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不说话位卑莫劝人下句(俗语富不住大屋)

很多古人留下来的俗语,为何越来越不被人们所接受,究其原因不过是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进步,以至于古人的一些经验之谈慢慢被抛弃。但也不能因此以偏概全,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很多的经验仍然适用于现代。毕竟人的生活模式和行事作风大同小异,就算处在不同的时代,也有着相似之处。

人穷不说话位卑莫劝人下句(俗语富不住大屋)(1)

古人有句话,那就是“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意思是真正富贵的人,不会住过于奢华的大房子,真正贫穷的人最好不要远行。古人认为,富贵之家是那些家族庞大的人,在于人丁兴旺而非房子有多大。古人更愿意住在祖传的宅院里,就算不那么宽敞,但却受到了祖先的保佑,越古老的宅院越显示出家族的地位和身份。所以古代的富有人家都喜欢挤在一起,人越多越热闹,有家族兴旺的寓意,只要家人能在一起和睦相处,才真正代表家族兴旺发达。

而穷苦之人之所以不宜远行,是因为古代经济不发达,大部分的人以务农为生,而远行需要较多的盘缠,对穷苦之人不利,可能会因此让家庭条件变得更差。而且古代为了农业上的税收,也不允许人随意远行,这样就无法保证国库收入。最重要的是,独自远行不安全,古代的治安没现代那么好,万一哪天在哪里被害了都没人知道,所以还是不出去的好。

人穷不说话位卑莫劝人下句(俗语富不住大屋)(2)

这两句话很符合古代人的观念,在古代确实十分受用,但是现代人对此不屑一顾,早就不奉行此道了。有钱的人最喜欢买大房子,以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而不愿意一大家子挤在一个房子里。毕竟现代的物质享受太诱惑了,很少有人能够经受得住,而时代早已改变,财富和享受成正比。

人们往往更在乎别人的眼光,住在大屋的人就代表着富贵,也是价值观的一种。至于远行如今也跟穷不穷没什么关系,有很多人喜欢穷游,即使没钱也可以环游世界,只要会想办法维持生活就行。由此可见,古人的俗语似乎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几乎不再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观念。

人穷不说话位卑莫劝人下句(俗语富不住大屋)(3)

但其实这两句俗语后面还有两句,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人老了就不能过于操劳以至于残存的精力都消耗掉,而人在年轻的时候也不宜过于挥霍,以至于透支身体,老了就会苦不堪言。这两句话细细品味还是挺有道理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都会变老,人的精力也会不断地消耗。而人想要生活得快乐、自在、长寿,就需要懂得适可而止,凡是都需要有所保留,而不宜过度宣泄。不管是自己的情绪还是身体,都需要懂得保养,这才是生存之道。而这样的道理放在现代依旧适用,就算时代在改变,但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一样的,而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人穷不说话位卑莫劝人下句(俗语富不住大屋)(4)

虽然老祖宗有很多的封建思想,流传下里的俗语也大多有偏颇之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否定先人的成果。就算不能全盘接受,但也应该有所选择地接受,选取精华的部分,来促进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获得成功,既然前人为后代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那么后人何不节省时间,用更快的途径获得人生的道理。

人穷不说话位卑莫劝人下句(俗语富不住大屋)(5)

正如今天所讲的这句俗语,前半句看似不适合现代人的观念,但后半句却意味深长,值得后人好好品味,而这都是前人经历了无数的经验教训得出的人生总结。大家在理解古人俗语的时候,不能带有封建思想的偏见,而需要用谦虚的精神和发展的眼光来理解,这才是作为现代人最应该有的态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