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神奇密码(运用汉字密码打开宝藏道德经)

关注过或阅读过我的文章《洋洋洒洒五千言的〈道德经〉怎样才能读懂,我来泄露点天机》,其中曾说:老子为了说清“道”这个抽象的概念,就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打比方。也曾说:读不懂《道德经》,一大障碍就是文字的本义。今天我们用文字解析法,抽丝剥茧,来分析《道德经》的一篇原文。

打开《道德经》,翻到第六章,经文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我们先看“谷神不死”。弄懂这一句的关键是搞清楚“谷”这个字。此处的谷是山谷的“谷”,非稻谷的“谷”。在古代稻谷中“谷”为“穀”。建国后,将谷、穀简化合并为“谷”。山谷的“谷”,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属会意字,古字形上部像水不断流出的样子,下部像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流到低洼处形成的水面。正如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写得那样,绵绵不断,细水长流。此乃“谷”,很形象。

我们发现,山谷的“谷”跟“泉”有关系,没有“泉”就形成不了“谷”。再来看泉---原---源三个字,发现没,字形很像,只是“泉”的下半部是“水”,“原”的下半部是“小”,这是因为汉字由小篆向隶书过渡时发生的讹变,“水”讹变成小。“原”的本义是指水流的起始处。后来“原”字被假借为平原的“原”,加了三点水,变成了“源”。

道德经神奇密码(运用汉字密码打开宝藏道德经)(1)

故“谷”就是源源不断的水流出的地方,“不死”就是生。“谷神不死”就是水源生生不息。这里是把“谷神”比作生养天地万物的神灵。“谷神”实际上指的就是“道”。

好多人讲此处“谷”解释为稻谷的“穀”,如:河上公注:“谷,养也。”说水谷养人,解释“谷神”如同谷米生养人类。有点牵强附会,虽歪打正着,但终究没理解“谷”的本义。

如果理解成稻谷的“穀”,与下句的“玄牝”也不呼应,不一致。

接着,我们来看“玄牝”。也是“道”意思。不过“道”这个概念很难表述,老子就不停的打比方。“牝”相对于“牡”,正如“雌”相对于“雄”,可以类比于生养子女的母亲。“玄”怎么理解?背过《千字文》,都会背首句“天地玄黄”,“玄”表示天的颜色。这种颜色深不可见,似绵绵延延的山,看不到尽头。

道德经神奇密码(运用汉字密码打开宝藏道德经)(2)

从地上的“谷”讲到了天上的“玄牝”,目的是讲“道”是天地万物之根。道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把“道”比作母亲,强调的是什么呢?继续往下看。

最后,我们来看“勤”。既非现代勤劳之意,也非通假于“尽”。不妨将谨、槿、馑、覲 等汉字一起来看。要搞清这些字,必须弄明白“堇”的含义。“堇”,如果大家比较陌生的话,来看《幼学琼林》,其中有“苾刍背阴向阳,比僧人之有德;木槿朝开暮落,比荣华之不长。”这句话,其中的“槿”花期很短,早上开花,晚上就凋谢了。强调时间很短。这样一来就好理解“堇”了。

堇, 一种药用草,可治疗刀伤,短时间内止住流血。故“堇”有“短时间的”意思,是为该字基本义项。且“堇”的象形意义,像是用木柴烧烤、加工某样东西,烧烤当然时间要短,要用心,引申出短时间内精心的意思。

如此一来,那么“勤”就是短时间发力、用力。一个人短时间发力,就很累,故引申为疲劳、衰竭之意。“不勤”就是不衰竭。“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就是道生养万物,永不衰竭。把“道”比作母亲,强调的就是绵绵不断生养万物的能力。

道德经神奇密码(运用汉字密码打开宝藏道德经)(3)

故第六章可以这样来总结:老子认为宇宙只是一座绵绵不断的信息的汪洋,而道则是信息的源泉,从一个叫做玄牝之门的谷神山的山谷出口处,源源不断的向这个汪洋里注入信息。道生出了天地,天地生出了万物。道为无,天地为有,无生有,有生万物。道为一。天地为二。天地交午,冲气为之,此为三。三生万物。此乃: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

欢迎大家关注,欢迎到评论区交流,如果觉得有思想,欢迎转发分享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