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的习俗与禁忌(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吗)

农历腊月二十三

不少地方的群众称这天为小年

它是春节的“前奏曲”

寄托着中国人辞旧迎新、

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腊月过小年

王雪晶;金燕子 - 双星再报喜

过小年的习俗与禁忌(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吗)(1)

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年夜”,又叫“过小年”。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地区,小年具体日期并不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农历腊月二十三,南方不少地方则是腊月二十四,此外,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过小年的习俗与禁忌(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吗)(2)

小年的由来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过小年的习俗与禁忌(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吗)(3)

小年的习俗

祭灶王

民间中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汇报人间罪恶,一旦被查实,定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定小罪也要减寿一百日。在《太上感应篇》中就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王爷,算为一百日,纪是十二年。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大扫除

扫尘土即为扫年,实际上就是进行家庭环境卫生的清理,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传统上,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过小年的习俗与禁忌(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吗)(4)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多是为了过大年做准备,剪贴窗花也是其中一项。窗花有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刘海戏金蝉等等,花样繁多,样子讨喜。

过小年的习俗与禁忌(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吗)(5)

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

过小年的习俗与禁忌(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吗)(6)

吃糖瓜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文艺里的小年

《庚子送灶即事》

鲁迅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过小年的习俗与禁忌(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吗)(7)

《小年》

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祭灶词》(节选)

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过小年的习俗与禁忌(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吗)(8)

《北京的春节》(节选)

老舍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过小年的习俗与禁忌(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吗)(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