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周易一书中蕴含人生哲理的23则四字成语

《周易》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汉语中二百多条成语来源于《易经》,这些成语微言大义,内涵丰富,都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下面精选的最经典的36条成语,读懂使人终身生,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30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周易一书中蕴含人生哲理的23则四字成语?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30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周易一书中蕴含人生哲理的23则四字成语

30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周易一书中蕴含人生哲理的23则四字成语

《周易》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汉语中二百多条成语来源于《易经》,这些成语微言大义,内涵丰富,都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下面精选的最经典的36条成语,读懂使人终身生!

自强不息——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释义】自强不息的意思是自己要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深层次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

厚德载物——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释义】厚德载物提倡的是一种宽容精神,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卑以自牧——

【出处】《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释义】《周易》上述话中包含两个成语:谦谦君子与卑以自牧。谦谦君子指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卑以自牧指以谦卑自守,要求人们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

三阳开泰——

【出处】《周易.泰》

【释义】泰卦是乾下坤上,下面是三个阳爻,“阳”就是代表君子,“三”不是具体数字,而是代表多个。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要有多个阳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才能开创出一个天下太平的局面,这就是三阳开泰。

蒙以养正。——

【出处】《周易.蒙》

【释义】《周易.蒙卦》讲的就是古人的教育观念。蒙以养正的意思就是,一个小孩刚出生时,像一张白纸,还处于蒙昧状态,必须加以启蒙引领,让他从小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扎好德行的根基,才能培养出圣贤人才。所以古人是很重视启蒙教育的,因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小时候不扎好根,等长大后再想补救,就很难了,即使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也未必就能成功。

惩忿窒欲——

【出处】《周易•损》:“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释义】惩忿窒欲的意思是克制忿怒,抑止嗜欲(嗜欲指肉体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它强调的是克己与忍让。

刚柔相济——

【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释义】刚柔相济的意思是刚强的与柔和的事物互相调剂补充,使之恰到好处。这条成语强调的是人们在处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时,必须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注重和谐、协调、平衡,做到不偏执、不过激,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改过迁善——

【出处】《周易·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释义】改过迁善是表示道德品质和作风的用语,意即:有德行的人见到别人的善良德行就学习、仿效,见到别人有错误就自觉对照改正。明朝王廷相在《慎言·小宗》中有“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决”表示迁善和改过速度很快且果断。

朝乾夕惕——

【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释义】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信及豚鱼——

【出处】《周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释义】信及豚鱼的意思是对小猪和鱼这样微贱的东西也要讲信用,比喻信用非常好,指出做人要诚实守信。

尺蠖之屈——

【出处】《周易•系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释义】《周易》上述话中包含三个成语:能屈能伸、尺蠖之屈和龙蛇之蛰。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能适应各种境遇,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尺蠖之屈比喻以退求进的策略;龙蛇之蛰比喻引退。

藏器待时——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释义】《周易》上述话中包含两个成语:藏器待时和待时而动。藏器待时的意思是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比喻不急于表现才干能力,等待施展的机会;待时而动是说等待有利的时机,然后行动。

见机而作——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释义】见机而作的意思是看到适当的时机就立刻行动。

遁世无闷——

【出处】《周易·遁卦》

【释义】遁有退避而去的意思,从人事上说就是急流勇退,以避祸之义。

安不忘危——

【出处】《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释义】安不忘危表示要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履霜坚冰——

【出处】《周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释义】履霜坚冰释义是行走在结霜的大地上,便会想到结坚冰的寒冬即将到来,比喻事态逐渐发展,将有严重后果。

不速之客——

【出处】《周易·需》:“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释义】意思与现代一致,都是指不请自来的人。

应天顺人——

【出处】《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释义】应、顺:顺应、顺从。天:旧指心目中的上帝。顺应天命,顺从人心。旧时常用以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中国古人认为朝代的更迭、政治的变革,是天意和人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应天顺人演变成为封建社会帝王登基时常用的套话。

满腹经纶——

【出处】《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释义】经纶:治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满腹经纶泛指人很有学问,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修辞立诚——

【出处】《周易·乾》:“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释义】告诫人们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

匪夷所思——

【出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释义】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匪夷所思 ,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也形容所见事物的离奇或复杂。

群龙无首——

【出处】《周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释义】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一个领头的。比喻众人会集,没有领头人,无法统一行动。

潜龙勿用——

【出处】《周易·乾》

【释义】潜龙勿用,不是说不用,否则直接说潜龙不用就可以了。这个“勿”字非常妙,假如你是条潜龙,很有潜在的能力,各方面都准备得很充分,本来是可以用了。但是为了整体安全,为了不节外生枝,还是不要轻易表现出来,不要太盲目,要保持低调,先看清局势,看准时机,再表现也不迟。

谦谦君子——

【出处】《周易·谦》

【释义】谦虚是一种美德,一个人谦虚一时容易,言语谦虚也很容易做到,但是要发自内心地,持续保持谦虚的态度,将谦虚作为人一生的修养,就很难了。能够保持谦卑的态度约束自己,又能让相处的人感觉很和谐,很愉快,这就是谦谦君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