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寺真实传说(奉贤潘垫的)

红莲寺真实传说(奉贤潘垫的)(1)

红莲寺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起,潘垫镇(今潘垫村),日趋繁华,东起倩舍庙,西至陈行桥,南到石马坟,北至静心庵,方圆四里,茶馆、酒楼、布庄、油坊、米行、典当、商铺甚多,生意兴隆。

建于五代十国的江南名刹“红莲寺”,就位于潘垫镇中。传说有5048间,僧侣500多人,庙产300多亩。寺庙香火旺盛,普渡众生,许愿遂愿,远近闻名。由著名影视明星郑少秋、胡蝶、于素秋、李连杰、李若彤、叶玉卿、曾伟权等主演多个版本的电影、电视剧《火烧红莲寺》蜚声东南亚,有原型也取材于此。

红莲寺由来

五代十国,祖籍潘垫的前蜀丞相潘葛,任官期满,带着数量可观的俸禄和自贡盐商赠与的数十箱钱币,携家眷返还故里潘垫,意欲置田造屋,安度晚年。

夫人李氏,贤惠善良,喜爱种草养花,尤对杏花如痴如醉,潘葛就请人在褚泾两滩遍植杏树,供其赏花品果。故褚泾又名杏泾。李氏死后就葬于杏泾东(今长堤村),墓地已毁,但存放楠木棺材的套棺——用整块云南花岗石凿成的石棺(长2.6米、宽1.22、高1米、厚18厘米)今仍在杏泾东侧,基本完好。

爱妾红莲,出身蜀地乐山,自幼皈依佛教,经常到乐山大佛寺烧香拜佛,随潘葛居住潘垫后,见附近无寺庙,不能遂她拜佛念经之愿,缠着丈夫要造一所庙宇。潘葛一听也合心意,一则致仕回乡带了许多银两,正愁没处花,二则造了庙宇后,既讨好了爱妾又为家乡做了一大善事,乃一举两得。于是,潘葛就请能干乡绅帮辅,找风水先生看地,在镇中永安桥北堍置地三百亩,请能工巧匠设计图纸,大兴土木,耗时三年,寺庙落成,并以爱妾的名字命名为“红莲寺”。

诚请四川乐山的方丈、浙江普陀山的文僧、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武僧入住红莲寺。方丈为乐山大佛寺的智慧大师,并文僧400人,武僧100人。

红莲寺规模宏大,有山门、头门、钟楼、鼓楼、大殿、二殿,大雄宝殿内如来、观音佛像巨大,四大天王、八百罗汉尽塑金身,藏经楼、文僧房、武僧房、库房、工房、花房、磨坊等一应俱全,共5048间。大殿前有一座用整块青石雕成的莲花,直径近10丈,一片莲瓣足有一扇门扉大小。两旁各有一棵需要四人才能合抱的银杏树,枝叶茂盛,足能盖住两个水车棚,树大根深,传说有一根须向北穿过黄浦江底,通到松江华阳桥一农家的灶间里,当作烧火板凳坐。大殿下面用青石秘密建造了牢固的地宫,内设议事厅、会客厅、餐厅、卧房等,有灯、有水、有食物,机关就设在大殿正中的供台后面,一旦盗匪入侵,可从暗道直通地宫避难,任地上人如何寻觅也不会发现,甚为隐密。

山门外,开挖了一片东西300来丈、南北100来丈的椭圆形湖泊,湖底铺设暗沟,连通南面的倩舍塘,湖水连着河水潮涨潮落,被称之“天仙湖”,湖中还建造了小巧精致的湖心亭、九曲桥,湖内遍植学名也叫“红莲”的名贵荷花,每年六月盛开,满湖粉色,娇艳无比,清香醉人。潘葛爱妾红莲早、晚两朝到殿内诵经拜佛,平时或与潘葛在湖心亭抚琴下棋,或泛舟湖上赏花采莲。

红莲寺高僧云集,香火旺盛,远在绍兴、海盐、扬州、苏州等地的香客也络绎不绝祈求平安。还有不少女香客前来烧香许愿,或求婚姻美满,或求早生贵子。红莲寺许愿遂愿,远近闻名。

榨油坊

红莲寺”庙宇颇大,有僧侣杂工500多人用餐,每天还要接待众多香客吃素斋,伙房菜油用量甚多,寺庙就自办榨油坊。每年夏收季节,和尚下乡到农家收买油菜籽,自己榨油供给。

榨油坊设在庙西北角的廊坊内,有三部大油车,六部小油车,取九九吉祥之意。大油车磨盘石硕大,直径丈半,厚达半丈,上下两块,料选坚硬花岗石,用锤钎凿成斜形槽线合拢,中间立枣木轴,重达三十多石,据说要有两头大水牛才能拉动。红莲寺武僧力大无穷,不用水牛而自己拉磨,两个和尚为一班,两根香燃尽为一轮,三六一十八个和尚轮流拉,小油车则由一个和尚拉。榨出的油不仅满足庙内吃素斋和点灯照明,余下的拿到镇上酱园换些酱、醋等。

乾隆年间火烧“红莲寺”,三部大油车的六个大磨盘石和若干个小磨盘石基本没有毁坏,现存潘垫村三组一高姓农户家的后院。

乌金蛋

传说乾隆年间阳春三月的一天,正在松江府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一身布衣,只带贴身侍卫小墩子,坐快船经倩舍塘到潘垫镇,但见青砖街上人来车往,两旁商铺买卖兴旺。乾隆皇帝径向红莲寺走去,穿过山门,迈进大雄宝殿,虔诚进香拜佛,还不时在观音菩萨、如来佛像前驻足许愿,以求江山社稷安定,自己龙体安康。

