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当权派代表人物(读史天花板王安石)

《读史》

通韵十二恩/林旭生

史海钩沉议论纷,千秋百代借愚民。

江山代有枭雄颂,胜者为王靠拢心。

王安石变法的当权派代表人物(读史天花板王安石)(1)

河南省卫辉市山彪村出土的《竹书纪年》,使解读“史书”有了另一种视角

一、王安石“论史”

《读史》

平水十一真/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元丰八年,神宗薨,旧党得势。王安石的新法渐废,满怀忧愤的他写下了这首七律:

“自古以来,人的功名、品行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的,但未必能如实地全部记录下来。历史从来都是后来人根据道听途说、典籍资料记录下来,一件事的看法众说纷纭,若记录者以偏概全就难以说清,而到遥远的后世就更难以说清了。对于古时流传下来的传说应予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野史、风评多为添油加醋之举,很难描绘清楚古人及古事的原委。史书故纸,未必能表达出古代贤人的高风亮节。”

王安石的这首《读史》,实为“论史”,借诗抒怀,也是在为自己的政治生涯担忧,他已经预感到守旧势力不会放过自己。就王安石变法来说,变法强国富民,是必然之道,但当时变法理念和手段还未成熟,“摸着石头过河”,遇到意外因素加上旧党的掣肘,上意未能很好地下达,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而旧党趁机落井下石,最终老王变法失败。历史对失败者的描绘,难免被后世强加污名。

蔡镇楚说:此诗因读历史有感而作。除司马迁的《史记》,后世史书多为官修,几乎是替帝王将相立言,其中开国皇帝的出场常常附带很多神话色彩,更倾向于宗法文化的产物。王安石这首诗所述,认为读史的基本态度是要区分精华与糟粕,见解十分精到。

王安石的预感最终应验。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合,还能止于朝堂,但旧党得势后,尽废“熙、丰年间”新法,并开始打击新法变革时的王安石一党诸人,后罗列“元丰党人碑”,从此北宋的朝政开始陷于党争,为国力内耗埋下祸根。到徽宗时,蔡京为相,又罗列“元祐党人碑”,使得北宋国运日衰,最终东京陷落。

王安石变法的当权派代表人物(读史天花板王安石)(2)

二、杨慎“十段锦”

明武宗正德六年,杨慎状元及第,受官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卷入“大礼仪”事件,遭廷杖后被贬,谪戍云南永昌卫。杨慎的贬谪,使历史上少了一位可有可无的能臣,但多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在“山高皇帝远”的滇南三十多年间,杨慎曾两次参与平复叛乱,除了忙于军务、关心民间疾苦外,杨慎博览群书,被誉为明代著述博富第一,涉及天文地理、金石书画、诗词乐曲、民族宗教,更涉及经史方志。

摆脱官场束缚的文人,往往能全身心地投入兴趣创作,更能展现其奇思才华。杨慎的诗词,被贬前浮华艳丽,被贬后感时伤怀,风格迥异,但也是因为官场沉浮、被贬经历,使得杨慎的思想更加成熟,其后来的作品篇篇皆内涵深厚。有知识增量的作品,多数是历经沧桑、阅遍人生后的感悟凝练,不是那种“为写而写”的秀文笔。比如杨慎的《二十一史弹词》“十段锦”,其常被各种文学作品旁征博引(如《三国演义》引用的“临江仙”,单田芳评书中常提到的开讲“定场词”等等):

第一段 总说

西江月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西江月

滚滚龙争虎斗,匆匆兔走乌飞。席前花影坐间移,百岁光阴有几。

说古谈今话本,图王霸业兵机。要知成败是和非,都在渔樵话里。

第二段 说三代

南乡子

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赚得英雄头似雪,功名。虎啸龙吟几战争。

一枕梦魂惊,落叶西风别换声。谁弱谁强都罢手,伤情。打入渔樵话里听。

西江月

阅尽残篇断简,细评千古英雄。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

昨日香车宝马,今朝禾黍秋风。谁强谁弱总成空,傀儡棚中搬弄。

第三段 说秦汉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西江月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王安石变法的当权派代表人物(读史天花板王安石)(3)

单老的多部评书中,经常提到的一首“定场词--西江月”

第四段 说三分两晋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耕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西江月

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

妙笔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第五段 说南北史

清平乐

闲行间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甚么功果。

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疏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

西江月

飒飒西风渭水,萧萧落叶长安。英雄回首北邙山,虎斗龙争过眼。

闲看灞桥杨柳,凄凉露冷风寒。断蝉声里凭阑干,不觉斜阳又晚。

第六段 说五胡

点绛唇

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时了,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

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

西江月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三百有余年,几度交锋索战。

马过生灵齑粉,血流河洛腥膻。耳闻犹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见。

第七段 说隋唐二代

临江仙

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斗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茔,川源流恨血,毛发凛威灵。

白发诗人闲驻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

西江月

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

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

第八段 说五代史

定风波

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干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

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贬处,得避。不摇纨扇自然凉。

西江月

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篇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

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第九段 说宋辽金夏

蝶恋花

简尽残编并断简,细数兴亡,总是英雄汉。物有无常人有限。到头落得空长叹。

富贵荣华春过眼,汉主长陵,霸王乌江岸。早悟夜筵终有散,当初赌甚英雄汉。

西江月

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

富贵草梢零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败总虚名,一枕南柯梦醒。

第十段 说元史

西江月

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

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西江月

细思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许多公案。

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王安石变法的当权派代表人物(读史天花板王安石)(4)


小结:

读史,独立思考后才可明鉴!

人所经历的时代、境遇不同,所思所感自然不同,经典的道理在任何时代都能隽永光辉。看遍历史,杨慎的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已经概括完了古今。

普罗大众,常常是那些成为“千古风流、皇图霸业”者的扬名立万工具。天下未定时,大众如蝼蚁之命,是那进阶过程中的炮灰;天下太平时,大众如工蚁之碌,成为安定社会的纳税人。“青史几行名姓”的另一个理解,“再大的碑,也难刻下全部的炮灰大众”。

再说当下,传媒中散布着一些三观不正、语出惊人的砖家言论;空谈热点的一些大V们,贩卖着焦虑、总想着流量收割变现;国家的脊梁、逝去的英雄中,能被感动到人人知晓的还没娱星艺人多;资本圈里的投机大咖,却常常比科学家们有更多的霸榜弘名...,一想到这些,你是不是会唏嘘不已?!

-End-


原文:林旭生丨《诗:“读史”暨“十段锦”》2022-10-24 07:0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