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为什么不能没有床头(的床为什么不能是床)

最近经常看到这样的观点:“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还有的人认为是“胡床”,就是今天所说的马扎。难道李白真的给我们出了个谜语,床不是床?要搞清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可从床的本义与李白看到月光时所在的位置就可以知道,床到底是不是床。

一、唐朝以前与唐代的床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这样解释: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明白地说明,床是白天可坐,晚上可睡的器具。

翻翻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有没有例证?南北朝时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记叙了“汉末建安中”发生的悲剧,其中写到:“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焦母和媒人都是坐在床上的。

床为什么不能没有床头(的床为什么不能是床)(1)

那到了唐代床就变成井栏或者马扎了吗?

比李白年轻20岁的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到“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显然,这也不是井栏,也不是马扎,马扎拿开就好,怎么非要淋雨呢?这是个大家伙,是搬不动的睡床。

床为什么不能没有床头(的床为什么不能是床)(2)

由此,我们知道,唐代以前的床是床,唐代的时候依然是床。

二、李白看到月光时所处的位置

有人说了唐代的房子是木制的比较低,窗子没玻璃,晚上在睡床上看不到月亮。所以,李白是坐在井栏边看月亮的。房子上窗户的功能就是透光透气,白天能晒太阳,晚上推开窗户照样有月光照进来。

再看原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果不是在周围漆黑的屋里,怎么显得月光如霜?井栏是围在井的四周围,有防护作用的,如果围栏在前,李白在井边吗?三更半夜李白到井边干什么?难道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幼稚?一失足怎么办?

床为什么不能没有床头(的床为什么不能是床)(3)

本人觉得这首诗描写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李白在床上上睡得不安稳,半夜醒来,只见月光从推开的窗子照了进来,如霜洁白。他迎着月光望见皎洁的月光,顿生思乡之情。睡不稳是潜意识的思乡,才有了显意识的“低头思故乡”。

头条里有很多过度解读的文章,可能作者都在追求“语出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只是我们这些学识浅陋者看得不是太明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