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

有谁还记得2012年《今晚80后脱口秀》这档节目?

每周四晚上十一点半开始,大约半小时,王自健站在台上嘚吧嘚吧地说着好玩的梗。

节目中,王自健总是提到两个人,一个是王建国,一个是蛋蛋。

节目结束之前,王自健都会说:建国每天做的三件事,吃饭睡觉打蛋蛋。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1)

有多少人看这档节目时会问:“这个建国是谁呀?蛋蛋又是谁呀?”是真有其人还是单纯一个梗?

几年后才知道,原来,建国就是王建国,蛋蛋就是李诞。

王建国,八八年出生,辽宁盘锦人,山东财经大学毕业。

李诞,八九年的,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本来没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今晚80后脱口秀》走到了一起。

两人成为这档节目的幕后编剧,人们了解这两个人还是通过王自健的嘴,节目中经常听到“我的朋友王建国”“我的朋友蛋蛋”。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2)

随着这档节目的爆火,观众们也逐渐地记着了“建国”和“蛋蛋”。

两个人不想总是躲在幕后,他们也想站在台前,也想万众瞩目,两人开始参加各种脱口秀节目。

渐渐地,两个人从众多的脱口秀演员中脱颖而出,李诞比王建国先火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明明他们两个人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王建国怎么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了呢?

说起来,跟两个人的性格有关。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3)

两个人都是文艺青年,都有着文艺青年的通病,细腻孤傲。

只是李诞先一步意识到孤傲赚不来钱,面子再重要,也要先吃饱饭。

于是,他放下了孤傲,开始去各种应酬,拉赞助、拉投资。

成立了笑果文化,通过《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之类的脱口秀节目一跃成了顶流。

于是各种综艺、真人秀节目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不再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开始游走于大明星之间。

身价也是翻着倍的暴涨。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4)

再看王建国,还在孤芳自赏,原地转圈圈,面子最重要,较真且忧郁。

李诞星派十足,王建国却还是那个“没开窍”的王建国。

王建国曾经这样说过十年前的自己,他说:

当初怎么不再努力一点......

你应该去社交、去应酬......

你应该去跟那些大老板套近乎......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5)

他还说:

“原来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朋友,对不对,一起发展的,你看人家现在,上综艺、演电影,跟明星们称兄道弟的......”

“李诞有很多好朋友,袁弘、张歆艺、毛不易、张大伟......就是没有我!”

王建国说这些话虽然是调侃的调调,却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酸涩。

这句话同样戳中了很多中年人的心。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6)

王建国情商低、拧巴、纯粹。(王建国曾经有一条微信签名,“有事别找我,自己想办法解决。”)

李诞红情商高懂得妥协自然就会红得发紫。

成功走红的李诞没有忘了他的好兄弟,很多节目中都会引荐力推王建国,王建国也逐渐地找到了适合自己走的路,火了一把。

当时,两个人的关系铁得像是一个人,李诞的微博中经常可以看到王建国的身影,王建国也会在节目中提到当年两个人在一起的同甘共苦。

因为两个人经常互动,竟然还有很多粉丝磕他们两人的CP。

两个相互扶持激励前行的同伴,为何最后会渐行渐远?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7)

李诞喜欢写诗,上大学时,他找到了人生方向:喝酒和写诗,他想成为诗人,像李白那样的。

李诞有段时间还痴迷上了佛学,他的脑子里有各种各样的对话,他会把这些对话写下来。

有出版商看到想让他出书,李诞觉得自己写的都是垃圾。

后来这些“垃圾”也变成了书,卖了挺多本。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8)

李诞经常逛论坛,在一些文学类论坛上玩得不亦乐乎。

也就是在这时他认识了王建国,一个比李诞大一岁的闷骚文艺创作者。

王建国痴迷写小说,他觉得自己可以靠写小说赚钱成为名人。

因此他高中没毕业就从盘锦跑去了广州,在广州,王建国租了间房子专门写小说。

(题外话:写小说又不需要固定的地点,有网线能上网就可以创作,偏偏从东北跑到广州,房租不要钱?伙食不要钱?真是个铁憨憨!)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9)

为了赶稿,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日复一日。

没有思路的时候王建国就上论坛,在上面找灵感。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在论坛相遇,有着共同的梦想和话题,他们相谈甚欢。

于是,两人相约广州东站,见面后,他们边吃边聊,天南地北各种聊。

王建国在广州待了三年,这三年里,王建国的生活很枯燥,除了写作就剩下李诞这个朋友了。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10)

王建国的日子不好过,自己很难养活自己,最后连房租都交不上,还是要靠父母接济度日。

他不是一直都在写小说吗?怎的就养活不了自己呢?