中午时分,乾隆爷感到饥肠辘辘,就在寺旁一农家饭馆用餐,拿起菜牌,挑了“红嘴绿鹦哥”、“金镶白玉嵌”两道菜和名叫“乌金蛋”的点心。不多时,小二端上一盆炒菠菜、一盆油炸臭豆腐干和一笼乌绿色的糯米团子,乾隆以为不是自己点的,忍住饥饿,按箸不动,但左等右等,不见再有菜端来,遂命小墩子去问个究竟。

掌柜过来笑着说,这就是您爷点的菜,并细说了菜名的来历,“红嘴绿鹦哥”选用碧绿生青的新鲜菠菜,放入油锅用旺火煸炒,加盐、蒜泥、鸡汤调味,盛出装盆,菜叶碧绿,象鹦鹉的身体,菜根粉红,象鹦鹉的嘴,吃起来菜叶软、酥、嫩,菜根香,还有点甜味;“金镶白玉嵌”选上等的臭豆腐干,去卤沥干放入油锅,旺火炸透取出装盆,外形金黄,内似白玉,闻起来虽有点臭味,吃起来却奇香无比;所谓“乌金蛋”就是青团,是阿婆到田边用小刀挑一种俗名叫“麻花郎”的食用野菜,熬汁和入糯米粉制成,包豆沙或芝麻馅,放笼中蒸熟。刚出笼时,团子颜色碧绿,经风一吹,逐转墨绿,看上去一笼青团好似一窝乌金蛋,吃一口满嘴芳草清香味。

乾隆听罢,食欲大增,抄箸连吃六只,赞不绝口:“朕宫内净见黄金蛋、白金蛋,唯独没见过这乌金蛋,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妙哉妙哉”。

从此,潘垫的农家菜“红嘴绿鹦哥”、“金镶白玉嵌”、“乌金蛋”驰名浦南。

神仙井

庙内东南角有水井一口,称“神仙井”。井台用整块青石凿成,呈方形,宽六尺,井圈呈圆形,高二尺六寸,内径一尺六寸,取“天圆地方”、“六六大顺”之吉意。井水清澈甘甜,含有多种矿物质,红莲寺和尚每天都要喝上几碗,传说不仅能解渴,还能祛疲劳、提精气、治百病。寺内有个专事烧菜煮饭的和尚,劈柴时不小心误伤了手,金枪药敷了半个月也不见好转,无意中用井水洗洗擦擦,三天后却伤口自愈,长出新皮。又说此井西通龙泉港,井水取之不竭,方丈不信,就命小和尚学金猴倒挂在井内石壁画上记号,再命三七二十一个臂力过人的和尚用七七四十九天日夜吊水不停,但井内水位一直在记号上没有下降一丝一毫。此后人们就把井称为“神仙井”,井水称为“仙水”。凡到庙内进香者都要喝上几口,或用坛、罐盛水带回给家人喝,以祛病疾。

后井废,但井台、井圈基本完好,今在潘垫村三组一唐姓农家天井里。

火烧红莲寺

斗转星移,年轮转至乾隆末年,红莲寺方丈也先后更迭了二十多任。此任方丈名圆通,属佛教败类,是个人面兽心的花和尚。白天在殿内念经像模像样,但色眼常瞄着女香客,见到颇有姿色的单身少女少妇便淫心大发,乘周围无人则按动装在供台后面的机关,将她翻进地室,是夜掳进地宫,供其奸淫,直至摧残致死,后悄然把尸体背至寺庙东北角围墙门外的荒地,挖坑掩埋。这样周而复始,害死了许多良家女子,小坟墩越来越多,被当地百姓称为无主的“小娘坟”。遗址就在今潘垫村三组高家东北角。

红莲寺花和尚残害进香美女,名声越来越臭,激怒了当地百姓,乡绅联名状告官府请求严惩,官府也数次差捕头进庙侦缉,但查无破绽,欲发兵剿之,又师出无名。松江白鹊寺方丈有心除恶,还佛家圣地名声,选派艺高胆大武僧男扮女装混进地宫,药昏花和尚,摸清机关报与官府。是年隆冬的月黑风高之夜,松江知府带领数百官兵和白鹊寺武僧渡过黄浦江包围红莲寺,捉拿恶方丈,红莲寺武僧依仗寺庙墙高坚固负隅顽抗,官兵一时难以进入,知府就命官兵在箭头蘸上桐油点上火,做成火箭搭上强弩一排接一排连射,火箭首先点燃了庙西北角的榨油坊,引起盛放菜油的库房爆炸,其时又恰刮西北大风,风助火势,整个寺庙变成一片火海。和尚拿了水桶到“天仙湖”“神仙井”取水灭火,但奇怪的是,只见湖水枯竭、井底朝天,忙报与方丈。圆通方丈自知罪孽深重,天不饶恕,叹罢:恶有恶报,红莲寺寿数已尽。遂双手扯断佛珠,跳入火海自焚。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昔日宏伟高大的红莲寺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就是两百多年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故事“火烧红莲寺”,听了仿佛有点神奇,但真实的是,至今在潘垫村三组的农田里,每当农民挖沟开河,总会掘出一些当年火烧“红莲寺”遗留下来的石墩、石块、碎砖瓦片;一些年长的百姓常在茶余饭后向小辈们津津乐道地描述由他们的长辈流传下来的有关“红莲寺”的故事。

也许,这就是历史。

文章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