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梦同行mv:与梦同行河套平原

河套糜米,饭之美者

黄河从贺兰山脚下一路向北流经狼山(以前叫阳山)脚下,然后向东,经阴山、大青山,折返向南,绕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坡一个大圈,流经吕梁山山脚,经中条山、王屋山向东,写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在阴山和大青山脚下形成前套平原,在阴山和狼山脚下冲积成后套平原,在贺兰山脚下形成西套平原,这三块平原就是大名鼎鼎的河套平原,也称三套平原!

与梦同行mv:与梦同行河套平原(1)

说到我国的平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三大平原,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三大平原之外,河套平原的知名度不算很高,但河套平原的战略地位却是非同小可,历史也非常耀眼,几千年来一直是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民族你死我活的争夺之地,岁月辉煌,血染山河。

高大的山脉阻隔了蒙古高原吹来的风沙,黄河的不断冲刷使得三套平原宜农宜牧、土地肥沃。鄂尔多斯高原面积是三套平原的五倍,自然条件却非常恶劣,这里沙化严重、缺乏水源、人口承载低。河套地区独特的地理形势,使得中原王朝与游牧政权争夺的焦点集中在三套平原。三套平原对游牧民族来讲实在是丟不起,丟了便要退守到狼山(阳山)阴山大青山以北的蒙古高原,而中原更是失不得,失去便中原门户大开,游牧民族铁蹄便长驱直入,直捣历代都城西安、洛阳、开封。

与梦同行mv:与梦同行河套平原(2)

周朝之前,属于夏朝人后裔河宗氏生活在河套。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把版图延伸到阴山山脉,设立了云中郡,位于土默川平原东部。秦统一之后,派蒙恬率30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徙谪戍以充之”,迁徙3万户到那里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但秦祚短促,秦末天下大乱,移民皆返还家乡,河套复为匈奴所有。

公元前141年,匈奴从河套出发、一天一夜奔袭数百里、焚毁长安附近的甘泉宫而还。此次入侵让汉朝君臣决心不惜代价收复河套。公元前127年,卫青在河南之战中收复河套、解除了关中北部威胁。漠南之战后,汉武帝修建外长城和光禄塞,将阴山北部的丘陵草原全部囊括。从此之后,汉朝在河套的统治稳如泰山,匈奴则在不断消耗中走向衰微。

与梦同行mv:与梦同行河套平原(3)

王莽时期,与匈奴关系交恶,河套重新为匈奴夺得,边民或“死亡系获”,或“流入内郡,为人奴婢”,河套的开发转入低潮。东汉初年,国力衰弱放弃河套,建武二十六年(50年),匈奴分裂南匈奴归附,河套才得以收回,归附汉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遣窦固等四路出击,北匈奴遭到致命打击,以后窦宪再次出击,北匈奴辗转西迁。随着匈奴问题的彻底解决,河套地区出现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开发再次出现高潮,这个高潮一直持续到顺帝永和五年(140年)。

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河套地区是北方多个政权争夺的重地,东部地区南北朝时称“敕勒川”。唐朝时这里被重新农垦,唐诗中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五代时叫“丰州滩”。北宋时河套被西夏和辽朝所分别占有。自元代起,“河套”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各种书籍里,并有了较稳定的内涵,用来指贺兰山以东,狼山、大青山南,黄河沿岸地区。并以乌拉山为界,东为前套,西为后套。也有以黄河南、长城北地区为前套的,与河的北面的后套对称。

在元、明、清时,河套以畜牧为主,明朝以后称“土默川”。

与梦同行mv:与梦同行河套平原(4)

从河套平原的历史看,就是中原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拉锯似的争夺占领过程,谁能占据河套,谁的势力便强大强盛,从秦汉的匈奴,到唐朝的突厥,从宋朝的西夏、辽人、金人,一直到元朝,河套地区都是中原与北方各民族生死狙击最惨烈的地方。

