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技法讲解与示范

1、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实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用笔、用墨和设色的问题山水画的用笔多种多样这是由毛笔的性能决定的它可以勾线、点苔、涂面、可皴、可擦、可染;笔锋可聚可散,用墨可干可湿,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山水画技法讲解与示范?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山水画技法讲解与示范

山水画技法讲解与示范

1、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实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用笔、用墨和设色的问题。山水画的用笔多种多样。这是由毛笔的性能决定的。它可以勾线、点苔、涂面、可皴、可擦、可染;笔锋可聚可散,用墨可干可湿。

2、笔锋的运用,有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藏锋与露锋、聚锋与散锋。行笔有快与慢,轻与重,轻挥与顿挫。笔趣有巧与拙,刚与柔,光与毛等等。这些传统的用笔方法可以作出不同艺术效果和各种不同的质感。

3、中锋用笔最广,常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比如树木的枝干,人物、车船等和各种点,如圆点、斜点、直点、横点、渴点(干笔点),夹叶也多用中锋。

4、侧锋多用于山石的皴擦,树木的横染,以及画树叶等。

5、散锋多用于画山石、树木、皴擦点染,因势利导,效果颇佳。

6、用墨要有浓、淡、干、湿等层次变化。浓墨又有浓湿与浓干,淡墨又有淡湿与淡干的区别。一笔墨可出现浓淡干湿和墨色变化。古人啖“墨分五色,就是形容用墨有千变万化,仿佛有色彩的感觉。因此,要掌握墨性。

7、山水画的墨法,分泼墨法,积墨法和破墨法。

泼墨法,就是用阔笔蘸墨大写,使墨彩生发多种变化。它的主要待点是一道墨趁湿可以适当补加,并要注意细心收格,此法常与破墨法结合。雨景山水和马夏一派山水画的一层墨,特别是那些平涂式的大远山,也是泼墨法。

泼墨法

8、积墨法是与泼墨的一道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由淡则浓,由薄则厚的多层墨法,是前一道墨干后再画后一道墨,层层添加,能增加画面的苍郁厚重感。

积墨法山水画

9、破墨法是趁第一道墨未干前加第二道墨。可以重墨破淡墨,亦可淡墨破重墨。它的特点是浓淡,干湿相互破立。墨色融合,渗透变化,极有润致。

10、画山水用墨的一般的规律是:画线画点用浓墨居多,皴檫则浓淡可以兼用,渲染用淡墨居多。焦墨(燥墨)多作浓墨的辅助。滋润处用湿墨,醒提处用焦墨。蘸墨不要太勤,一笔墨把它用光方可出现干笔, 调子才能丰富。

11、设色:设色山水有浅绛、青绿和没骨之分。青绿山水中又分金碧、大青绿、和小青绿。浅绿山水:它是在完成勾、皴、点、染的墨笔山水的基础上敷以淡赭来表明山川树木的气氛和彩色的。但一定要浅,也有与长青、草绿结合着用的,一般不用石青、石绿。

浅绛山水画

泼墨重彩山水

12、没骨山水:此法不用墨打轮廓,直接用颜色画。但是用笔、用墨较难,现在很少见,有时在画远山时亦可试用。初学不易掌握。

没骨山水

13、青绿山水:青绿山水的特点就是要减少皴法,渲染石青、石绿以前需要打底色,目的是起衬托作用,使青绿色既厚重又鲜明。小青绿山水的画法是先用赭石打底子,然后另上花青和草绿,最后上石青、石绿。

张大千青绿山水

14、大青绿山水只勾而不皴,一般是用赭石和石朱砂打底子,着石青、石绿要分几次渲染。如果在大青绿山水上勾金,便成了金碧山水了。

15、在传统绘画中,也有在浅绛山水墨面使用淡石绿或石青的,显得别致秀润;有的将石青石绿渗和使用,有的加进一些花青或草绿,越到后来用法越灵活,实际上是把浅绛和青绿结合起来了。

16、我们在总结传统绘画设色方法的同时,可以借鉴西洋绘画中的色彩关系和水彩画的表现技法,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

17、山水画设色的一般方法是:首先完成勾、皴、点、染,墨既足,然后敷色,上面所提到的“染”字,系指在勾、皴、擦、点的基础上,用不同深浅的墨染出石的结构和明暗关系。

18、除先墨后色者,亦可先用色点染后勾墨(或先以淡墨点染后勾重墨),也有先用墨勾皴趁湿染色的,此法即打破了传统的设色方法,使色墨交融,生动华滋。

19、设色要反复大关系,色调要统一。渲染颜色不要把色彩调得很浓或一次完成,要多次渲染才能丰润。如渲染后还不够厚重,可在纸的背面加染颜色进行衬托,这种方法叫“背染”。渲染时直接用原色染的不多,一般要用几种色调配或加点墨使用。此帧设色与渲染协调统一,白云以白粉背染自有韵味,天空以赭墨背染则显深邃。

20、设色的顺序一般是先上水色,后上石色。石绿一般表现阳面,石青表现阴面,两色可以掺合使用,也可以互相罩染。要注意颜色是补充墨的不足,墨是颜色的骨干,使墨和色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