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

大米是家家户户都会囤积的粮食,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自己囤的大米——生虫了。

这些爬来爬去的虫子,不仅让人食欲大减,它们还会跑出来污染其他的粮食,让人烦不胜烦。

但让人疑惑的是,买来的时候这些食材都好好的,为什么到了咱们家后,反而生虫了呢?

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1)

米中寻踪迹

来源一:随米而来

其实,当大米还在田间地头时,其中一部分就已经携带了米虫的卵,即便是后来历经一道道加工程序,虫卵还依然潜伏在米内。但虫卵的生长发育需要温度和水,大米自身的含水量很低,所以虫卵一般不会孵化。

当大米在湿度65%以上、温度2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只需一周时间,米虫就会破“壳”而出。而大米能给它们提供充足的营养,很快米虫就会长大,并繁育下一代。

来源二:常年驻守

除了米携带虫卵外,还有一个引虫入米的关键就是家中的储存空间不“卫生”。很多人的家里有专门用来装大米的米缸、米袋、米桶,一旦有过米虫出没,这些容器中就可能留下虫卵。

如果储米容器密封性不好,米虫从容器中钻出来,进入墙缝、地缝里产卵,等到虫卵孵化之后,米虫会循迹爬回米中,大吃大嚼,继续生儿育女。

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2)

研究人员发现:

处于湿度70%、气温30℃的条件下,米虫仅需26天就能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在气温18℃的时候,米虫则需要96天才能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而在温度低于11℃或高于35℃时,米虫就不产卵了。

事实上,米虫和菜虫一样,是农作物农药使用状况的安全参考指标,放了很久时间的米(非密封条件在夏天放3个月以上),还不长出米虫的,更让人担心!

生了米虫的大米,还能吃吗?

有些人发现大米里有米虫,就觉得特别的恶心,还害怕这些米虫身带细菌吃坏肚子,所以会选择把生虫的大米扔掉。

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3)

其实,这样做还是很浪费的。

因为,米里面生的虫子、虫卵本身没有细菌或病毒,只要大米生虫不是太严重,将虫处理干净后,大米还是可以食用的。

而且,通过高温加热,米中隐藏的虫卵也会被杀死,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除虫方法也很简单:

只要把生虫的大米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冷冻24小时后再取出,米里的虫子就会被冻死,而且它们多数会变成红黑色,很容易捡出来。

蒸米饭或是煮粥之前,再把米淘洗干净,去除漂在水上面的被虫蛀空的大米,剩下的部分还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当然,如果家里有筛米、面的器具,也可以通过过筛的方式清除一些碎屑、虫子。

需要注意的是,为大米除虫时,千万不要选择暴晒法,因为这样非但达不到杀死米虫的目的,曝晒后的大米也会因过多失去水分而影响口感。

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4)

教你4招,家里的大米绝对不生虫!

1、把整颗大蒜埋进大米中。

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5)

2、在米桶里放上一杯白酒。

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6)

3、把花椒用餐巾纸包好,放进大米中。

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7)

4、放上几片干海带,还可以反复使用。

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8)

正所谓,身体是养出来的。而每天必吃的大米,就成了养生的第一道关卡!我们必须每天要进食大米,而且一定要是好米!正所谓,陈米进肚为饱腹,好米食之为养生

那何为好米?闻起来米香醇厚,吃起来筋道软糯,这才是健康养生的好米。

五常大米的独特地理位置及特殊的生长环境,决定了五常大米的品质。

只有吃一次才会知道,煮熟后的米香四溢,细软绵粘,剩饭不回生,米粒分明,是“米中贵族”。

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9)

五常位于第一积温带,年平均日照时间不少于2620小时,稻米常年尽享“日光浴”的滋养,所以五常大米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自然也更高。

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10)

种植方式别有用心,一寸光阴一寸金,种植留一寸距离好的土地必须有严格的管理标准,种植方式上也不一般。五常大米在秧苗行距和柱距上要求行距为10寸,株距为5寸,为的就是保证秧苗生长的充分透光和营养吸收。不要小瞧这一寸距离,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这小小一寸距离或许就是五常大米好吃畅销的绝密之一。

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11)

素来不爱吃米饭的我,自从入手了五常大米,每天回家吃饭都成了一种期待。用来煮粥也比普通米更好吃,煮好的米粒糯糯香香的,在黏糊糊的稠液中莹莹地透着油亮的光泽。

大米里面有虫子是什么样的?万万没想到大米里的虫子(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