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灭亡的三个原因(罗马帝国衰亡史)

罗马帝国灭亡的三个原因(罗马帝国衰亡史)(1)

不是有皇帝,就配称帝国。

《人类简史》里说,帝国提供秩序,在于文化多元性和疆界灵活性。

很有道理,不过,说轻了。

让我定义:帝国提供文明,制定规则,促成秩序。

为了秩序,帝国不惜大打出手,可以不择手段。

比如英国,比如美国。

英国是昨日帝国,余晖尚在。

美国算是现任,疲态已显。

再往前数,有两个想当帝国没当成的,一个德国,把自己的皇帝还搞没了;一个日本,有个皇帝,算是自娱自乐。

再往古代数,两个帝国一东一西,当之无愧。

东方,叫汉朝。

西方,叫罗马。

这两个帝国的文明,泽被深远,余韵悠长,到现在东西方制度分野,文化传承,都能从那时看到基因的力量。

易中天先生写过《两汉两罗马》,很是赞美了一番罗马的制度。

今天,罗马制度多好,我们就不多说了,我们提提它的衰亡,或许也很有启发。

托尔斯泰归纳了安娜卡列尼娜法则: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们也可以这样总结:兴盛的帝国各有千秋,比如,罗马有公民权,有罗马法,有贸易,汉朝有礼法,有儒家,有丝绸之路。

但是,崩溃的帝国大体就这么几个原因。

罗马帝国灭亡的三个原因(罗马帝国衰亡史)(2)

一、胃口再好,吃多了也会落下胃病

罗马一直在扩张。

它接连吞并马其顿、希腊、小亚细亚的帕加马、比希尼亚和西利西亚,塞琉西王朝的叙利亚,埃及。

历史是有滤镜的。拉远了看似乎很美,放大了看都是创伤。

很多人认为罗马的制度很好,所以就认为它能给征服的地方带去美好。

真是这样吗?

看看没事揣二两洗衣粉的美国就知道了。

罗马帝国灭亡的三个原因(罗马帝国衰亡史)(3)

罗马对待新占领的行省,跟开始时对待意大利同盟者是不一样的。

元老院任命的那些总督们,只要交够的钱物,包括粮食、人口,就能为所欲为,结果导致了肆无忌惮的剥削和敲诈勒索。

注意,治理的不一致,不是罗马后期就表现出来的,而是在前期就有。

人们讨论罗马共和政体,对于赋予不同的公民权津津乐道,却看不到,这种制度,本身是要解决地域不平衡这个问题的。

解决的好不好?不是由你对这个观感好不好决定的,而是是否适应现实的复杂性。

那个时候的罗马,因为战争破坏,各种剥削,再加上被征服地区源源不断涌入的奴隶和廉价谷物,意大利很多小农破产,把自己的土地卖给富人,然后成为流民。

而富人们的观念,也不像今天很多人宣扬的,西方就是重商业重贸易,他们还是把经营农业看作有身份的体面职业,热衷于购买土地。

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与奴隶抢工作机会,生活困苦不堪。

二、行尸走肉式的freedom

罗马帝国灭亡的三个原因(罗马帝国衰亡史)(4)

罗马帝国流民四起、阶层固化,执政者如何解决呢?

办法真是很有创意。

有创意到,现在的很多国家,也是这么做的。

简单说,就俩字:麻醉。

提供一点点面包,然后提供马戏这样的娱乐,让他们陶醉其中,当然,还包括更多,只要暂时忘了一无所有的痛苦就好。

不择手段攫取金钱、暴发户炫耀式浪费,以漠视社会准则,是罗马末期主要特征。

有人抱怨说:“罗马已成了这样一个城市,在那里,Q妇的价格高于耕地,一盆腌鱼的价格高于耕地人。”

很熟悉吧?

有个词语叫“nai头乐”,说的就是这个。

罗马帝国灭亡的三个原因(罗马帝国衰亡史)(5)

不能让已经毫无希望的人闲着,必须给他们找点儿乐子,给包爆米花,给点快乐水,再塞一本“画画公子”。

现在一些西方国家推行所谓的“DM合法化”,更多的选择,也是放弃了阶层分化的治疗,让人们自我麻醉。

这种治理方式,必然会带来结构性的变化。

罗马就是这样。

很多学者对罗马共和制、公民投票权津津乐道,可是,前面所说的这些变化,使得下层民众不再成为Democratic government的基础。

他们更喜欢出卖选票,或者投给那些忽悠能帮他们解除困境的煽动者。

很有意思吧?这是二千年前的罗马,也是现在一些国家的影子。

三、不断内讧的队伍

罗马帝国灭亡的三个原因(罗马帝国衰亡史)(6)

武力向来是把双刃剑。

《全球通史》的作者,把罗马军队的无往不利,归因于民主制度。

又把之后的不利,归因于制度崩溃。

实际上,回到了一位老人家的一句话上面: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

拿枪是为了什么?

为权而权,就会陷入自我谋杀的螺旋。

罗马地盘很大,必须保持一支大规模的常备军,以前,罗马军队是义务兵役制,靠有产者自愿当兵,靠忠于国家的价值观凝聚,战斗力当然很强。

上面那些问题发生后,共同体的力量削弱,只好拿钱买命,什么人都能当兵,当兵吃粮,当官发财,那士兵们忠诚的,就成了他们的上司,成了雇佣,甚至附庸。

公元235年至284年,罗马有过20多个皇帝,只有一个是自然死亡。

那真是皇帝轮流做,就看被杀不被杀,罗马不灭亡就说不过理去。

三、低水平重复的人力

罗马帝国灭亡的三个原因(罗马帝国衰亡史)(7)

奴隶为罗马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这对建立灿烂的文明提供了基础。

最鼎盛的时候,奴隶的生活条件都非常好。

但是,廉价人力的结果就是,再也没有兴趣推动技术进步。

韦斯巴芗时期,要在今天圣彼得广场的位置竖一座方尖碑,当时有人研究出了一项技术,可以更方便的把方尖碑竖起来,但皇帝为了不让奴隶们有空闲,就是不采用这种技术。

同样的情况还有水车,在发明了500年之后,奴隶们不够用了,才广泛使用。

这种事,还发生在大明大清身上。因为人力资源的丰富,技术大大停滞了。

没有了生产力这个发动机,社会就失去了动力。

四、经济重构

罗马帝国灭亡的三个原因(罗马帝国衰亡史)(8)

数百年间,罗马帝国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广泛的贸易,而这一切,又与有效的治理、稳定的币制、公共工程建设等紧密相连,甚至互为因果。

当各个方面都开始崩坏、没落时,它们又相互影响,互相牵扯。

罗马军队变了味,不但不能给帝国带来财富,自己反而成了负担;

阶层固化侵蚀制度,官僚机构日益膨胀,支出日益增加;

帝国边境狼烟四起,商路阻塞,还要支付战争费用……

于是,通货膨胀开始了,货币不值一文,有些地方甚至又开始物物交换。

物物交换重构了经济版图,工业从城市转向农村,自给自足的方式,替代了原有的分工,

帝国经济则愈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单位。

经济上的分散,带来了权力上的分割。

就算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用尽浑身解数,严格管制,也挽回不了帝国的崩溃,

终于,西罗马轰然倒下。

东罗马能够幸存,只是因为经济落后,所患的“器质性”疾病要轻一些。

但是,之后又持续了一千年的东罗马,还是真正的罗马吗?

主要参考:斯塔夫里萨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