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盛期的地球冰川分布地图(欧洲西部地形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的结果)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形的分布特点,是以南北排列和东西走向为主,即从北到南为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地,中欧与西欧的平原,南欧的阿尔卑斯山系,而山地大多以东西走向为主。本区平原和山地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平原上分布的波状丘陵和一些湖泊,北欧的峡湾海岸,南欧阿尔卑斯山区的堰塞湖与角峰,都同冰川作用有关。什么是冰川,冰川作用是怎样的,它塑造什么样的地形?要解答这些疑问,就必须首先了解第四纪冰川。

末次冰盛期的地球冰川分布地图(欧洲西部地形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的结果)(1)

大约200万年以来,地球上经历过几次气候非凡严寒的时期。每当严寒期来临。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带,便有大量的积雪,经过积压和重新结晶,积雪变成颗粒状的粒雪,粒雪联在一起,密度逐渐增大,形成冰川冰;冰川冰有一定的可塑性,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地面以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的方式前进,形成冰川。冰川能够运动,这是区别于其他自然界冰体的最主要特点。冰川移动速度缓慢,一般每昼夜只有几十厘米,每年移动几十到几百米。当冰川处在范围增大或扩张的时期时则称为冰期。一般认为,在最近的地质年代第四纪,地球上曾发生过四次冰期。统称为第四纪冰期。那时广大的大陆冰川曾经覆盖了东欧平原大部,中欧和西欧的北部以及整个北欧。现在东欧平原上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中欧平原上的冰碛丘陵与冰碛平原,北欧的冰川谷地和湖泊,以及挪威海岸的峡湾,主要是第四纪冰川作用造成的。尽管冰川运动的速度远比河流小,但冰川对地表具有很大 大的侵蚀破坏力。按冰源河流与一般河流含沙量多少的对比分析,估计冰川侵蚀力为河流的几倍至十几倍。不仅如此,冰川还有巨大的搬运、堆积作用。例如,欧洲第四纪大陆冰川曾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巨砾搬运到千里之外的英国东部、德国、波兰北部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同时,冰川还有逆坡搬运的能力,即能把冰碛物从低处搬到高处。冰川滑动时对地面有巨大的刨蚀作用,往往造成许多宽谷、角峰和峡湾,如挪威的峡湾。冰川在缓慢运动时,坚硬的冰块与其携带着的大量岩块、石砾、碎屑等冰碛物,随着冰川的衰退就相应地被堆积下来形成低缓的波状丘陵,凹地则积水成湖,从而形成各类冰碛地貌类型。正是由于第四纪冰川作用,才造成了欧洲西部丰富的冰碛地貌形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