这样度过了六年。

到了1964年底,我国的空间探索和发展技术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连续多次的实验之后,我国自主研发的弹道式导弹连连取得成功。

同年十月底,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更是振奋人心,按照当时的预测,再有三到五年的时间,我国就可以成功的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了。

此时的赵九章,正在筹划着向中央递交建议书,然而他悄然不知的是,他生命消逝的日子,也在逐渐靠近。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7)

东方红卫星在研发车间

1964年年底,由赵九章主笔的关于人造卫星计划方案,呈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面前。不久以后,政府高层召开了关于人造卫星总体方案的讨论会。

会后,中科院决定成立专攻人造卫星研制工作的651设计院,任命赵九章为院长,这既是一种肯定,也是对其予以了厚望。

充满了干劲想要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的赵九章,却在任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迎来了当头一棒。

赵九章正处于关键时刻的科学实验,受特殊原因影响,被迫放下。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8)

赵九章写给周总理的文件

但是作为651设计院的院长,即使自身处在苦难当中,但是赵九章不断向同事、学生们打听着人造卫星的进展,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一丝慰藉。

但是在这种环境中,赵九章还是受到了影响,尤其是他赖以为傲的记忆力。

在他想和外交部长乔冠华打电话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乔冠华办公室的电话号码。

或许平时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那种精神受到压迫,紧张而又惶恐的环境当中,都可能成为赵九章的心病。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9)

中科院摆放的赵九章雕像

赵九章陷入了自己的质疑当中,精神几近崩溃。

但是,凭借着在实践期间顽强的意志力,他撑了下来,他相信:只要苦难过去,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可是,当赵九章听闻自己的多年好友——新中国的航天之父、火箭材料专家姚桐斌去世的消息后,他心中的最后一丝亮光也黯淡了。

赵九章不想再这样活下去,失去了作为科学家的尊严和希望,他宁愿自己的生命停留在最热爱的年纪。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10)

东方红一号发射前夕

1968年10月26日,他像往常一样,白天劳动,晚上写报告。

在做完了一系列的工作以后,赵九章吞下了大量的药片,离开了这个世界。

此时,距离东方红一号发射,仅剩下了十几个月的时间,多年来的鞠躬尽瘁,他终究是没能够亲眼见证“孩子”的诞生。

赵九章曾经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够再次收到上天安门城楼观礼的请柬,因为在那个年代,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但是,他没等来这个请柬,就结束了生命。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11)

长征1号火箭发射东方红卫星

其实,赵九章不知道的是,在当年国庆前三天,那封请柬就已经送到了中科院,邀请他在国庆那天,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可是,最后这封请柬却被弄丢了,没能如愿地送到了赵九章的手中。

无从得知,如果赵九章收到了这个请柬,是否会坚定信念,不会选择结束生命,去见证“东方红一号”的发射,但是他的离去,无疑是对我国的航天事业的重大打击。

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件事后,痛心至极,一向不轻易展露感情的他,竟然落了泪,并且内疚自责:“是我没有保护好赵九章!”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12)

1972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象征着我国空间探索的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于今后的空间探索事业起到了重大的鼓舞作用。

对于为祖国建设事业付出所有心血的赵九章而言,没能亲眼见证这一光辉的时刻,想必也是遗憾的。

1978年,中科院召开会议,为赵九章等人恢复名誉。

后来,“东方红一号”以及卫星探索工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表彰重大贡献人员的时候,赵九章被列为第一人,只是他本人已无从得知了。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赵九章(赵九章东方红)(13)

东方红一号

在即将跨入千禧年时,中央追授赵九章为“两弹一星功勋”。

除此以外,2007年,中科院将一颗由我国科学家发现,国际编号为7811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赵九章星”。

老一代航天人为了理想孜孜不倦的精神,激励着当代人在持续发展空间科学事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他们伟岸的家国情怀,也将照亮着后辈,为祖国探索太空的事业,树立起新的丰碑。

虽然他们已经相继离世,但是他们所留下来的精神就如同“赵九章星”,永远高高悬挂于夜空,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