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跨学科式乡村振兴活动规划(李益民传承婺学文脉)

【编者按】1月22日,“成长成才建功业•爱国爱党建家乡——兰溪学子归巢行”活动举行。会上,兰溪市教育局局长李益民从兰溪的教育渊源讲起,回顾了名家辈出的光辉历程。而今天的兰溪教育,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以“学在兰溪”教育品牌为载体,成绩斐然。

未来,“学在兰溪”品牌又该如何让兰溪成为金华教育的新高地,留得住、引得进、培养得好人才,让青年的力量在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上蓬勃发展呢?

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教育”。2018年9月,党中央召开了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去年3月、5月,省、金华市又相继召开了教育大会。在此背景下,兰溪也召开了千人教育大会,提出打造“学在兰溪”教育品牌。“学在兰溪”教育品牌作为落实“强工兴市、拥江兴城、文旅兴兰、环境兴人”四大战略的具体举措,意在通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信心,优环境、聚人气,为城市发展奠定基础,从人才资源上实现“担当追赶、再创辉煌”。

台州跨学科式乡村振兴活动规划(李益民传承婺学文脉)(1)

兰溪教育源远流长,历史上名人名家辈出,有南朝徐伯珍、宋代范浚、金履祥,明朝的兰溪教育更是全国闻名,同学们都知道,当时全国只有两所大学,北京国子监,南京国子监,在十六世纪,兰溪先贤章懋、赵志皋、陆可教先后担任这两所学校的祭酒也就是校长,陆可教还在两所学校都担任过校长。章懋是当时声望最高的理学大师,是婺学最后的集大成者,他“道学、功业、文章”的“担三”精神作为兰溪一中的精神内核延续至今。近代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是在兰溪企业家的资助下完成学业,所以行知学院落户兰溪,是有历史渊源的。今天的兰溪教育,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以“学在兰溪”教育品牌为载体,全面打造浙中宜学新高地。

“学在兰溪”是在全市、全省、全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是为满足兰溪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美好向往的客观要求,尽我市“担当追赶、再创辉煌”应有之义的主动作为。“学在兰溪”要体现:这里的学生是优秀的,这里的学校是一流的,这里的学风是正气的,这里的城市是宜学的,这里的人民是尚学的,它是兰溪对外的一张金名片。

“学在兰溪”教育品牌提出之后,兰溪教育的变化是明显的。

台州跨学科式乡村振兴活动规划(李益民传承婺学文脉)(2)

一是教育获得感明显提升。全市千人教育大会上,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意见》及《加强教育保障工作十三条举措》,2019年落实“十三条”增加财政支出资金2600余万元,2020年新安排预算5400余万元,全年预算达到11.75亿元,真金白银投入到教育事业的“刀刃上”。重点保障教师待遇提高,2019年度全市教师人均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

二是合作办学全面开花。与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兰溪实验中学已挂牌,学军中学名师工作站落户兰一中,实施与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合作办学项目,举办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

台州跨学科式乡村振兴活动规划(李益民传承婺学文脉)(3)

三是教育基础取得进步。游埠初中综合楼全面完工,永昌小学主体工程完工。上华、梅江、兰江大埠张公办幼儿园开工建设,新建6个教学点,撤并12所“低小散”幼儿园。小学“四点半课堂”、初中“课后托管”全面铺开。

四是特色工作亮点纷呈。开展“爱国、爱党、爱家乡”思政课系列教育活动,承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全省现场会和全省教育系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现场会。

台州跨学科式乡村振兴活动规划(李益民传承婺学文脉)(4)

流年笑掷,愿未来可期,兰溪教育铿锵的步履不会停滞。“学在兰溪”的总体目标是,到2021年,创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儿童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4%,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打响“学在兰溪”品牌;到2035年,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让兰溪成为金华教育的新高地,留得住、引得进、培养得好人才,让青年的力量在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上蓬勃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