元初,河套地区的人口在蒙金战争中损失殆尽,整个元朝也没有得到任何补充和恢复。 明初北方人口严重不足,只在前套设立了东胜卫,后套和鄂尔多斯则连建制都没有。西套地区因为承担屏蔽关中、支援河西的重任,所以被经营成“九边”重镇之一。

1402年,永乐帝将东胜卫内迁,明朝对河套由直接统治变成不定期巡逻、清剿。嘉靖中期,朝臣忙于党争、忽略了对河套的经营,蒙古俺答汗趁机举族入侵。在河套站稳脚跟后,俺答经大同入侵河北。大同镇守军不敢与之交战,北京城多次戒严。嘉靖帝被迫承认俺答对河套的占领,并通过册封、互市来换取和平。

清朝后期陕西、山西的一部分人迁到塞外(走西口),河套地区开始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农业区。清代光绪年间形成八大灌渠。抗战时期,国军将领傅作义屯守于此,兴修水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里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49年后,“河套”一词的外延逐步缩小,演变为仅指境内的河套地区、或以这一地区为中心的一个更大的范围。

与梦同行mv:与梦同行河套平原(5)

这就是河套地区与贺兰山、狼山、阴山、大青山连接在一起的三千多年生死命运。曾几何时,中华民族被游牧民族攻杀得几近灭亡,均与这几座山和河套地区共生同灭。民族融合不断才有了今日之华夏,取长补短才终成至今中华之文明。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很多的宫帐。成吉思汗后人非常清楚河套之于蒙古的重要性,为了让蒙古人认识和占领此地,明朝时将成吉思汗的陵寝移至此处,蒙古族游牧部落号鄂尔多斯,所以鄂尔多斯高原直到如今也以此命名,与黄土高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民间谚语:“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就是黄河对河套平原的至关重要。

虽然我们常会笼统地称三套平原为河套,但其实河套不止一个“套”。广义上的“河套”西至贺兰山,东至山西偏关,北到狼山、大青山,南至鄂尔多斯高原。其中,宁夏平原一带为“西套”,巴彦淖尔至包头、呼和浩特的平原地区为“东套”。“东套”是由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和后套平原(巴彦淖尔平原)组成。而狭义上的“河套”仅指后套平原。河套平原是被偏爱的。贺兰山和阴山山脉为她阻挡了沙漠的侵袭和来自西北的寒流,原本奔腾怒吼的黄河从西、北、东三面拥抱着她,而她依偎在阴山的左右拱臂之间,享受着黄河灌溉之利,打破了“降雨量400毫米以下是荒漠草原”的地理学铁律,营造出“岁告丰稔,烟火万家”的3片绿洲。

与梦同行mv:与梦同行河套平原(6)

先来说说西套(宁夏平原)。多数人的惯性思维中,西北是荒凉的。然而,宁夏平原绝非如此。因有贺兰山这段天然屏障的守护,宁夏平原虽降水少,但是温度条件较好,冬无严寒,夏季凉爽。另外,此地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生产的水果品质优良,早在千年之前就有美名,一如唐代诗人韦蟾所描绘的那般:“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宁夏平原南北长170多千米,东西宽25-40千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拔1000米左右。山地、高原约占全区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区,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向北流淌,延绵400余千米。地表水流补充不足,河床平缓,河水宽阔而平静,河湖滋养下的平川沃野,十分适宜灌溉垦殖。早在2000多年以前,智慧的宁夏先民们就发现了自然的恩赐,选择定居此地,凿渠引水,灌溉农田,因地制宜。秦渠、汉渠、唐渠流淌至今,形成了大名鼎鼎的自流灌溉区。宁夏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料作物等,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基地。

与梦同行mv:与梦同行河套平原(7)

