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甲午海战最后的胜利(清王朝最后的余晖)

文/荆襄名士(欢迎个人转载与分析)

出师一表真名仕,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为甲午战争中最出名的军事指挥官,邓世昌在战争的最后关头抱着自己的爱犬和座舰一起埋入茫茫大海中,成为了大清王朝外战的最后余晖。这种在这场战争中殉国的清朝北洋水师的将领还是有着不少的,虽然有逃跑的水师将领比如方伯谦等人。但是也有丁汝昌等人,为了自己国家和军舰坚持了最后一刻。当然当时的清朝军事体系已经引入洋人作为辅助军官。其中就有清朝口中的洋员一通殉国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清末甲午海战最后的胜利(清王朝最后的余晖)(1)

黄海战役爆发

黄海海战爆发前夕,清朝的海军虽然在总体的吨位上面并不落后于日本联合舰队。但是面对举国之力不断更新建设的日本海军,大清在一片歌功颂德当中,慈禧太后不断地挪用海军的军费。虽然有着李鸿章的大声疾呼,但是忙着修建园林的慈禧太后将这个事情当作耳边风。

很快恶果变到来了,因为航速,速射炮等都比不上日本的联合舰队,清朝北洋水师在海战爆发的时候就遭到了节节败退。虽然北洋水师殊死抵抗,但是战争是个实力说话的家伙事,最终一场大败。根据后世的记载和考古研究,致远舰上面,有一位辅助军事行动的洋员,他就是英国皇家水军科班出身的外国人余锡尔。

清末甲午海战最后的胜利(清王朝最后的余晖)(2)

重金聘请的水师训练师余锡尔

这位世世代代都是海军的英国人,因为当时清朝政府在洋务运动中深感自己在专业人才上面的匮乏,于是以重金聘请余锡尔来指导训练清朝的水师。虽然最初的余锡尔和洋枪队的华尔白齐文没什么两样,都是来古老的东方淘金。

清末甲午海战最后的胜利(清王朝最后的余晖)(3)

但是和北洋水师官兵几年的接触下来,他爱上了这个团体,并且付诸所有的心血训练北洋水师。虽然当时余锡尔只有二十岁,但是他没有年轻人的骄狂。反而谦虚亲切的和北洋水师官兵打成一片。

在得到了北洋水师官兵的一致认可之后,余锡尔就长期在舰队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训练官再加上雇佣兵,外国人余锡尔原本完完全全可以避开中日两国在甲午的交战,但是他还是和北洋水师全体官兵一起开赴海上迎敌。

清末甲午海战最后的胜利(清王朝最后的余晖)(4)

邓世昌、余锡尔、致远号共赴黄泉

清末甲午海战最后的胜利(清王朝最后的余晖)(5)

当他心爱的致远舰被炮轰得遍体鳞伤,船体严重倾斜,眼看就要被打败时,邓世昌突然下令拼命向敌吉野舰冲去。于是,作为操作者的余锡尔,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不做任何阻拦,全力以赴,使原本受煤炭限制而无法快速航行的致远舰,不顾一切向敌人驶去。

致远舰的船首卷起一堆堆雪波,使敌人的吉野舰措手不及。但是吉野在发现了之后,立马开始了反击,对准了邓世昌军舰的致远,用炮火结束了这艘号称打不沉的巨大军舰,大面积爆炸。英勇的致远终于在冲锋途中死去,而在甲午海战中的英雄也在战斗途中死去,年仅29岁。

英雄不问出处的余锡尔,在黄海大战的时候,和他融入一体的中国水师官兵一起葬身在澎湃的大海中。作为被聘请的外国洋员,他完全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脱离这场战争的纠葛,但是无论出于道义还是责任,他还是悍然地走上了和水师官兵一块抵抗日军联合舰队的第一线。

清末甲午海战最后的胜利(清王朝最后的余晖)(6)

从他的精神来说,这份职业操守就值得每个人的敬仰和尊敬。在他阵亡之后,残余的北洋水师官兵用鸣枪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和他们一块战斗过的外国友人。余锡尔的名字和沉没的军舰一块永垂不朽。

往期精彩:

民国的大家闺秀唐瑛,乱世中的白莲花,用理性活出自己的人生

风流少帅为何在西安事变后被囚禁起来?这件事情与宋美龄有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