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和奋斗才是底色(善良的时代和时代的善良)

《芳华》是严歌苓在2017年的作品,故事整篇的时代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那是他们活过的时代,真实热烈,但严歌苓又极其冷静,不评价也不温柔,没有掩埋。

有人说,50年代出生人的故事已经过时了,很多作家也不写了,但严歌苓一直在写,而且把这段历史写出了活力。

善良和奋斗才是底色(善良的时代和时代的善良)(1)

严歌苓自身独特的成长经历在于她是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良好的家庭背景给了她学习文学的优越条件。童年时期又见证了长达十年的民族浩劫。但她又是幸运的,文化大革命的苦难没有血淋淋地施加在她身上。

与其说严歌苓是浩劫的亲历者,不如说她文化大革命的见证者。祖父辈和父母亲的故事对她来说已经是一笔相当大的素材。青年时期的严歌苓在文工团和部队发展,经历过少女时期懵懂的恋爱,也看多了体系中的争斗。

而立之年以后,开始接受系统的写作训练,在中国和美国先后进行了专业的学习。后期移民美国,常年旅居国外的经历,使严歌苓可以游离于某一种具体体制来进行文学写作。

这一阶段的严歌苓已经不再背负长期依赖的正统意识形态。这样复杂离奇的一生在严歌苓这位传奇女作家身上集于一身,造就了她在当代海外华文写作上的突出成就。

善良和奋斗才是底色(善良的时代和时代的善良)(2)

“我到了国外之后,发现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写的。我不想控诉某个人。我只想写这样一段不寻常带有荒谬的历史运动,让读者看到一种非凡的奇怪的人性。”严歌苓是经常提起文革的,从《陆犯焉识》再到最近的《芳华》。

《芳华》从小说前篇的红色背景,到文工团一进门的毛主席画像都是文革期间的明显象征。后来,穗子的爸爸平反了,刘峰帮穗子的爸爸给她捎来了许多东西,那是刘峰这次去北京带回来的最大的包裹。

不知道要怎样讲,这种变化没有让我觉得惊艳,太普通太平凡,是大多数作家在写文革的手法了。平反了的亲人就表示了文革的结束,用家庭的小温情来代表时代的悲怆感动。

善良和奋斗才是底色(善良的时代和时代的善良)(3)

我更喜欢七三年的故事,文工团里处处是人性。没有人喜欢小曼,我们可怜的女主人公,大抵是因为她不漂亮,性格又怯懦,放在生活里,一个头发会散发恶臭味儿的姑娘,不爱说话总是低着头走路,你也不会喜欢的吧。

如果你和她做了朋友或者你主动去和她说了话,我想,大概是因为善良,是我们都理所应当有的善意。但这份善意还没有强大到支撑你在全世界其他人讨厌她的时候跳出来保护她。但刘峰做到了,男生嫌弃何小曼的时候他站出来和小曼做搭档。

刘峰太善良了,他太像雷锋,所以才在那个英雄主义的时代被人追捧。人们都喜欢雷锋,因为雷锋会拦下所有的脏活累活。大家都喜欢刘峰,像天天高呼着毛主席万岁一样把刘峰标榜得完美,神坛上的人是不能喜欢凡人的,所以小干事能喜欢林丁丁,刘峰不可以。

善良和奋斗才是底色(善良的时代和时代的善良)(4)

萧穗子说,刘峰成为雷锋是一种阉割。任何一种标签都是一种阉割。在那个时代,所有人的自我意识,青春期的爱与欲望,只要你冒出头,就要被阉割。

电影上映之后,很多营销号推出了类似于这种主题的文章,“善良有什么用?”用刘峰的故事来表达他善良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被打压被批斗,然后又再引出了“扶不扶”的问题。我觉得,这完全是两件事!刘峰的善良是在文革的特殊历史时期,他在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标榜下时代的迫害:而被老人讹诈欺骗是不善良的个体对善良个体的迫害。

时代不允许被规定了必须善良的刘峰犯错,他的那一个拥抱本身就是错误,所以被批评;可时代何曾强迫过你们去扶起摔倒的老人,也从未告诉过你们要置之不理。对于刘峰来说,不善良的是英雄主义;对于我们来说,不善良的是怀有歹心的个体。

善良和奋斗才是底色(善良的时代和时代的善良)(5)

谈《芳华》不能只讲时代,也要讲讲爱情。时代还给了他们善良的爱情,我是小女子见识,看爱情反而更直接。文工团像是停止高考的大学,聚集着全国各地年纪最好的青年,文革怎么能夺得了爱情的萌芽呢。

那个时代的爱情,宣称着禁欲主义,所以人们紧张压抑,情感却依旧炽烈。他们的青春也和我们一样,混沌感性与蒙昧。还剩下那个有雾的成都早晨,年轻的刘峰骑着自行车穿过冬青甬道,一直骑到红楼下面,那是何小曼心中永恒的画面。

这是一个残忍的故事,却起了一个这么美得没有悬念的名字。刘峰事发以后,整个文工团都对他嗤之以鼻,把他钉在耻辱柱上羞辱。在检讨会上,他甚至把自己形容为厕所里的苍蝇。而何小曼被孤立,被精神虐待,像极了今天的校园暴力。

善良和奋斗才是底色(善良的时代和时代的善良)(6)

读完这些故事,留在我们心间的,似乎与美好没有任何关系,唯有几颗伤痕累累的心灵。于是时代的悲哀,扭曲的体制,这些严歌苓那一代作家老生常谈的话题,在芭蕾舞者的跃动中,以一种难以置信的优雅向我们走来。

对于‘写作’者而言,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绝非易事,直面历史揣测人性是写作者永恒的挑战。《芳华》不单单是对历史的控诉和反抗,反抗本身是很无力的。通过事件了解历史的真相,才是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而面对时代,或许有朝一日我们会为一个看似混乱的时代为荣,因为我们经得起这样的混乱。

你说芳华是讽刺吗?或者是赞颂吗?我觉得都不是,它是岁月缓缓流淌而过,往事都不再有喜有悲的最平静的温柔。善良的时代想让我们想到现在,时代的善良能让我们想起他们。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不善良的时代却留下了善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