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珍品(曾是宫廷专享的珍宝)

孔雀,作为一种姿态优美、色泽艳丽的珍禽,自古就被世人当做宝贝饲养。在汉代之前,中国人所知道的孔雀只有印度的蓝孔雀。

宫廷珍品(曾是宫廷专享的珍宝)(1)

明代《杏花孔雀图》

根据一则传说记载,某个现在还不能确定名字的西亚国家曾经送给周王朝一对这种美丽的鸟,这件事发生在大约公元前一千年的初期。当然,如此久远的时期也未必就是真的。

但可以确定的是,到了汉朝,中国的王公贵族对孔雀已经有了普遍的认知,虽然他们之中听过的比见过的人要多得多,只有真正的尊贵之人在汉代才有饲养观赏孔雀的机会,至于普通人在野外偶然邂逅,那简直是走了三辈子好运。

宫廷珍品(曾是宫廷专享的珍宝)(2)

随着唐朝移民对于岭南亚热带环境的开发,他们发现在唐朝本土上就有孔雀——实际上如同一直以来从印度和斯里兰卡进口的一样多。所以唐代时,孔雀就作为地方官员的例行年贡,被源源不断地送往长安。

可以想见,当时首都的居民们,还是容易在运送途中开一回眼界的。

宫廷珍品(曾是宫廷专享的珍宝)(3)

于是孔雀在唐朝人的心目中成了“越鸟”,养鸟行家李聍将孔雀称作“南客”。”这些南客在长安的宫廷里,占有着专为它营造的一片天地,在园子里优雅踱步,神气活现地炫耀着它那闪闪发光的羽毛——“摇动金翠尾,飞舞碧梧桐。”

宫廷珍品(曾是宫廷专享的珍宝)(4)

作为今天园林观赏中出镜率极高的孔雀,在当时以罕见的孤傲、高冷、隐逸,拟人化“君子”姿态傲视群禽,受到文人士大夫们的极高青睐和推崇,并将它的这种优雅姿态延伸到各个领域——当然,也少不了瓷器。

“孔雀蓝釉”又称“法蓝”,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沉静如水,却又光彩照人。其釉色之名称是以孔雀羽毛为标准,釉色偏绿的称孔雀绿,釉色偏蓝的称孔雀蓝。

宫廷珍品(曾是宫廷专享的珍宝)(5)

刘华墓出土的波斯孔雀蓝釉陶瓶 为目前在中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孔雀蓝釉瓷器

孔雀蓝不仅名字好听,单纯作为一种颜色看,也会让人非常喜欢。尤其是孔雀蓝带来的夏天般的感觉,会让人忍不住想起浅浅的海滩、凉凉的微风,以及太阳还未升起的清晨。

明宣德时期制瓷发展迅猛,孔雀蓝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统治者对御厂瓷的严格要求促使其单色釉、釉下青花制品精益求精。

明代孔雀蓝官窑瓷器,在当时就极为名贵,成功的作品不多。现在能够完好保存下来的更是寥若晨星。到了康熙年间,孔雀蓝釉器才又开始兴盛起来,并逐步走向孔雀蓝釉史上的又一高峰。

宫廷珍品(曾是宫廷专享的珍宝)(6)

图|清康熙孔雀蓝釉瓷 大英博物馆藏

这样的一抹蓝,若是能置于掌心,该是一种怎样的享受?

观复猫屋·清代康熙官窑孔雀蓝釉如意云头戒指,切割成如意云头形,带有青天如意之意,将深入骨髓的沉静带给佩戴它的你。

这种自汉代以来的高贵与优雅,如闲庭信步的珍禽,在你的手背漫步,这便是孔雀蓝。康熙朝巅峰的孔雀蓝烧制技术,如今近在你的眼前,随时可以拥有。

如果喜欢,点击本文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