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

历史上当得上绝世武将的不少,悲情武将也很多,但是这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仅有的。

秦朝——白起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1)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十二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1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80年),秦国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汉北上庸之军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而后秦军越过秦楚边境山区,自断后援,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围楚国的都城郢都。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9年),秦军穿插到楚军背后,大破楚军,攻占楚国都城郢,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向东进兵至竟陵,楚军溃不成军,退却到陈,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同年,秦又攻占了楚国巫、黔中郡。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2)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4年),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5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长平之战的第一个阶段,是相持三年的消耗战。《战国策·齐策二》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战略相持赵国无法继续支撑下去,赵国的粮食产量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战争相持三年,二十万大军的巨额消耗使得赵国经济实力不济的弱点完全暴露,更急于结束战争。加之瘀与之战,赵奢大败秦军,使得赵国心存侥幸心理,如果集中兵力决一死战,或许秦国并不是不能战胜,所以改变了坚守的策略,用赵括替换了廉颇。其实“纸上谈兵”的赵括只是执行了赵王的旨意,换将是赵王主动和无奈的选择,是赵王冒险寻求战略大决战的想法的体现。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3)

赵国更换主将对抗秦军的同时,秦昭襄王也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奔赴前线领军。

结局不用说,坑杀四十万降卒,赵国大败。

可惜,后来不知道是秦昭襄王忌讳白起功高震主还是真的听信谗言,反正白起被赐死了。

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杀。时为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4)

(这么多版本的白起,究竟喜欢哪个版本的白起呢?)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5)

秦人崇将尚武,白起屡建奇功,遭奸人馋毁致死,秦人“以白起死非其罪,无不怜之,深表怀念”。秦始皇即位之后,念白起劳苦功高,把他的儿子白仲分封于太原,千年之后,白氏家族诞生了白居易。白居易在《太原白氏家状二道》中追忆先祖白起,这样写道:“后非其罪,赐死于杜邮。秦人怜之,立祠庙于咸阳,至今存焉。”

汉朝——韩信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6)

谁也料想不到,当年感受胯下之辱的男人,后来竟然会成为威震天下的“兵仙”。

韩信真正的发力,是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争霸发生后,刘邦遭受彭城兵败,韩信带领三万汉军北上攻城掠地,先是灭了魏国,改魏国为河东郡,在赵国的太行山井陉口这个地方,赵王与成安君陈馀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汉军。这里发生了一个典故,就是“背水一战”的故事,韩信带领三万算是新军的士兵,打败了二十万赵军。成安君陈余被斩杀,赵王被俘虏。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7)

紧接着韩信又兵不血刃的占领了燕国,然后又南下攻占齐国,韩信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齐国平定之后,他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当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危急,看了韩信上书内容,刘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

这也就是为韩信之死埋下了根源,刘邦本来就是一个奸诈小人,有恩不报有仇必血之人。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8)

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挥军反击。楚军大败,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

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军队被全歼,项羽逃至东城自刎而死。刘邦于是还至定陶,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他的兵权,后改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江苏邳县东)。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9)

(这么多韩信,喜欢的又是谁呢?田亮演的就不放了,张光北的挺好的,可是知名度不高。)

如果没有韩信,肯定没有后来的刘汉政权,但是第一是功高震主,第二是当年事情,令刘邦对于这个帮他打下江山的人,丝毫没有怜悯和宽恕之心,最后被吕后和萧何勾结,身死道消,被灭三族。

魏国——邓艾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10)

或许大家对于前两位和即将出现的最后一位很熟悉,但是除了三国迷以外,对邓艾有所了解的还真是寥寥无几,毕竟邓艾的名气,也远比不上其他三位,可是并不是说邓艾就弱。

可以说,曹魏政权能在三国中始终保持实力最强,特别是后期,邓艾的许多政治主张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司马懿对邓艾有知遇之恩,所以邓艾虽是魏将,但是身上一直打着司马家的烙印,这位三国后期的顶级名将,先败姜维,后平内乱,可以说邓艾和姜维两人之间,姜维是逢战必输,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弟子,虽说本事可能只学了十之二三,但也不应该这么弱。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11)

后来邓艾灭蜀,但可惜因居功自傲,被钟会抓住机会,添油加醋给司马昭汇报。

而钟会见邓艾居功自恃,乘隙向司马昭诬告其谋反,说他作的事情悖逆不道,已经露出叛乱的苗头。于是,朝廷下诏书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用槛车将其送到京都来,邓艾仰天长叹:“我是忠臣啊,居然到这种地步,白起的境遇,于今又重现了。”

但所幸,泰始元年(265年),晋王朝取代了魏。司马炎下诏书说:“从前太尉王凌阴谋废齐王,而齐王最终不能保持帝位。征西将军邓艾,居功自傲,失去品节,应处死刑。但下达诏书之日,邓艾遣散人众,束手受罪,与那些贪生作恶的人,确有不同。今大赦可以还城。如果没有子孙的可以为之立嗣,使祭祀之礼不绝。”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12)

泰始九年(273年),司马炎下诏书说:“邓艾创立功勋,束手受罪而不逃脱处罚,他的子孙也沦为奴隶,我常常同情他们,可任命他的亲孙子邓朗为郎中。”算是为邓艾平了反。

南宋——岳飞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13)

岳飞的事情,绝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就不详说了。

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史上最经典的四个名将(总结历史四位绝世名将的悲情一生)(14)

岳飞也是典型的功高震主,而且其口号也令赵构忌讳不已,“迎回二主”?让赵构往哪里放?且秦桧也一心要岳飞死,奸臣昏君联手之下,一代南宋中兴名将,本可逆袭北征金国,无奈自断臂膀,南宋之亡,可恨可叹。

更多内容,请关注黑白历史(微信公众ID:heibail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