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学院三年规划(庐陵文化花开南昌大学)


茶文化学院三年规划(庐陵文化花开南昌大学)(1)

​为深入探讨江西地域文化研究,发掘江西地域文化效果,展现江西文化自信,加强学术文化交流,2019年12月28日,庐陵文化论坛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主题为“庐陵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次活动由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

茶文化学院三年规划(庐陵文化花开南昌大学)(2)

​庐陵是吉安的古称。庐陵素称“文章节义之邦”,其文化之厚重,气质之独特,在江西乃至全国都影响深远。研究和发展庐陵文化,在新时代有着极大意义。


茶文化学院三年规划(庐陵文化花开南昌大学)(3)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后滨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贺喜教授,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黄志繁教授,江西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徐长青,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邹锦良教授,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洪华教授,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张新国博士,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彭庭松,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习罡华副教授,吉安市文广新旅局原副局长刘宗彬,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黄惠运教授,井冈山大学历史系主任李伏明副教授,井冈山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冬根副教授,吉州区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梦星,白鹭洲书院博物馆馆长刘黎霞等近30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做发言。


茶文化学院三年规划(庐陵文化花开南昌大学)(4)

什么是庐陵文化的核心、如何讲好庐陵文化、在新时代如何发挥出庐陵文化的特殊性、庐陵文化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深远影响,专家学者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解读。


茶文化学院三年规划(庐陵文化花开南昌大学)(5)

​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与会者用幽默风趣的话语,剖析庐陵文化的核心内涵,找出其中精华进行深刻细致的独家探索并无私的分享。展现出庐陵学者高深的文化修养和学者风采。


茶文化学院三年规划(庐陵文化花开南昌大学)(6)

​本次会议不光是讨论庐陵文化的现行状况,更是聚焦庐陵文化未来的发展,会场庐陵学者提出:“要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眼光来看庐陵文化,思考庐陵文化对于全世界的意义。”


茶文化学院三年规划(庐陵文化花开南昌大学)(7)

​论坛上,江西庐陵人文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万洵先生,就“吉安的‘吉’文化”和“庐陵精神的当代应用”为题作了主题演讲。陈万洵先生说道:“‘耕读传家,忠勇节义,良知践行’是对庐陵文化最好的陈述”。

打造庐陵老街,就是为了让庐陵文化融入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让庐陵文化更加立体,更加具象,更加让老百姓看得见,体验得到。代表吉安,款待世界,以世界角度看熠熠生辉的庐陵文化!


茶文化学院三年规划(庐陵文化花开南昌大学)(8)

​庐陵文化是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吉安最具特色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宣传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理论内涵,它是吉安发展和文化形象的一张金名片。


茶文化学院三年规划(庐陵文化花开南昌大学)(9)

著名学者彭庭松会议后概括说:围桌而坐,谈文论道。有许多观点是首次听到,启迪我新的思考。有学者反对使用“庐陵文化”概念,认为吉安不存在某种独特的亚文化体系,应有新的文化意义表达;有学者提出,移民文化对庐陵文化的影响是个值得注意的角度,本质上庐陵文化属于中原文化;有学者指出,庐陵文化存在不同层次,有官方、学者、民间的差异;有学者认为,庐陵文化最好的概括还是文章节义;有学者分析,庐陵文化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好斗”“好讼”是吉安人突出的性格。只问是非,不计厉害也是吉安士人特有的秉性。庐陵往往称为欧乡,这欧在元代多指欧阳守道;有学者提出,庐陵文化应该有个时限,断在清代结束前较合适;有学者强调,宋以前的庐陵文化成就也很了不起,研究应当加强。禅宗文化以及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对儒学的渗透和改造影响深远,青原行思在这过程中的贡献没有得到充分的阐释。有学者重视庐陵文化的现代意义,建议研究要市场化、项目化运作,政学产研用一体化。


茶文化学院三年规划(庐陵文化花开南昌大学)(10)


​一直以来,吉安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庐陵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庐陵文化保护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于及时了解和把握庐陵文化研究趋势,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于不断推动吉安和省内外学界同仁的沟通合作,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拓宽庐陵文化研究的深度广度,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吉安与省内外各位专家学者的良好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共同把吉安建成庐陵文化研究的高地,推动庐陵文化成为赣文化的重要品牌,走向世界!


(作者:胡刚毅、胡明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