后套:一半天成,一半人为

西套平原有贺兰山庇佑,后套平原则有狼山的守护。黄河如同勇往直前的拓荒者,流出西套平原,在狼山脚下冲积出一片扇形的平原,横亘的狼山像一张巨大的弓背紧紧环绕着后套平原,黄河进入后套平原后兵分两路,分别流过平原的南、北边缘。南支黄河干流,沿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东流;北支为乌加河,沿狼山山麓向东流入乌梁素海,再从此湖流出。南、北两河在西山嘴附近复合为一。

后套平原北侧的阴山隔阻了从蒙古高原南下的冷空气,使冷空气沿阴山北麓一路东行,位于西部的后套平原更少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因此此地云雨少、日照多、温度较高,后套平原也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如今的后套平原闻名遐迩,盛产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葵、瓜果和甜菜,是内蒙古重要的粮、油、糖的生产基地。其中,多汁甘甜的河套蜜瓜还成为国家认证的优质农产品。可就在100多年前的清代,这里仍然是一片茫茫荒原。

一切的改变来自一位清末“河神”王同春。他经过长期观察,抓住后套“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特点,巧妙选取黄河北岸为渠首,科学引水,凿出刚济渠、丰济渠、灶河渠等“八大干渠”,这些灌渠既不干涸也不淤积,实现了无坝自留。经过后世近百年的奋斗,后套平原也就成为内蒙古最大的“塞上粮仓”。

与梦同行mv:与梦同行河套平原(8)

前套:农牧交错变奏曲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耳熟能详的北朝乐府诗,唱出了前套平原的历史,而农牧交错始终是这片土地的变奏曲。从空中俯视,前套平原如同一块三角形的绿宝石,镶嵌于苍凉的阴山山脉和泛黄的鄂尔多斯高原之间。前套平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土默川平原,得名于明朝初年在这里驻牧的蒙古族土默特部落。而在更早的北魏王朝时期,这片土地是匈奴后裔敕勒族人安身之地,这一带也就是诗中所唱的“敕勒川”。

前套平原的大三角上,东北有“青城”呼和浩特,西南有“鹿城”包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青城”为政治中心,“鹿城”为经济中心,二者东西呼应,见证了前套的富庶与繁荣。如今有人干脆称前套平原为“呼包平原”。

与梦同行mv:与梦同行河套平原(9)

时光流转,民族更替,名称变换,可是人对这片土地的驯服未曾改变。土默川上,纵横交错的灌渠从黄河北岸出发,一直延伸到大青山脚下,民生渠、跃进渠、永顺渠等著名灌溉工程无不取自平原南侧的黄河水。

土地的肥沃离不开自然的馈赠。在阴山山脉中部的大青山庇护下,大漠风沙难以逾越,高原寒流在此停歇。虽然前套平原北侧的北坡少草木,多风沙,南坡却是草木旺盛、良田交错。在历史的长河中,大青山也为兵家必争之地,北方游牧民族若想进驻土默川,必须逾越大青山这座天然屏障,而中原政权进军塞外之时,也需在此找到根据地。

如今的敕勒川,千万亩饲料玉米代替了天然草地,现代化的奶牛饲养业代替了传统的畜牧业,以蒙牛、伊利为代表的现代化乳品业驰名全国,蔬菜瓜果种植不断扩大,河湖湿地保护着上百种珍禽鸟类。这里成为生态良好、城镇连绵、交通便捷和经济发达的宜居家园。

千百年来,河套平原从人烟稀少到炊烟袅袅,一切都是黄河水浇灌下的沃土带来的,可是自然向来不是予取予求,过度开垦的“农耕半岛”上也有反抗的迹象,缩减的绿色也在提醒人们:珍惜方能长久。

与梦同行mv:与梦同行河套平原(10)

河套平原与贺兰山、狼山、阴山、大青山写就了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简史,我们行迹于此,不可不知,知晓了这个黄河大“几”字的存在和重要,才能更清楚地游赏此地之风光,了解三千年杀伐战火之绝美。这是中华民族与游牧民族此消彼长的一部前半史,后半史我们明天接着去祁连山下看河西走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