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新时代的产物)

自然水域的鱼越来越少,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要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人会说是水污染、人工过度的捕捞等等,那么在鱼类资源破坏的种种原因里,“锚鱼”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无关紧要还是息息相关?我并没有什么详细的数据来说明。但是热爱钓鱼的我,还是想借助这篇文章与大家聊一聊有关于“锚鱼”的一些话题。

在阅文之前我想根据我个人的一些经历来列举两个案例,希望大家看完后能有不一样的感受。

  • 案例一:2019年我的家乡干旱严重,许多大小型水库水位下降的很厉害,我没事就喜欢下到河床去熟悉下地形,希望来年涨水时也能够快速的找到好钓点。其中有一次就看见一位老大爷蹲在河底的一块水滩旁,手拿着可视锚鱼竿忘神的盯着屏幕,我在旁边并没有打扰就多看了一会,突然从屏幕中看见有一条大鲤鱼缓慢的游来,鲤鱼并没有察觉到危险的到来,只见大爷将鱼竿猛的一抬,迅速的摇动鱼轮很快的将一条大鲤鱼拽了上来,鲤鱼拼命的挣扎着,鲜血顿时涌了出来,我发现这条鲤鱼肚子鼓鼓的很显然是在产卵期。我就问他:大爷这鲤鱼在产卵期,你这样得糟蹋多少生命呀?大爷不满的说:我不管那么多,只要能锚到鱼就行!我笑而不语的走开了…心中多多少少都对锚鱼这个行为有了些许的反感。
  • 案例二:作为一名钓鱼人,经常出门寻找新钓点是基本操作。去年我在地图上发现了一条较宽的河沟,于是兴高采烈的驾车到了地点,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几位锚鱼人,他们有说有笑的玩的很带劲,我本想上前与他们交谈,刚走几步,突然只觉得眼前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我仔细一看,顿时冒起了冷汗,原来是一枚大号的蝴蝶钩从我的耳朵旁飞了过去。那几位锚鱼人觉得不好意思,最后走了,从那时起我就发誓有锚鱼的地方我绝不会去,太危险了。

通过这两件事情,彻底的激发了我对锚鱼行为的不满,我觉得锚鱼不仅是鱼类的破坏相当的严重,也对身旁的人员带来了许多的危险性。所以我希望大家要以钓获放流为原则。

那么开始正文,首先来了解一下锚鱼的原理是什么?锚鱼为什么人人喊打以及我们应该去看待锚鱼这件事情来一一阐述说明

(它是新时代的产物)(1)

一、锚鱼的原理是什么?

锚鱼的原理是利用极硬的远投竿、将较大的三本钩或是蝴蝶钩,依次串联在较粗的鱼线上,利用鱼线末端的大铅坠可以抛的更远,投掷在鱼的密集处或鱼的必经之地,在一拽一收之间将鱼锚上来,而且中鱼率是相当的高。

不论是什么季节,我们都可以在湖库边看到锚鱼人的身影,个个拿着锚鱼竿,干的浑身是劲,他们已经失去了钓鱼的意义,是对鱼类资源的一种破坏,对水生物的影响很大,锚鱼工具也是明文规定禁用的渔具。

锚鱼对鱼是贯穿伤,破皮破肉甚至伤及骨骼,由于钩体大,造成的创伤也大。即便是伤鱼可以侥幸逃脱,也会因为受伤太重而无法存活。然而有的猫鱼竿是自带可视仪器的,能够看到水下的鱼,一般只会对大鱼下手,甚至是产卵期的大鱼。

(它是新时代的产物)(2)

二、锚鱼为什么人人喊打?

寒光凌厉的鱼钩,鲜血淋漓的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深地触碰了钓鱼人的神经。这种残忍的手段对鱼的伤害是巨大的,无法挽回的,被锚上的鱼是没有活的机会,与钓鱼理念中的钓获放流是相违背的。

在一部分钓鱼人看来,这就是暴力的猎鱼方式,不是为了“渔”,纯粹是为了“鱼”,丢失了钓鱼爱护自然的意志,是不可取的。锚鱼和台钓、路亚不同,完全是“撞大运”,靠运气来猎鱼,并没有技术含量,是毫无意义的运动,违背了钓鱼人的初衷。

锚鱼的危险性很高,在新闻或网络上经常看到锚鱼伤人的事情屡见不鲜,轻则皮外伤,重则伤至筋骨,其危险性不言而喻。钓鱼讲究的是愿者上钩,而不是像锚鱼那样“霸王硬上弓”。

(它是新时代的产物)(3)

三、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锚鱼”这件事情

不论是锚鱼还是其他破坏鱼类资源的行为,我们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作为一名钓鱼人,又有谁能够完全做到爱护环境,保护资源呢?当我们在钓鱼时不也是对鱼类资源的一种破坏吗?那么这样我们又与锚鱼有何区别呢?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期的开启,有关部门同时加大了对长江流域非法捕捞行为的力度,也将锚鱼这种行为列入了“黑名单”。

(它是新时代的产物)(4)

最后总结

通过上文我详细的介绍了锚鱼的原理和锚鱼人人喊打的原因,这些仅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与我讨论更多有关于锚鱼的话题。最后我想再次呼吁大家,钓获有度,还请珍惜我们的环境。

(它是新时代的产物)(5)

原创淡水鱼杀手,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和转发,谢谢。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