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生日有什么说法吗(农村俗语老话老人庆生)

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过生日是一个比较受人们重视的活动,而且大多举办得比较喜庆和隆重在过去贫穷的时代里,农村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就算天天穷,不让生日穷”,可见对庆生的注重人的一生中要过好几个十个生日,尤其是年纪大了,更加会重视过生日那么,农村俗语老话“老人庆生,过寿有三”是啥意思?又有何说法和讲究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老人过生日有什么说法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老人过生日有什么说法吗(农村俗语老话老人庆生)

老人过生日有什么说法吗

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过生日是一个比较受人们重视的活动,而且大多举办得比较喜庆和隆重。在过去贫穷的时代里,农村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就算天天穷,不让生日穷”,可见对庆生的注重。人的一生中要过好几个十个生日,尤其是年纪大了,更加会重视过生日。那么,农村俗语老话“老人庆生,过寿有三”是啥意思?又有何说法和讲究呢?

“老人庆生,过寿有三”这句农村俗语老话的意思是说,人的一生虽然要过许多次生日,但是能够称之为过寿的却只有三次。关于庆生祝寿的“过寿”,自古以来,对于具体的年龄大小,就有多种说法的,然而流传较广的说法是能够称之为“寿”的下、中、上三寿,即60岁的下寿,80岁的中寿和100岁的上寿。

过第一个寿,是过60岁的生日,被称为下寿。众所皆知,在贫穷落后不发达的古代,由于种种原因,人的平常寿命是非常短的,只有三四十岁而已,如果能够活到60岁的花甲之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自然算得上是高寿老人啦。所以只有活不到60岁,庆生时才能称之为“过寿”。

生死同理,过去人们把棺材称为“寿材”,指的就是为60岁以上老人准备的棺材。通常情况下,只有活过60岁的老人,棺材上才可以刻上“寿”字。可见,过寿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用的,必须年过花甲,活到60岁庆生时,才可以称为过寿或祝寿。为此,从古到今,每当老人到了60岁时,儿女子孙们都会比较隆重地举办生日仪式,为老人庆生过寿。

过第二个寿,是过80岁的生日,被称之为中寿。过去人们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不是没有道理的,古人之所以要把70岁的老人,称之为“古稀”之年,是因为那时的人能活到70岁,真的很稀少,属于高寿和长寿了。而能活到80岁的人,那就更加不多了。

所以即使活到这个年龄故去,人们也会称之为“喜丧”,意思是老人能活到80岁,相当不容易了,能寿终正寝,后代和大家也不会过于悲伤的,有时甚至还会把丧事当成喜事来办哩。为此,在80岁的人庆生的时候,后辈们一般都会说80大寿,应该很隆重地为之过寿,表示祝福的。

过第三个寿,是过100岁生日,被称之为上寿。不要说过去的古代,即使是现在,能够活到100岁的老人也是很少的。古代把百岁老人称作“期颐”,意思是百岁老人饮食起居大多都不能自理了,一切都需要和期待别人的供养或照顾了,由此可见其寿命之长了。人能够活上一个世纪,想来也确实够长的了,真的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感觉。

作为过寿的最高境界,诸多晚辈们必定会为老寿星更加隆重地举办庆生活动表示祝贺的。当然,能够安然“过三寿”的人,肯定是少之又少的。所以用下中上来称谓三寿,就是说晚年的人生,就好像登山一样,由下而中,由中而上,才能达到寿命的巅峰,如此说法不仅恰如其分,而且很有道理。

如今的时代和社会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生活质量提高了,科学技术发达了,各方面的条件都好了,人的平均寿命也大幅度地提升了。所以60岁下寿的人甚至还算不得是老人,80岁中寿的人已经是比比皆是,即使是100岁上寿的人,也有不少了。因此,相信能过三寿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的。大家以为如何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