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

你是从什么时候知道“抓拍”这个词的?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著名法国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就创立了“决定性瞬间理论”(“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1)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是纪实摄影的标志性人物,是马格兰图片社的创始人,他在世界各地拍摄了极具分量的纪实和新闻报道作品,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2)

1词的由来

目前拥有的资料显示,1952年布列松精选了他1932年至1950年拍摄的126幅作品集结出版法文画册,原版的中文名为“走动中拍摄的照片”《Image à la Sauvette》,随后出版的英文版名为《The Decisive Moment》,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决定性瞬间”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3)

至于这个词的来由,布列松解释说是出自红衣主教莱兹的“世间万物皆有其决定性的瞬间”这句话,而布列松本人其实从来没有对决定性瞬间做出一个明确的完整的定义。

但是我们可以在他的只言片语中来理解他的创作观念,布列松在自己的著作《思想的眼睛》中提到,“我的兴趣,从来不在于摄影“本身”,而是它所呈现的一种可能性——通过忘记自己——来记录拍摄对象于若干分之一秒内的情绪和画面的形式之美,换句话说,就是画面唤起的几何结构的美感”。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4)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5)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6)

布列松在《决定性瞬间》的序言曾定义过拍照,他说:“拍照是在同一瞬间既认清一个事件,又对视觉上感受到的形式进行严密的安排,以恰当表达、表示该事件的意义”。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7)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布列松不仅强调的是画面形式上的严密安排,更重要的是为了恰当的表达该事件的意义,也就是说,画面的几何结构是一种形式美,它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照片所要表达的内容。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8)

而所谓的决定性的瞬间,就是存在刚好那么一个转瞬即逝的时刻,在那一刻,镜头框定的画面呈现几何结构之美;而与此同时,这样的形式之美又恰到好处的表达了事件本身。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9)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10)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11)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12)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13)

这不仅是一个视觉高潮,也是一个事件高潮,是拍摄对象所处的时间、空间和事件本身三者的完美结合,也是拍摄者的眼睛、理智和情感的三方面的有机统一。

所以,看到他的每幅作品,都会令人引发感想;这个画面中到底正在发生什么事,画面中的人物是什么样的情绪;每一个画面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而在讲故事的瞬间又恰好由于某些元素构成了一定的结构和形式。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14)

在布列松的大多数作品中,我比较喜欢的是这幅,完成采购“任务”的男孩发自内心的轻松和愉悦。或许也是因为时代的原因,在布列松的镜头下你会看到很多时代与现实的反映,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1936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上,正在关注仪仗队的人群与在报纸堆里疲惫入睡的男子形成鲜明对比;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15)

两个从幕布缝隙中偷看演出的男子,其中一人惊慌的打量四周的一瞬相当有趣;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16)

一门之隔,却是两个世界的体现,屋里是富态的老板,屋外是吃着杂粮的长工;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国际摄影奖(摄影抓拍)(17)

他的“抓拍”就是想利用瞬间性表达那一瞬间的事件情感和情绪;你觉得呢?如果你也喜欢摄影,不妨也多去看看一些前辈的思想和经验,多多思考。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本次编辑内容有参考B站up主@吴晓隆,欢迎各位对摄影有兴趣或者有问题的朋友前来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