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的思路是什么(教师提炼教育思想的方法与途径)

来源:教师报 作者:王平生教师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心得、感悟、收获与规律性的东西进一步升华到思想理论高度和科学认识规律的层次,就是提炼教育思想教育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据笔者几十年实践体会,如下做法能提炼教育思想,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教师教育的思路是什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教师教育的思路是什么(教师提炼教育思想的方法与途径)

教师教育的思路是什么

来源:教师报 作者:王平生

教师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心得、感悟、收获与规律性的东西进一步升华到思想理论高度和科学认识规律的层次,就是提炼教育思想。教育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据笔者几十年实践体会,如下做法能提炼教育思想。

勤于动笔提炼思想

写好教育教学后记。将教育教学过后的思考记录在案就是教后记。教师最初、最有效的研究和成熟过程,是从写好教后记开端。教后记最能体现教师的即时收获。教育教学实践探索过后,学生的发展反馈结果怎么样,教师从中产生什么思想碰撞,有哪些即兴发挥和振聋发聩的顿悟,有何感想,产生的教训有哪些,都需要记录在案,为自己往后施教提供一手材料和佐证研究资料。写文章需要手头掌握足够丰富的素材,同理,教师做学问搞研究也必须积累足够丰富的一手研究素材,这些素材就是教后记。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积累丰富,做起研究来就会灵感频生,源源不断地产生创造思维;做研究、写文章必须有灵感,而灵感大多产生于实践过程与过后的思考与顿悟。一手材料充实丰富则撰写研究文章时才能得心应手。实践证明,写某一个不太熟悉的专题文章或手头缺乏足够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时,撰写研究文章就会很不顺利甚至卡壳。撰写的教后记一篇篇积累起来,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教育思想库充实而丰富起来。反之,懒得动笔写教后记,就会缺乏产生灵感的材料,就像农民耕种缺肥、缺水、缺种子,到头来无所收获或收获甚微。

写好专题探究文章。在教育教学实践探究中,撰写专题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从中不断发现一个个教育奥秘,通过调查研究、观察研究、探索、实验、思考,发现一个个蕴藏着的教育教学现象与规律,或开启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写出人人心中有,而人人笔下却无的独特新颖的研究探索学术成果,这一系列研究工作,是教师难得的思想碰撞、反复思考修正与改进的成长过程。专题研究成果丰硕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思想一般都相对成熟和丰富。从理论高度高瞻远瞩去观察审视教育教学现象,或用教育科学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这是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指导实践的循环往复与反馈的过程,期间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的逐步提高,教育思想被升华而提炼出来,并逐步成熟与丰富。

参与学术研讨会交流思想

教师积极参与学科教学研讨会、中高考备考会、阶段总结分析会、大型学术研讨会、班主任先进经验介绍会、德育学术研讨会、教育管理研讨会等系列学术会议,能从中聆听众多教育教学专家、学者、骨干教师、内行高手的静心思考与独到见解、鞭辟入里的分析点评、精辟的总结归类,各种不同视角的见解、分析和思考,教师从中吸取十分珍贵的各具特色的先进经验,以及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新颖角度和独到之处。把这一系列学术交流的成果吸取记录保留下来,使自己的思想丰富起来,长期吸收数以百计精辟的研究成果与思想,这意味着自己将站在数百个高人的肩膀上鸟瞰教育教学学术领域,这有利于教师培养高瞻远瞩的学术研究能力。并进一步从中探索出珍贵的规律性东西,来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研究成效。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交流,是一种机会难得的教育思想的相互交流,可促进教师的思想逐步丰富成熟并成长。

培养创新思维丰富思想

丰富思想的动力源泉是创新,总在固定框架中打转就会缺乏创新意识,造成思想贫乏。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社会建设,需要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其中教师是关键因素。

创新品质对教师的要求是:要求学生“换脑筋”,教师自己先要“换脑筋”;要求学生学会创造,教师自己先要练好创新本领;要求学生献身科学,教师自己要先献身科学。要做到为人师表,实现创造性人格塑造,教师应朝着几个方向努力: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和人云亦云窘况。二是要尽力逐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三是要有科学的方法。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到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实践操作,都要自觉遵循科学规律。四是要有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不但要兴趣广泛、乐观自信、意志坚强,而且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超过自己。五是应培养不断进取的求知欲,不断获取新信息。教师的知识渊博了,信息量丰富了,才能自如地施展新思维和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六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带动、影响、熏陶学生,培养其创新思维品质。

在教育诊断中凝练思想

所谓教育诊断,就是用正确的教育理论去判断、甄别、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教育教学效率低下的表现、原因及其改进方法,教育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等等。提高教育诊断能力是甄别各种正误优劣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

提高诊断能力才能对教育诸多问题的观察思考达到鞭辟入里的境界,便于对各种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归纳总结。尤其在信息量过大、良莠混杂的网络时代,只有培养诊断能力,才能优选提炼出教育教学思想的精华。

教师要学会教育诊断的本领,用正确科学的眼光去研判、优选各种教育方法,从而分辨和筛选出符合实际而富有成效的最佳方案,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减少教育行为的盲目性和无效性,逐步积累并提炼出有自己特色的理论研究成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