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重新给孩子选择名校(小舍得将迎大结局)

为什么要重新给孩子选择名校(小舍得将迎大结局)(1)

聚焦“小升初”众生相的电视剧《小舍得》话题走高,并将在5月初迎来大结局。这部人气国产剧由张晓波执导,宋佳、佟大为、蒋欣、李佳航、张国立出演,引发广泛关注。

究竟什么是“好的教育”?据透露,到了尾声,经历这一年多的风波和成长,超超、欢欢、子悠、米桃四个孩子终于迎来快乐的童年,微笑面对未来,剧中违规的辅导班都取缔了,重点中学的掐尖招生也得到了改变,因为在特殊时期大环境的改变,让本来浮躁于分数和成绩的几家人,终于平静地思考最近一年中所发生的事情。南俪田雨岚两姐妹也学会了互相包容互相关爱。网友点评:这样的结局可以说是很圆满了。

为什么要重新给孩子选择名校(小舍得将迎大结局)(2)

坚持“快乐教育”的南俪(宋佳 饰)与笃信“爱拼才会赢”的田雨岚(蒋欣 饰)因教育理念冲突,势同水火。“家长该如何爱孩子”“孩子快乐吗”“父母焦虑源自何处”等话题也持续敲打着观众的心。

随着田雨岚在南俪生病期间的悉心照顾,二人的关系逐渐好转,深夜里姐妹俩第一次相互依偎,彻底交心。南俪和田雨岚直面了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问题,意识到舍去爱获得成绩的思想是错误的,姐妹俩达成共识,今后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能只注重成绩,还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阳光的性格。

为什么要重新给孩子选择名校(小舍得将迎大结局)(3)

南俪和田雨岚这对“半路姐妹”教育方式是镜像呈现的。南俪教育观念从云淡风轻的从容转向焦躁不安的慌乱,在这过程里,你能发现原生家庭和社会观念对于她的深刻影响:幸福优渥的原生家庭给了她快乐教育的底气;当她耳边时常充斥着田雨岚高压的教育理念,眼里看到丈夫教孩子不见成效,身在职场又因学历无法晋升时她慌了,失去了快乐教育的底气。她也开始“田雨岚”化,采取“拉踩式”教育让欢欢和米桃做对比,希望激励欢欢努力学习。

《小舍得》延续《小别离》《小欢喜》的创作理念,继续深耕教育与亲子关系的种种议题,聚焦“小升初”阶段,通过让孩子成长“顺其自然”的南俪和坚信下一代“爱拼才会赢”的田雨岚两姐妹各自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为主轴,以三代人的生活为缩影,映射万千家庭的喜怒哀乐。

为什么要重新给孩子选择名校(小舍得将迎大结局)(4)

细数从《虎妈猫爸》到《小欢喜》,再到近期热播的《小舍得》,“鸡娃”“教育焦虑”等词频频出现在大众眼中。家长们为什么会焦虑?《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给出线索,家长们焦虑的是什么?答案是:现实与未来的博弈。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家长不仅关心孩子的现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幸福快乐,还关心孩子的未来——希望孩子们有所成就。而且家长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子女可能落后于他人,因此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敦促他们脱颖而出,甚至将所有的竞争一步步前置。

所谓的“标准的教养方式”:家长全面参与孩子的生活,他们集教师、心理专家、父母等职责于一身,不得不成为所谓的教育专家。除此之外,还要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花更多的时间、财力和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这种教养方式被称为“密集型教养方式”,过度竞争和育儿真的无法避免吗?答案并非如此。教养方式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现在生活的经济社会环境,而并非我们小时候接触的育儿文化。而要缓解这种现象,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为什么要重新给孩子选择名校(小舍得将迎大结局)(5)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博士认为,“好的教育”的唯一原则应该是平衡,每个人的平衡点又都不一样。要找寻这种平衡点是需要时间的,而往往能忍耐和等待孩子找到平衡点的家长并不是绝大多数。她建议家长慢慢去寻找平衡点,等待孩子成长,不要急于一时。张旭认为,“好的教育”应顺应孩子天性和特长,在不同阶段对应合适的教育方式,孩子擅长喜欢什么就鼓励孩子去做,家长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有需求时,会得到家长的回应。当孩子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才会有勇气去坚持下去,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

图文综合:鹤岗影视青年、当贝影视君

编辑:许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