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

1

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一种字体,仅仅推行了9年便被废除,它就是二简字。

说到二简字,大部分人感到陌生,但是很多70后的人学过这种字,而且有一部分人至今仍在使用。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1)

走在街上,在一些小饭店的门口,我们可以看到餐馆的“餐”字,写的是“歺”;“鸡蛋”的“蛋”写的是“旦”;另外,还有停车场的“停”字,写的是“仃”,就是提取了“亻”和“丁”变为“仃”。

这些都是二简字的写法,一般都是学过二简字或者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会使用。

但是为什么二简字仅仅推行了九年就被废除了呢?

2

二简字其实是相对一简字来说的,也就是在二简字推行之前,已经推出了一简字。

另外早在一简字之前,国民政府在1935年颁发过近代史上第一款汉字简化命令,然而在当时时局动荡,战火四起的大环境下,连温饱都无法保证的普通百姓是没有心思去理会教育的,因此这次的汉字简化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2)

三次的汉字简化运动,只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简字成功了,这其实与它的推行时机有很大的关系。

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只有大户人家的孩子才有机会读书识字,普通的老百姓基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而汉字又是公认的最难学的一门文字。

这就导致人们的文化水平整体偏低。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3)

而从民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很多文人认为中国落后的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导致的。

他们认为之所以传统文化如此顽固,主要问题就是汉字,因此很多文人主张换一套新文字来使中国获得重生,发起了一场“废除汉字运动”

当然,这场运动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因为根本的认知是错的。

但这一次的失败,却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如果想要让更多普通百姓接受教育,要么彻底将汉字抛弃,要么就将汉字修改成简单易学的模样。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4)

因此民国时期许多专家学者们都对汉字简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胡适、鲁迅都在文字改革方面发出了诸多言论。

然而推行的效果非常差,直到新中国成立,文化普及这件事提上了日程。

当时文盲率有多高呢?城市的2/3人口,农村的9/10人口都是文盲。那些非文盲中大部分也是只能读不能写或者只会写两三百字的半文盲。

此时如果告诉老百姓,主动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必然可以获得人们的认可。这也就是推行简体字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5)

经过语言学家以及专家的研究和探讨,从1956年开始,《人民日报》在8年内陆续公布了两千多个简化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一简字"。

一简字是在时代潮流的推动和人们的呼唤中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些一简字相比繁体字而言,易读易识易书写,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为我国的扫盲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1956年开始推行,到了1965年的时候,我们的文盲率就迅速下降,将近1亿人口脱盲,文盲人口减少到原先的四分之一,大部分人都通过这次的扫盲运动,彻底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6)

至此,一简字的扫盲效果成效显著,很多部门就希望能够再进一步将汉字进行简化,让汉字变得更加简洁干练,从而让更多的人脱盲,这时候有人提出了推行二简字

二简字是在一简字的基础上让汉字更加简化,表面上看起来是更容易学更容易写了,但是忽略了一个群体的因素。

因为已经学会并习惯了使用一简字的普通百姓不愿意了,好不容易学会了汉字,现在又要改,岂不是要重新学?

所以说二简字的推行时机选择得不好。做一个另外的假设,如果当时一简字就推行的是二简字的内容,推行起来可能就不会有那么难了。

3

除了推行时机的选择外,二简字推行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过度简化

简化笔画的思维单一,使其失去了文字的美感和韵味。

二简字的过分合并,让汉字原本的多样性和严肃性都大大缺失,甚至可以说是为了普及汉字而失去了汉字的精髓。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7)

文字不只是代表一个事物的符号,而且蕴涵了文字的演变过程和最初的含义。仓颉造字的传说也说明了这一点。

传说,仓颉是皇帝手下的官员。他专门负责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和屯里食物的数量。仓颉做事认真踏实,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自己所管的牲口和食物。

