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母惟其疾之忧的体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对父母惟其疾之忧的体会?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对父母惟其疾之忧的体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对父母惟其疾之忧的体会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释义:我们的身体毛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爱护它,这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此话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

我想,这句话是孔子为我们指明何为“孝”,亦是我们奉行“孝”的开始。

单看这一句话,其实还是会让人产生很大的疑问。

我们不妨把后一句连着一起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释义: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爱护它,这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让自己健康成长、按正确的原则做事,让自己的名字为后人所景仰,就会让后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导有方,这是人行孝尽孝的结束。

这两句连着一起看的话,好像前一句也是蛮有道理的。

只是,口口相传的话,在传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偏差(虽然《孝经》有印刷的书籍,但是毕竟不是人人都看,更多的是靠口口相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此句是原话。

而在传的过程中,这句话变成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

虽然是一字之差,但给我的感觉却相差很大。

不敢毁伤”完全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所以不敢毁伤。

而“不可毁伤”,已经不单单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了。

一开始我听到这句话时,心中便有疑惑,因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出家的和尚,保家卫国的将士,是不是就是最不孝的。

这个疑惑在我心里存在了很久,知道近几年,才慢慢有了别的见解。

所以对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这句话我大概有四种解释。

其一,算是比较常见的,就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掌控。

这种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你是我们生养的,所以你必须听我们的。否则便是不孝。

如果子女在和父母抗争的过程中,以损伤自己的身体来抗争,这时这类父母便会以这句话来绑架子女,以此来让子女听从自己的。

此类,我认为是道德绑架,并不认同。

其二,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嘱托和关心,是希望子女可以好好爱自己。

此类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幸福,过得好。但是担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会出现自暴自弃,自伤甚至自杀的行为,所以才会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子女的期望。

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种看似是第一类父母,但实际上是第二类的父母。这类父母可以说是刀子嘴豆腐心,也可以说是不善于或不习惯用温情的方式表达对子女的关心。

这个就需要我们子女自己去辨别了。

其三,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确切的说是自己对自己的提醒。

我们知道,没有谁这一生会平顺无波澜。

而我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的时候会不自主的就出现自伤的行为,所以有一部分人便会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做出让父母担心难过的事情来。

其四,这一类,其实是让人比较厌烦的。

这一类人是父母子女以外的人,TA们是旁观者,总是喜欢八卦,或者对别人说三道四,更喜欢对别人道德绑架。

这类道德绑架的旁观者,不会在乎事情的始末,还有真相,只在乎自己的生活有没有调味剂。

TA们可以算得上最“尽职尽责的”吃瓜群众了。

只要有事发生,总是会凑上前去。尤其遇到父母子女闹矛盾,TA们便会以“孝”字来压人,更喜欢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来道德绑架作为子女的一方,说做子女的就该如何如何,全然没有弄清楚这是别人家的事,不该自己插手。

有的时候,原本父母子女之前其实吵两句就好,但TA们一插手,简直就是把对方的关系弄得更糟。

这类人实在是让人手痒痒。

以上四种,是我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理解。


但其实不管哪种理解,也不管孔子说这句话是为了表达什么。

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当成对自己的要求和提醒,可以当成父母对子女,或者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但不能当成一种准则和标准去批判和绑架别人。

希望我们都能有甄别的能力,不一概而论,也不以偏概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