王建国的确一直在搞文学创作,十五个月写了三部小说。

(小编没有写过小说,不知算不算高产。)

只是,投入跟产出不太成比例,3部小说,90万字,赚了600块钱。

(你不是创作者,你只是码字工。)

再这样下去,王建国估计会饿死在这样路上。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11)

机缘巧合下,王建国开始靠写段子赚钱。

写了一个月,还算就可以,交完税剩下1300。

90万字还不如这一个月的段子赚钱多。王建国感觉不舒服,他的文学梦啊!飘远了!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12)

李诞也是如此,当时的他怀揣文学梦想,在《南方人物周刊》实习。

李诞觉得能在这样的单位实习是非常荣耀的,心怀崇敬的。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里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洁净。

他发现,世界运行的逻辑远没有他想的那种道德洁净的那种东西。

既然如此,自己也不能特立独行,那就加入大家一起运行吧。

李诞从而明确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赚钱。”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13)

《今晚80后脱口秀》给了他们机会。

当时,节目的形式非常新颖,王自健凭借嬉笑怒骂不再脏字的风格点评各种热点。

第一季的收视率就拿到了全国第二的好成绩。

一周虽然只一期节目,王自健却忙得脚不沾地,每天不是在写段子,就是在赶往写段子的路上。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14)

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就这样,节目所在的电视台领导还要压榨想让王自健一周双播。

这是搁着王自健这一只羊毛薅到底呢。其实,也不怪台领导不近人情,谁让当时节目的广告费破亿呢!

在那个年代,王自健就是个小肥羊。

节目组找到在李诞和王建国,希望他们做幕后,负责写段子。

节目组给他们开价写一个段子800块钱,李诞干完一个月拿了7000块,要知道,他在《南方人物周刊》一个月才3000块钱工资。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15)

他们两个刚开始的时候,写的段子王自健并不满意,没办法,王自健只好自己再重写。

王建国和李诞就拿着王自健的段子研究学习。

王自健每周都会带着他们两个人到他家里写稿,吃吃喝喝,轻松的环境下很快就创作出一期来。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16)

后来,节目组又给他们加钱,让他们从幕后赚到台前,他们也能拿着话筒跟观众聊几句。

这档节目一个星期才播出一期,他们不可能全天都靠在节目中,做完节目稿后,他们就到处演出,舞厅、酒吧等,他们在台上说自己写的段子。

给钱干活,拿钱走人。

那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份赚钱的活,没有当成自己的事业在积累。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17)

《今晚80后脱口秀》从2012年开播,到2017年停播,五年的时间里,王建国还是那个王建国,李诞却已经成了笑果文化的创始人之一,身价过亿,朋友遍地。

李诞和王建国相伴了十年,从什么都不是的懵懂走向了世俗和成熟,这一路,有坚持,有遗憾。

王建国的梦想就是赚够三十万,然后回家。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18)

他不想当明星,不想被人瞩目,他想赚够了钱就退休,写写小说、做做饭,最好还能再开一家小酒馆。

王建国喜欢孤独,喜欢宅在家里,他的朋友不少,但称得上好友的也就那么几个,都被他装在心里。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19)

李诞不一样,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早就不再拧巴,不会为了一点可怜的自尊放弃机会。

他懂得舍弃,不再留恋盘在心底的哪一点执念,他要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辽阔。

而王建国,无论是做节目还是站在脱口秀的舞台上,他都不管节目效果如何,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他只管自己的感受。

他渴望野生创作,他不想自己成为流水线上的段子手,他不想逼迫自己去迎合观众的期望。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20)

脱口秀演员杨笠曾经问过他,知道为什么不红吗?

王建国非常坦然地回答:观众不喜欢。

是的,观众不喜欢,观众喜欢的王建国不想去迎合。

现实和梦想,红与不红,王建国也挣扎过。

王建国曾为了迎合观众,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他觉得像个小丑。

那就算了吧,不红就不红,不红那就少赚点,赚多少才算多,够用就好。

王建国对李诞的评价(曾经结伴而行的两人)(21)

我们这些人中,有多少人活成了李诞,又有多少人活成安享自我的王建国?

无论是李诞还是王建国,他们的成功我们都无法复刻。

因为我们是普通人。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上有老下有小。

睁开眼就是钱,柴米油盐要用钱,孩子上学要用钱,孝敬父母要用钱。

睁开眼还是钱, 车贷、房贷,病假不敢请,一天都不敢歇,有情绪忍着,这个月丢了工作,下个月的房贷车贷就没了着落。

成年人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回忆曾经的梦想,只能负重前行。

这是个浮躁的世界,庸人总是被世界遗忘在某个角落。

张狂也好,低调也罢,只有不拘于世俗才能恣意地活出自己的风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