但随着储藏量越来越高,仓颉发现他只靠脑子根本记不住了。

后来他苦思冥想之后,想出了在绳子上打结,打圈圈或者用贝壳计数的方法,一开始挺好用,但时间一长,各种牲口和食物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这些方法就都不好用了。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8)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集体狩猎,看到老人们能够通过地上的脚印确定是哪种动物时,立即受到了启发,就想到可以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

慢慢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在各个部落推广开了,也就形成了最早的文字。

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说明了文字最初就是能够体现所代表事物的特征的,不是毫不相关的符号。

另外,我国最早出现的可识记文字为“骨刻文”,也就是一种刻在兽骨上的图画文字。最开始的文字不是由笔画组成的,而是通过比较形象的图画来表达对应的事物,比如说“水”就简单的画出水波纹的形象,日就简单地画出太阳的形象,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形象立马认出所代表事物。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9)

随着文字的应用发展和演变,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结束了中国的分裂状态,统一规定全国使用“书同文”,规范文字小篆也由此诞生。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有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这些文字无论经过多少朝代的变迁,都始终各具特色,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和称赞。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汉字怎么变化,始终没有脱离它的表意特征,能从字的结构形态看出所表达的事物的含义,汉字是独具特色的表意文字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沟通交流中所需传达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只有简化汉字,才能更方便快捷地满足人们的学习、交流和使用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10)

按照方便快捷的思路,二简字应该更容易推行,但是问题在于二简字把汉字过度简化了,看着推行的二简字,已经无法与以前的繁体字产生联系,看不出文字的初始含义,是不是就失去了汉字的韵味和美感

提到汉字的韵味和美感,就不得不提到和简体字相对应的繁体字了,繁体字也经常应用于书法中,为什么练书法的都经常写繁体字呢?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简体字无法体现书法的美感。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11)

首先繁体字结构相对对称,写出来结构工整,字体饱满,美观好看。很多练过书法的都表示,笔画少的简体字看起来简单但是写好并不容易,并且毫无美感可言。

其次,繁体字是历经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能够更好地体现文字的演变过程和文字本身的内涵。简单来说,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学过繁体字,但是却能够认出一部分繁体字,这正是因为我们找到了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关联。

反之,如果过度简化,导致我们在简化字里找不到一丝和繁体字的关联,那是不是意味着就成了两套汉字体系了,那岂不是要丢掉我们历经五千多年的汉字文化了?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12)

繁体字是传统,留下的是历史的沉淀。简体字是创新,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烙印,二者皆对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度简化的二简字确实丢失了汉字的精髓。

4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二简字的过度简化,让很多汉字看起来像是日本文字,这绝对是大多数中国人所不能容忍的。

二者为什么会有相似性呢?

因为日本文字的片假名、平假名就是取自于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

过度简化后的二简字,大幅度消除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和日本文字的组成便有了很多相似之处,看着倒不像是中国的文字了。

比如二简字里“樱”字的就和日文一样写为“桜”。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13)

我们明明是源头,可是简化过后像是模仿日本文字似的,中国的汉字当然不能和外文长得类似,即便二简字使用更方便,却丢失了原本汉字的风骨。

二简字虽然被废除了,但是并不是说,它毫无可取之处,有少量的汉字简化还是做的不错的

比如,二简字中,“哔”改为“毕,”枓”改为“斗”,合并一些不常用的义项少的同音字,可这些就是可取的,有利于汉字的合理简化,也是下一步汉字改革中值得借鉴的。

除此之外,二简字还对姓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14)

比如说,在二简字的推行中,有读音相同的两个姓被合并起来,某个姓氏就会一下子增多。像萧姓就被合并到了肖姓中,因此现在我们能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姓肖的朋友。刘和留、邱和丘等姓氏也合并起来

在二简字废除后,很多人并没有再把姓氏改回去。

二简字的废除是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的一个结果,不能过分批判,二应该合理看待,理性看待它的合理之处。

为什么二简字被废止(二简字为什么被废除)(15)

汉字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传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文化得以传播和发扬光大,也让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

反过来,国民素质的提高也会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